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迁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二十一岁,投定州贾和寺昙静出家。初学胜鬘经,受具足戒后,隐居林虑山净国寺,研读华严经、十地经、维摩经、楞伽经、大乘起信论等大乘经论。尝研讨唯识论,得心热病,梦食明月而愈,遂改名月德。  北周武帝灭佛之际,师南奔建康,于桂州刺史蒋君宅获读摄大乘论,意念洞然。隋初,入彭城慕圣寺讲摄大乘论、楞伽经、大乘起信论等。自此摄论之学传入北方。开皇七年(587),奉诏入京住于大兴善寺,敷扬摄论,受业者达千数。开皇十年,隋文帝从其议,凡有僧尼私度者,并听出家,达数十万人。仁寿元年(601),诏全国造舍利塔三十座,师受命至岐州凤泉寺监造一塔。其后,复敕各州建寺、起造灵塔。凡此皆师之力。后奉诏为京师禅定寺主。于大业三年示寂,世寿六十六。著有摄论疏十卷,及楞伽经、起信论、唯识论、如实论等之疏,另有九识章、四明章、华严明难品玄解等,凡二十余卷,然已全告佚失。弟子有净业、道哲、静琳、玄琬、道英、明驭、静凝等。[续高僧传卷二、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参阅‘摄论宗’685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