它是为共同解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问题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并集中于比较紧凑的地域范围内,该区域拥有发展地区经济专门化部门所必需的自然资源,综合体内各部门(专业化部门、辅助性部门、自给性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规划、组织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加速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国土资源开发的有效空间生产组织形式。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充分发挥地区资源和经济优势,建立具有全国或区际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从而发挥其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并带动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
②通过合理布局生产力和科学地组织生产流程,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通过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原材料和燃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最终可将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④可共同使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减少投资,节约用地;
⑤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进程中,以地域生产综合体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配套施工,同步建设,有利于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建的投资效果,有利于迅速改变地区经济面貌。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除传统的地理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外,广泛地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部门结构和空间组织最佳化的模拟与计算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向。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基本上是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这一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应该充分考虑市场机制的影响。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受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