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周蜂窝织炎

颌周蜂窝织炎

目录导航

病因

 颌周蜂窝织炎常见的感染来源有下列几种:

1. 牙源性感染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源性感染扩散所致如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等不同部位牙齿的感染常引起不同部位的蜂窝织炎。

2.局部组织感染如颌下淋巴结炎面部疖痛等均可引起颌周蜂窝织炎。

3.外伤后并发感染。

症状

除具有一般蜂窝织炎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由于各间隙的解剖特点尚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将另行分别叙述 。(一)眶下蜂窝织炎(眶下间隙感染)

感染发生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局部表情肌之间多来自上颌尖牙等的牙源性感染(如尖周炎等)也可来自上唇或鼻侧的感染。

局部表现为眶下区红肿疼痛下眼睑水肿致睁眼困难上唇肿胀鼻唇沟消失上颌前牙前庭沟处红肿常可查见病源牙。

(二)咬肌下蜂窝织炎(咬肌下间隙感染)

感染发生在下颌骨升枝外侧骨壁与咬肌之间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尖周感染在颌周蜂窝织炎中较为常见。

主要的临床特征是以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腮腺部红肿疼痛;由于炎症刺激咬肌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局部发硬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即使脓肿已经形成早期时波动也不明显且不易自行穿破因此应及时切开引流如不能确定脓肿是否成熟穿刺检查有助于诊断若延误治疗未能及时切开引流致使感染扩散可能引起下颌骨骨髓炎。

(三)颌下蜂窝织炎(颌下间隙感染)

临床上较常见感染发生在颌下三角区多来自下颌磨牙的感染亦可由颌下淋巴结炎所引起后者尤多见于小儿。

局部表现为颌下区红肿疼痛皮纹消失皮肤发亮下颌下缘可因肿胀而不显严重的颌下蜂窝织炎可蔓延至邻近间隙或颈部。

(四)口底蜂窝织炎

口底蜂窝织炎可由下颌牙齿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下颌骨骨髓炎或口底外伤继发感染而引起本病虽较少见却为口腔颌面部严重感染疾病之一感染侵犯口底多个间隙临床上分为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二种后者病情更为严重。

炎症一般开始发生于一侧舌下或颌下区以后迅速扩展至颏下及对侧当炎症波及口底各间隙时双侧颌下及颏下区甚至上颈部广泛肿胀头后仰口半张口内可见口底肿胀舌上抬舌运动受限病员语言吞咽困难如肿胀向舌根部蔓延可压迫咽部会厌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主要由厌气性腐败坏死性细菌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全身中毒反应严重脉搏频弱呼吸短促重者可出现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局部明显肿硬皮色暗红触诊可有捻发音。

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化验血常规,并行穿刺抽脓等检查手段。

治疗

1.全身治疗

主要为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抵抗力选用抗菌药物(灭滴灵螺旋霉素)以控制感染如病情严重可采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联合应用必要时静脉给药也可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给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中药。

2.局部治疗

炎症早期可用局部理疗外敷中草药等促进炎症吸收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开引流时切口应在利于引流的部位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导管等重要结构部位要隐蔽并尽量与皮纹一致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对病源牙应用进一步处理。

并发症

颌周蜂窝织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蔓延至其他间隙,甚至引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