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裕固族自治县共有十个部落、二十九个户族,由一个大头目统辖,下设正头目、副头目,总圈头(或辅帮)和小圈头,还有地方老者和户族老者。大头目的权力及其管辖范围,自明、清以来都是由朝廷封授的,称为“七族黄番总管”。大头目世袭,有权裁决各部落的大小事务。各部落的正头目也世袭,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副头目有的世袭,也有“选举”产生的。正、副头目都是部落的直接统治者,总揽部落大权。总圈头或辅帮则是由部落头目指定的,是帮助头目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总管,任期一至三年。正、副头目和总圈头都有权处理部落内部的偷盗、打架、草场纠纷和家庭不和等问题。小圈头是为头目跑腿办事的差役,还要给头目端茶、敬烟、牵马和喂马。地方老者只管理本地区的若干个户族,有调解纠纷和催交本片户族的“茶马”(向上级交纳马匹等税收)等权利,任期一年。户族老者即户族长,每一户族一人,管理本户族内部事务,交纳本户族的“茶马”等。多由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老人担任,也是任期一年,也可连选连任和随时改选。解放前,牧民见头目必须称其为“老爷”,并俯首下跪或下马伫立问候:牧民去见头目,不准穿短衣、吸烟和高声讲话。每年正月初一,各户都要给头目拜年、送礼、献哈达和请头目吃饭。头目家有婚丧等事,牧民要送财物。牧民分家,要给头目送羊、马或骆驼。这种部落、户族的社会组织,到1958年以后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