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地稽

突地稽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姓名:突地稽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隋朝末年
  籍贯:靺鞨
  民族:汉族
  身份:靺鞨首领

个人简介

  突地稽,隋朝末年靺鞨首领。
  隋炀帝即位初,首领突地稽率部千余户降,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
  隋炀帝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
  唐高祖武德初年,遣间使朝贡,唐高祖以其部落置燕州,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刘黑闼叛唐,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到秦王李世民,处请受李世民节度。
  突地稽以战功,被封蓍国公。唐朝徙其部落于幽州的昌平城。
  在高开道引突厥攻幽州时,突地稽率兵大破高开道。
  贞观初,拜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不久去世。有子李谨行。

靺鞨简介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
  靺鞨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七大部。主要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一带。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强大。靺鞨各部发展水平不一,大多以角弓、楛矢射猎为生,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较为先进,种植粟、麦、穄等作物,养猪、马,以米酿酒,以猪皮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铁器,善用自造毒药敷於箭矢,以射禽兽。7世纪初,粟末诸部役属于高句骊。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区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馀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各部首领为州刺史,唐派长史监领之。粟末靺鞨於698年曾建立震国(後改称渤海),其首领大祚荣於唐开元元年(713)受封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辖区即以渤海为号。926年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改称东丹。
  靺鞨同现代满族不是一个民族,但是,他们是血缘关系较为相近的民族,通称为通古斯民族,古代由于民族学知识的限制,许多学者误以为唐代的汉语文献中的“靺鞨”,为宋元及明时期汉语文献中的女真。
  沃沮- 靺鞨-勿吉-窝集-瓦尔喀(基)在历史上被误为源于肃慎。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分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有农业,种植粟、麦、穄;善养猪;亦从事狩猎。经常向汉王朝献贡。各部发展不平衡。黑水靺鞨部居最北面,发展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时,在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五代时称女真。粟末靺鞨部居最南方,较先进。其中安车骨部就是现代鄂温克族的直系祖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