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跨海大桥

厦漳跨海大桥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厦漳跨海大桥(又名漳州湾跨海大桥)2013年5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起于在建的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漳州台商投资区海沧交界处)枢纽互通,经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跨九龙江经海门岛,止于漳州龙海后宅,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疏港一级公路和招银疏港高速公路相连接,跨海部分全部位于漳州境内[1],故又名环漳州湾跨海大桥,由漳州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并纳入省高速公路系统。[2]

厦漳跨海大桥将按标准6车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49.86亿元,由漳州市、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厦门市和省高速公路公司共同出资,比例为20%、40%、25%和15%。[3]

厦漳跨海大桥路线全长9.33千米,其中桥长约8.555千米,路基宽度33.5米,跨海桥梁宽度采用33米(不含布索区),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从南到北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桥、海门岛立交和北汊主桥等4个主要工程构成,分为五大标段进行施工。[4]

其中,北汊主桥为该项目的主体工程,桥长1290米,主跨780米,可满足三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采用双塔双索面五跨连续半漂浮斜拉桥形式,在同类型桥梁中其主跨跨度位居全国第六、世界第九。

厦漳跨海大桥于2008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2013年5月28日建成通车,正式投入运营。厦漳跨海大桥的建成将串连招商局漳州港区和海沧港区,实现货运的快速到达。漳跨海大桥项目总投资为51亿余元,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大桥已累计完成投资19.5亿余元,占总投资的38.2%。大桥自开工以来,各项工程稳步推进,2009年5月完成栈桥施工,之后进入桥梁建设工序,主桥、引桥、互通式立交施工均全面展开,逐步从水下施工向水上施工转换,大桥结构物逐步显露出水面,桥身逐步在海上成型,已经形成一座座墩身耸立、一跨跨箱梁连接成桥的壮观场景。

2011年春节前将完成下横梁施工任务,2012年年底,227米高的钻石型索塔矗立在海中,成为厦漳海域上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串糖葫芦”的方式串起桥身

为了把这两座227米高的索塔修得 “横平竖直”,工人们也花了不少心思。太阳照射带来的温度变化,还有大风,都可能让建设中的索塔变形歪掉。为此,施工人员当起了气象员,天天记录日照和风力数据,红外线棱镜系统测试控制也被运用进来。

集美大桥建设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节段预制悬拼法”,也运用到厦漳大桥引桥建设中。位于招银港区的制梁厂,制作了1300多榀箱梁,之后,用“串糖葫芦”的方式,将箱梁串到大桥上,形成桥身。

数据显示,全桥总计打下桩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四座、296根斜拉索,用材11.5万吨钢筋、68.7万方混凝土。

各项数据

大桥从北到南由北汊桥、海门岛立交及收费服务区、南汊桥、海平立交四大部分组成,大桥全长12.9千米,比海沧大桥长了近一倍,其中主桥长9.33千米,主跨780米,两端引桥长2.5千米,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千米。

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厦门港船舶通行的需要,其中北汊净高53米,航道净宽≥140米,可通行3万吨级集装箱船;南汊净高近40米,航道净宽≥220米,可通行5000吨级船舶。

大桥主体部分为双塔斜拉桥,南汊为每跨70米的连续钢构。双向六车道,桥面行车道宽度为33米,海门岛到龙海岸桥梁外侧各设2.0米宽人行道,桥面宽37米。设计行车速度100千米/小时。桥形为连续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可满足三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在同类型桥梁中居全国第六、世界第十,已成为厦门湾标志性建筑。

负面影响

1.海域水动力及水环境影响:大桥建成后邻近海域流态的变化不明显,流速改变不大,以减速为主,所造成的淤积量增加很小;正常情况下,施工期泥沙、污水排海和营运期污水排海对水质和底质影响较小。

2.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扬尘和沥青烟气分别对沿线施工场界两侧外100~150米和50~100米范围的居民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燃油机动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轻微。

3.环境噪声影响:施工期对施工场界外100~200米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营运期对路基两侧外100米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

4.生态环境影响: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约115公顷,果作林草植被破坏面积约75公顷,占用浅海和滩涂海域约19公顷。工程施工无水下爆破影响。大桥距白鹭和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分别约有4.5公里和9公里以上,大桥虽从红树林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边缘通过,但可采取桥墩避开和桥梁跨越红树林带措施,所占用属于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湿地很少,工程建设对红树林、白鹭和白海豚影响较小。工程建设虽对海陆生物生境、渔业养殖和动植物、湿地、土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不会明显造成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破坏。

