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在多次的社会变迁中,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8]

河南师范学院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应建设之急需,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校名暂定为“平原大学”。

1951年3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定名为“平原师范学院”。

1951年11月23日,平原师范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

1953年8月,平原师范学院与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合并成立河南师范学院,设一院、二院两个分院。一院在开封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文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文科合并而成;二院在新乡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理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理科合并而成。调整后,二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成了单纯的理科师范学院,一直持续多年。

1956年,河南师范学院(新乡二院)升格为新乡师范学院。

1956至1965年,十年间共招收学生6708人,毕业学生6007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1975年开始,学校恢复文科专业,进入文理共同建设和发展时期,在专业设置上仍以理科为主。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和一系列的建设改革工作,学校走上了振兴发展的道路。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9]

河南师范大学

1985年6月,新乡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10]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18)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8]

2012年11月,河南师范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4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5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正式签署意见,双方将合作共建河南师范大学。[11]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8]

2018年11月,河南师范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在兰州大学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12月,河南师范大学与河南省胸科医院共建的“生物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12][13]

2019年4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揭牌仪式举行。[14]

2020年6月,学校被确定为9所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之一。[15]11月,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名单。[16]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8]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药物及医药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张贵生)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细胞分化调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19]、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与药物创新重点实验[20]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1]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新能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

河南省工程研究应用中心(1个):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19]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生物工程药物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9]

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6个):环境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数学与科学计算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量子芯片与精密探测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微生物与功能分子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9]

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原文化生态研究中心[19]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4月,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基金、省部级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2526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9项;获批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3个,授权发明专利2161件。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发表论文被引用进入全球ESI前1%,在中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第63位,2015年,以该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ESI高被引论文数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65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 [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据2022年8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800余万册,数据库112个,过刊6000余种,现刊近1500余种,报纸合订本近700种。其中,古籍特藏部珍藏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清代原版古籍文献4327册,《中华再造善本》《万有文库》《民国集萃》“四库系列”等珍贵影印古籍文献近6万种,新乡地方特色文献13000余册。

学校掠影学校掠影(11)

标本馆

据2022年8月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官网显示,学校生物标本馆馆藏动物、植物、真菌、人体及化石标本总计近6000种120000余号。其中植物标本3600余种,28000多号,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多种,如人参、珙桐、太行花、天麻、猬实、银杏、连香树等,著名的四大怀药牛膝、地黄、菊花、山药等也珍藏在本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对河南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馆藏动物标本2400余种,90000多号,脊椎动物标本600余种,28000多号;无脊椎动物标本1000余种,60000余号;人体器官浸制标本、骨骼标本、胚胎发育标本500余号,尸体、木乃伊等20多具;模式标本60多种;南阳恐龙蛋、黄河象牙、三叶虫等化石标本10余种。[22]

  • 学术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60年,原为《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随校名变更改为现名;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2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时称《河南化工学院、新乡师范学院联合学报》,该刊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其刊载的学术论文涉及的主要学科有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体育等,固定收录该刊的权威性文摘期刊和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M)、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化学文摘数据库》、美国的《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数据库等。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4月,学校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70多所高水平院校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国内7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并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中法联合学院”,与荷兰国家足球协会共建“国际足球教育学院”,与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千禧教育集团、泰国醒民学校共建孔子课堂等。[8]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开设8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8]

河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本科专业(类)

科类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制药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理学

生物技术

理学

生态学

理学

生物工程

工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

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功能材料

工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史

历史学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考古学

历史学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应用统计学

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

管理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国际政治

法学

哲学

哲学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通信工程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工学

人工智能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翻译

文学

法语

文学

俄语

文学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广播电视学

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类(法学、法学(民商法学方向)、知识产权)

法学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投资学

经济学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农学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

教育学

运动训练

教育学

舞蹈编导(国际标准舞)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音乐表演

艺术学

舞蹈编导(艺术舞蹈)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艺术学

绘画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管理学

地理科学

理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Net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Java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开发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Web前端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Python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应用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安全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开发方向)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法学

