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九年(1930年),印光大师和真达和尚又对流通本进行了重新编辑,不大采用原本内容,首列佛说阿弥陀经、往生咒、念佛起止仪,次列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同时把原来的九品莲台图计数册单行作为附册,这样使用者在焚烧计数册时不会毁坏正本的经像。
西方公据一书,流传已久。其所采录之言论,繁简不一。有列弥陀经,往生咒于首者,亦有不列者。而其中列三圣像,九品莲台,莲中备圈,令人点以记数,则同。多有九品各莲台,均画一佛像者。此后则择古今切要开示,及显明事迹,以期阅者生决定信愿,得以决定资此以往生耳。其用意抑何深厚而周到也。然以念满,或没后则烧,殊觉有毁坏经像之过。而一本利人好书,终必付之一烧,不徒暴殄天物,又复不能普利。若留以传世,则点得乌黎巴皂,难起人之阅兴。进退思之,殊难合适。吾友逸人,特为另订章程。首列经,咒,念佛仪。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次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订作一本,以为永远传阅之书。其九品图记数之法,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以备行者记数,及将来焚化耳,其法甚善。遂为排印以广施送,以期一切同伦,同得往生。须知净土利益,非佛莫知。是以华严于已证等觉之后,尚复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观经于将堕阿鼻之时,念未十声,即预九品。诚所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耳。普愿同伦,各生正信。民国十九年庚午中秋日古莘释印光撰
载《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