5.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在施工期产生,施工区土壤平均侵蚀强度约比现状增加5倍。

6.景观环境影响:施工期将对九龙江河口区景观造成暂时不良影响;大桥建成后虽对自然景观产生分割效应,但只要注重大桥的美学设计,就为九龙江河口区增添一道人文景观。大桥远离或避开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景观敏感区,对景观环境影响不大。

7.社会环境影响:大桥建成将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征地、用海、拆迁和施工可能对当地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大桥施工拆迁量3.52万平方米。社会环境影响总体效应是利显著大于弊。

8.环境风险影响:施工期水上和营运期桥下船舶存在溢油入海事故风险,营运期桥上车辆和桥下船舶存在运输危险品泄漏入海事故风险,必须搞好车船运输事故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预案。

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对不良环境影响采取有效的预防或减缓措施,对环境敏感目标采取避让或补偿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监理和监测。

2.依法征地用海,搞好移民安置和设施迁建,按国家政策规定标准,补偿足够的征地、养殖、拆迁、安置等费用,并及时支付到位,确保不降低移民原有生活水平。

3.对污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处置。桥墩基础施工时,配备设有泥浆槽、沉淀池和储浆池的专用泥浆船,泥浆在护筒内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和施工船污水、废物运至岸上处理处置,并采取防止泥沙、污水和物料跑、冒、滴、漏入海措施。

4.施工期采取防止扬尘和沥青烟气污染措施。日洒水4~5次抑尘;采用先进的封闭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铺浇路面时,避开风向针对附近居民文教区等空气敏感点的时段。收费服务区燃用清洁燃料。

5.选用低噪声和低振动施工设备,在居住文教等声敏感目标附近区域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和午间(12:00~14:30)施工。桥梁设计时采取有效的隔振、减振措施。禁止在卫生防噪距离内(拟议不小于路基两侧外100米)新建或改扩建声敏感建筑物。新建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对声环境特别敏感建筑物应在路基两侧外200m以上。对位于桥下路基两侧卫生防噪距离内的现有声敏感建筑物视大桥营运期具体情况,将采取设置采光通风隔声窗等隔声设施,远期可结合城市发展逐步实施拆迁新建。

6.施工期加强古树名木和珍贵物种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防护。工程完工后做好土地复垦、环境绿化、景观美化。

7.加强桥上车辆和桥下船舶运输管理,禁止车船鸣笛、超速、超载和违规载物。制定车船运输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大桥沿线空气能见度情况实施分级管制措施。大雾笼罩时日,禁止车船过桥。

评估结论

厦漳跨海大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以及厦门海沧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漳州龙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该项目建设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满足红树林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确保车船运输安全和对周边生态功能区不构成危害,协调好工程建设与区域开发关系,做好征地拆迁、水产养殖补偿和移民生活、生产安置的前提下,工程施工和运营对环境不利影响能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并可获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通车时间

厦漳跨海大桥筹建处在漳州开发区正式设立。这标志着厦漳跨海大桥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大桥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预可报告”推荐的厦漳跨海大桥越海通道A线位方案符合厦门市总体规划和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规划,符合厦门港总体规划。不久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的审查会同意设计单位推荐的通道位置方案。

据介绍,审查会专家组同意厦漳跨海大桥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300年一遇。同意设计单位根据厦门港总体规划要求提出的大桥通航净空按3万吨级海轮通航标准。

据专家介绍,拟建的厦漳跨海大桥将沟通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与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漳州龙池开发区等临港产业集中区的联系,是厦门湾综合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

[5]

匝道贯通

2013年2月,青礁互通立交J匝道桥、O匝道桥以及全长1447米的S匝道桥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厦成高速青礁互通与厦漳跨海大桥通车直接关联的四条匝道桥均已实现贯通,5月份将与厦漳跨海大桥同期投用。

厦漳跨海大桥已于2012年12月28日具备了试通车条件,而车辆能够真正顺利上下厦漳跨海大桥,所依赖的,正是青礁互通。青礁互通是厦成高速在马青路和角嵩路交叉路口上的一座立交桥,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连接厦漳跨海大桥、龙海、角美、厦门岛、海沧港区5个方向,为福建省最大的互通式立交,也是全国最大的互通式立交桥之一,结构极为复杂。

设计方案

厦漳跨海大桥图册厦漳跨海大桥图册(8)由漳州方面提出的厦漳跨海大桥新桥位设计方案正式出炉。记者昨日在漳州市发展与计划委员会看到,新方案在原有推荐的A桥位方案的基础上,将北岸桥头的位置往上游即龙海角美方向移动800米至1000米至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境内,这一方案使得厦漳跨海大桥整体位于漳州境内。漳州方面正就此向省里有关部门汇报,并和厦门方面进行协调、沟通。