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心理学

理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

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法语

文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体育教育

教育学

环境工程

工学[24]

师资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本科专业(类)

科类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制药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理学

生物技术

理学

生态学

理学

生物工程

工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

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功能材料

工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史

历史学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考古学

历史学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应用统计学

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

管理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国际政治

法学

哲学

哲学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通信工程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工学

人工智能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翻译

文学

法语

文学

俄语

文学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广播电视学

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类(法学、法学(民商法学方向)、知识产权)

法学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投资学

经济学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农学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

教育学

运动训练

教育学

舞蹈编导(国际标准舞)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音乐表演

艺术学

舞蹈编导(艺术舞蹈)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艺术学

绘画

艺术学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管理学

地理科学

理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管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Net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Java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开发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Web前端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Python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应用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安全方向)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开发方向)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法学

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心理学

理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

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法语

文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体育教育

教育学

环境工程

工学[24]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在岗教职工近280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2]

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此执教治学。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2]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林群、刘应明、张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张明高、杨胜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常俊标

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渠桂荣、樊静

河南省“中原学者”(2人):王键吉、常俊标 

河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丁清杰 

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常俊标、徐存拴、杨林、郭宗明、李春喜、杨宗献、蒋凯

河南省教学团队

序号

名称

带头人

立项年度

1

环境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樊静

2016

2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徐久成

2015

3

中国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曹书文

2013

4

物理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刘玉芳

2011

5

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08

6

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渠桂荣

2010

7

动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7

8

遗传学教学团队

卢龙斗

2009

教学建设

河南省教学团队

序号

名称

带头人

立项年度

1

环境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樊静

2016

2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徐久成

2015

3

中国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曹书文

2013

4

物理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刘玉芳

2011

5

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08

6

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渠桂荣

2010

7

动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7

8

遗传学教学团队

卢龙斗

2009

文化传统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5)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拥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A类学科4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化学、物理学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持续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等3个学科持续进入本领域自然指数内地高校百强学科榜单。[25]

  •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28个):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水产、药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26]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软件工程、社会学[26]

  • 学位点

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27]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

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数学物理(自主设置)、动物学、环境科学[27]

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工商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古学、世界史[28]

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应用化学、药物化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艺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光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29]

形象标识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别2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7项。[8]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获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79项、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近四届);学校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54项。[8]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型教师培养方案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双轮驱动”模式研究与实践、新世纪高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地方综合性本科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经济学、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30]

省级特色专业(16个):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音乐学、对外汉语、历史学、环境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30]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别(2个):物理学、经济学[3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31][32]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排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普通动物学、遗传学[33]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排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33]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华夏文化之根》[33]

精神文化

学院领导

  • 校名

河南师范大学校名河南师范大学校名

河南师范大学校名字体为毛泽东字体集字。

  • 校徽

河南师范大学校徽河南师范大学校徽河南师范大学校徽为组合式徽标。徽标正上方太阳照耀书本,中间的锦旗图案上写有河南师范大学校名,两侧橄榄枝环绕,下方的缎带上有“1923”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34]

现任领导

  • 校训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修德还是进学都应当不懈的努力,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此方能担当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之伟业所赋予历史重任,为学校增光添彩。

“厚德”语出《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因宽厚,得以承载万物;有学问的人应以大地为楷模,培养容人容物的雅量,以宽厚而高尚的德行承担重大责任。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者在其中矣。”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专心致志;学有疑之要及时问,且只问己所学中未曾理解的问题而不泛滥的问,并且就习知易见者思之,于是情志好生爱人之德就在其中了。《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既有学问博大精深之意,又有广泛学习,学识渊博之说。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意思是说大学在于帮助学生彰明修养之德,日新又新,不断进步,在做人和学业上追求最完美的境界。[35]