厦漳两市

修桥达成两点共识

据漳州、厦门两市达成的会议纪要表明,厦门、漳州两市的计委、公路、交通部门领导和设计单位协商后,达成两点共识:双方同意厦漳跨海大桥应由厦门市和漳州市共同组织实施;厦漳跨海大桥线位的选择和桥型方案的确定,必须符合厦门湾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厦门方面提出,厦漳跨海大桥线位和桥型的选择,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区域交通规划、厦门湾港口布局规划的指导下,科学论证,综合比选,统筹谋划。

漳州提出

调整方案三大理由

在协调磋商会上,漳州方面提出厦漳跨海大桥的线位和桥型方案的新建议。鉴于现有A线位要兼顾今后海沧港区5万吨级泊位净空要求,造价较高,倾向于原北岸桥位在推荐A线位(经海门岛)的基础上往西移800米至1000米,进入漳州地界,作为重点考虑的调整方案。理由是:一符合厦门湾港口布局规划,有利于港口开发建设;二是对漳州区域经济带动有较大影响;三是争取大桥造价有所降低,有利于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工建设。对于绕道紫泥的D方案,由于该方案较靠近省快速道路网,投资效益较少,暂时不作考虑。

新建桥方案

在A方案基础上完善

漳州方面委托设计单位对新的调整方案进行初步论证和设计。这样,厦漳大桥在原有三个方案的基础上,新增一个方案供专家比较、选择论证,这样,厦漳大桥就有四个方案。

对比原来三个方案,新方案有比较大的现实性:桥址不在厦门海沧港区之内,可保证海沧港区岸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少项目总投资;新方案项目总造价降低,有利于招商。

此外,由于大桥设计高度下降,有利于开展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工作,可以使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尽快投入使用。同时可以在保持原方案的海沧开发区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连为一体的优势的基础上,更有利于龙池开发区和角美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方案出来后,漳州方面已经就此向省里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积极和厦门方面协调。争取尽快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和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桥两岸

桥址同时位移

新的方案在A方案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北岸桥头、厦门海沧青礁(上岸),移800米至1000米,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地理位置。初步确定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附近的角海路,跨越九龙江入海口,经海门岛终点在漳州疏港公路。该处东端连接漳州港区,顺九龙江南岸是漳州开发区的对外主要出入口道路,经柯厝、霞圳等村在山塘村附近与龙海市去港尾的道路相接,向西北去龙海市和漳州市等地区,向西可通过东园互通立交进出同三国道主干线。

有关设计专家认为,这一新方案是跨海大桥较为理想的桥位方案,可保证厦门海沧全境岸线资源充分利用。[1]路线全长9.785公里。

厦门十二五规划对外通道建设要点(道路方面)

全面融入海峡西岸交通网络,打造全国重要公路主枢纽城市,构筑厦漳泉同城化快速通道,形成闽西南“1小时交通圈”。

完成厦成、厦安高速公路、厦漳跨海大桥建设,规划建设对台和对外区域通道,实施国、省干线改造工程。

完善各区综合性公路客货运枢纽,形成与对外交通的良好接驳,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

厦漳跨海大桥图册厦漳跨海大桥图册(3) 厦漳跨海大桥图册厦漳跨海大桥图册(4)

最新进展

厦漳跨海大桥图册厦漳跨海大桥图册(3) 厦漳跨海大桥图册厦漳跨海大桥图册(4)

收费标准

主塔封顶

厦漳跨海大桥计划于2012年7月初合龙,预计仍按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贯通,届时厦门湾南北岸的车程将由2小时以上缩短到20分钟。

2011年12月22日封顶,经过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五公司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高达227米的塔柱高高耸立。在施工中,该公司充分发挥人、财、物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加快施工进度,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实现了主塔封顶目标。

主桥合龙

2012年7月6日,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合龙,预计年底贯通,2013年将实现通车。

合龙的北汊主桥是厦漳跨海大桥的主体工程,该桥长1290米,其中主跨720米,满足三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采用双塔双索面五跨连续半漂浮斜拉桥型式,在同类型桥梁中位居全国第六、世界第九。

厦漳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厦漳两地的交通条件,缩短两市的距离。漳州的广阔腹地和丰富岸线资源将为北岸的厦门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厦门的生机与活力也将带动漳州更快更好发展,促进厦漳两地融为一体。