  • 校歌

河南师范大学校歌歌谱河南师范大学校歌歌谱河南师范大学校歌

作词:李严、段续 作曲:段续

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

背负民族的希望,谱写人生的华章。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巍巍学府,人才集翔。

啊,河南师大,啊,河南师大,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让中华文化灿烂辉煌。[36]

  • 校园精神

河南师范大学雕塑河南师范大学雕塑师道罔极、自强不息

为师之道永无止境,无限拓展、延伸,须孜孜以求之,丝毫不容懈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屈不挠,进取不已。内涵深厚、外延无垠的为师之道,对学生的影响不仅终其一生,而且又被学生承传、发扬、光大,向无数个方向延展而永无止境地产生影响。促使勇于求真、勤于求善、乐于求美的众多贤良在上下求索的曲折险途中矢志不移,自强不息。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校长

王宗敏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梅宪宾

党委副书记

张尚字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雪山、马治军、刘玉芳、郭海明

学术副校长

江智勇

副校长

宋晔(女)、聂国兴[1]

学校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校长

王宗敏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梅宪宾

党委副书记

张尚字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雪山、马治军、刘玉芳、郭海明

学术副校长

江智勇

副校长

宋晔(女)、聂国兴[1]

获得荣誉

河南师范大学历任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聂补吾

1951~1952

平原师范学院党支部书记

赵纪彬

1952~1953

平原师范学院党分组书记

赵纪彬

1952~1955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党分组书记

齐秀山

1953~1956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党总支书记

聂补吾

1955~1957

1957~1958

河南第二师范学院党分组书记

新乡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葛叔华

1958~1967

1972~1974

新乡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韩倩之

1975~1976

葛叔华

1977~1983

徐国通

1983~1985

王志远

1985~1998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林世选

1998~2006

张亚伟

2006~2011

周铁项

2011~2015

郑邦山

2015~2017

河南师范大学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赵纪彬

1951~1953

平原师范学院院长

嵇文甫

1953~1955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代院长

主持一院、二院全面工作

赵纪彬

1953~1956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代副院长

主持二院工作

李俊甫

1956~1967 1978~1979

新乡师范学院院长

聂补吾

1979~1983

卢锦梭

1983~1988

新乡师范学院院长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

王玉洁(代)

1988~1991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

王绍令

1991~1998

谭兴戎

1998~2002

王键吉

2002~2006

焦留成

2006~2013

王键吉

2013~2015

常俊标 

-

中州大学理科和河南大学理学院负责人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曹理卿

1923~1927

中州大学理科主任

赵新吾

1927~1929

河南中山大学理科主任

郝象吾

1929~1930

河南中山大学理科主任

郝象吾

1930~1931

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赵新吾

1931~1935

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孙祥正

1935~1942

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孙祥正

1942~1946

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樊映川

1946~1948

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孙祥正

1949

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李俊甫

1949~1951

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获得排名

河南师范大学历任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聂补吾

1951~1952

平原师范学院党支部书记

赵纪彬

1952~1953

平原师范学院党分组书记

赵纪彬

1952~1955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党分组书记

齐秀山

1953~1956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党总支书记

聂补吾

1955~1957

1957~1958

河南第二师范学院党分组书记

新乡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葛叔华

1958~1967

1972~1974

新乡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韩倩之

1975~1976

葛叔华

1977~1983

徐国通

1983~1985

王志远

1985~1998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林世选

1998~2006

张亚伟

2006~2011

周铁项

2011~2015

郑邦山

2015~2017

词条图册

河南师范大学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赵纪彬

1951~1953

平原师范学院院长

嵇文甫

1953~1955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代院长

主持一院、二院全面工作

赵纪彬

1953~1956

河南师范学院二院代副院长

主持二院工作

李俊甫

1956~1967 1978~1979

新乡师范学院院长

聂补吾

1979~1983

卢锦梭

1983~1988

新乡师范学院院长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

王玉洁(代)

1988~1991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

王绍令

1991~1998

谭兴戎

1998~2002

王键吉

2002~2006

焦留成

2006~2013

王键吉

2013~2015

常俊标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