此外,大桥的建成还将推动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利用两市港口优势,加快厦门湾经济集群建设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6]

厦漳跨海大桥2013年5月通车 厦门市区到漳州港区,2小时车程将直接缩短为30分钟。昨天,厦门鹭岛网记者从建设方了解到,厦漳跨海大桥预计2013年5月28日建成正式通车。

明天,厦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不过要注意了,不是所有车都能上桥,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教练车等,禁止上桥。

2013年5月28日上午10点,通车仪式在海门岛举行。这一通车时间,比预定工期提前9个月。届时,厦门市区到漳州港区原本需绕陆路2个小时的车程,直接缩短为30分钟。[7]

大桥通行

大桥通车之后,要不要收费,如何收费,颇受人们关注。

厦门路桥的年费制与厦漳大桥收费制度并没有关系,在厦门已缴交过路桥年费的车辆,通行厦漳大桥时还要交钱。

厦漳跨海大桥总投资50多亿元,其中六成靠贷款,因此要实行收费还贷,收费期初定为15年。那么,预计本月底大桥通车后,过桥费怎么收呢?记者从厦漳大桥有限公司了解到,2013-05-08)收费方案已报省政府审批。按照方案,单趟收费为25元。

据了解,厦漳大桥收费方案由厦漳大桥有限公司邀请交通部所属科研院所,根据大桥还贷期和通车流量的近远期变化等数据进行测算,并综合考虑国内收费大桥的普遍状况进行制定。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过桥费为80元,按照这样换算出来的每公里单价,10公里长的厦漳大桥收费也是在20至30元间。

另据了解,厦漳跨海大桥的投资主体是招商局、漳州、厦门三方,而厦门方所占股份最少。此外,大桥建成后,将由漳州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并纳入省高速公路系统。

因此,厦门路桥的年费制与厦漳大桥收费制度并没有关系,厦门已经缴交过路桥年费的车辆,通行厦漳大桥时,还是需要交钱。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规定的免费通行时间内,7座以下(含7座)的小型客车在通过厦漳大桥的时候也将同样享受免费[8]

交通路线

[2]

2013年5月28号中午12点,厦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厦漳城际公交线路也将同时开始运行,起讫站点为漳州开发区厦大附中往返海沧车场。厦漳跨海大桥的主线收费站设立在海门岛(海门岛服务中心),另外还有海门岛和海平立交两个附属收费站。厦门岛内到漳州开发区原本需绕陆路2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40分钟左右。

10时,通车仪式在大桥海门岛收费区举行。招商局集团领导胡政,漳州市领导陈冬、吴洪芹,厦门市领导张灿民,省交通厅、漳州开发区管委会、龙海市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通车仪式。

厦漳大桥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跨海桥梁,起自厦成高速公路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段的青礁枢纽互通,跨越厦门湾,经海门岛,止于漳州龙海后宅,与漳州开发区疏港一级公路和招银疏港高速公路相连接。

厦漳大桥正式通车后,记者驱车从大桥招银港收费站上桥,前往厦门。行驶于大桥之上,视野开阔,沿途可以欣赏海门岛、海沧港以及整个厦门湾九龙江入海口的美丽风光,大桥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海沧慈济宫下穿通道下桥时,时间仅过了8分钟。

厦漳大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湾综合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大桥串联起厦门岛、海沧、角美、龙海浮宫、漳州开发区等地,也令厦漳同城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关内容

交通路线[2]:途经厦大漳州校区北门、南炮台公园、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华商酒店)、泰山路与招商大道交叉十字路口、招商水务,上大桥后到达青礁东宫站、古楼农场、海沧农场站、芦坑站,再到海沧公交总站。    城际公交首班车为k1路,时间为6:30到22:30,全程票价为5元。线路总里程约36公里。发车间隔为一小时一班,每半点发车。

词条图册

近日,从建设方了解到,厦漳跨海大桥预计5月通车。在厦漳大桥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进行伸缩缝安装、混凝土涂装、供配电工程、通信系统安装等。一位施工人员说,目前,厦漳跨海大桥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

厦漳跨海大桥是厦门第一座南北斜拉式跨海大桥,海门岛是南北的分界点。从地图上看,厦漳跨海大桥横跨厦门湾九龙江入海口,北起厦门海沧,跨过海门岛,南接漳州龙海浮宫,刚好将厦门湾的南北两岸连接在一起。

大桥全长约10公里,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桥、海门岛立交和北汊主桥等四个主要工程构成。大桥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主桥跨度达780米,全国排名第六,世界第九。高低错落的南、北汊大桥共计4座主塔,形成了错落有致的风景,优美高耸的塔身,犹如钻石。

预计5月底,厦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届时,厦门市区到漳州港区原本需绕陆路2个小时的车程,直接缩短为30分钟。

厦漳跨海大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湾综合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大桥建成后将串联起厦门岛、海沧、角美、龙海浮宫、漳州开发区等地。

为满足厦漳同城化的要求,大桥通车后,将开通漳州开发区经厦漳跨海大桥到厦门,以及从漳州开发区到龙海、到漳州市区的跨市域公交线路。另外,开发区内原有的公交线路也将加大密度、班次。

交通要上厦漳大桥,该怎么走?

厦漳跨海大桥连接厦门湾南北岸,一侧厦门,一侧漳州。厦门属北岸,漳州属南岸。

5月底,大桥正式通车之后,从厦门这侧该如何上桥?从海沧马青路往角美方向行驶,经过青礁慈济宫后 (5月底慈济宫下穿通道预计完工)在马青路与角嵩路交接处,经过青礁枢纽互通,就可上厦漳跨海大桥的引桥和匝道,然后上桥。

从漳州角美方向来的车辆,也可以从青礁枢纽互通上桥。

如果要从南岸上桥,须走漳州开发区疏港公路,在龙海浮宫镇的后宅村,拐向新开通的大桥连接路,经过引桥就可上大桥南汊。

值得一说的是,厦门这侧拥有14条匝道的青礁互通,是全省最大的立交工程。它不仅连接厦漳跨海大桥,未来还将连接厦蓉高速(厦成高速)。将来,厦蓉高速建成后,青礁互通还可以疏导车流连接沈海高速、漳龙高速等重要道路。

收费 大桥将实行计程收费

大桥通车之后,要不要收费,如何收费,颇受人们关注。

有关人士说,厦漳大桥是政府投资,其中60%的建设资金,是靠贷款而来的,因此要实行收费还贷,收费期为15年。

届时,大桥或将采取计程收费的方式实行收费。按设计方案,海门岛将设一收费站(海门岛服务中心),这个收费站将成为一个高速端口,实现发卡、收费功能。另外,还有两个附属收费站:分下海门岛收费站和海平立交收费站。

从厦门上厦漳大桥,往招银高速、沈海高速,就在海门收费站取卡;从漳州港或龙海往厦门方向,则通过海平立交收费站取卡;如果厦门的车辆前往龙海市海门岛,可在海门岛下桥,在海门岛附属收费站缴费就可以了。

227米高索塔“拉”起大桥

站在厦门这侧,往海上眺望,200多米高的钻石形索塔,大气挺拔,立于海面。这两座227米高的索塔,“拉”起了厦门首座斜拉桥——厦漳跨海大桥。

厦漳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9)“建设这座大桥,已经不是简单地修桥,而是在雕琢一个精美的建筑艺术品。”中铁大桥局一项目部有关人士说,厦漳跨海大桥设计非常优美,几家国内顶尖施工单位携手精雕细琢。据了解,大桥的5个标段,都是国内顶尖的施工队伍负责建设。

不只是外形如同艺术品,这座大桥的建设,施工难度更是不小。据介绍,厦漳跨海大桥桥址位于厦门湾九龙江入海口,地处地震、台风多发区且海洋腐蚀、区域内地质结构复杂、潮急、雾大、汛期长。大桥工程量大,施工复杂,顾及因素诸多,因此,大桥的设计、施工,均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比如,大桥北汊主桥墩,墩桩基直径大、桥桩直径大、长度长,且长短变化大,位于罕见的球状风化花岗岩地层区,基岩风化程度变化极为剧烈。施工中很容易产生玩空、塌孔等问题。由于大桥处于地震带,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工程设计上,采用了直径超长不等长度群桩设计,抗震设防标准高。设计中,还采用了先进的减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装置。[9]

“串糖葫芦”的方式串起桥身

为了把这两座227米高的索塔修得 “横平竖直”,工人们也花了不少心思。太阳照射带来的温度变化,还有大风,都可能让建设中的索塔变形歪掉。为此,施工人员当起了气象员,天天记录日照和风力数据,红外线棱镜系统测试控制也被运用进来。

集美大桥建设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节段预制悬拼法”,也运用到厦漳大桥引桥建设中。位于招银港区的制梁厂,制作了1300多榀箱梁,之后,用“串糖葫芦”的方式,将箱梁串到大桥上,形成桥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