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系(4)西南石油大学原名四川石油学院,诞生于1958年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期间,是中国第二所本科石油院校(原石油工业部直属高校)。
朱德亲临西南石油大学视察办学情况(2)西南石油大学文脉可溯源至清华大学石油系,清华大学石油系是在1952年由北洋大学的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机械系和清华大学的采矿系、化工系以及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部分合并组建而成的。院系调整后的清华大学石油系效仿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共设立石油钻井、石油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储运、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六个本科专业,1953年10月清华大学石油系独立成校,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石油本科高校——北京石油学院。
1958年3月中国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在四川南充市指挥打响了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面对世界专家的“中国贫油论”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困难以及石油大会战的急需,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校址设在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南充市。
1958年在国务院部署下,由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调入相关院系师资及图书仪器组建了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四川石油学院。学校在年轻的共和国倾举国之力展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大会战这个背景下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建校过程。
胡耀邦来到西南石油大学鼓励师生(3)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先期招收643名本科新生(四川石油学院文化大革命前的招生计划全部都是五年制本科),分属石油钻井、石油开采、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石油地质、石油炼制、人造石油七个五年制本科专业。1958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四川石油学院。
1970年7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石油学院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
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停招工农兵大学生。
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中,收藏着一只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牙轮钻头——那是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卡特总统送给小平的礼物,邓小平将它带回中国(后赠送给西南石油大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的标志之一。
邓小平将美国总统赠送的石油钻头转送学校(5)1978年学校招收中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改革开放后,学校由建校之初的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在中国高校中较早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克服了地处四川南充地域优势缺乏、人才引进较难等诸多困难,取得了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被世界银行确认为世行贷款项目)、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教师罗平亚)等标志性成果,拥有联合国援建中国的“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和加拿大援建中国的“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培训中心”,发展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0年3月,学校划转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
2001年9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柳斌杰、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等领导为学校成都新校区建设开工剪彩。2002年学校成都校区(一期850亩)正式投入使用,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性质由学院发展成为涵盖工科、理科、政法、经济、管理、教育、文学、艺术8大学科门类的大学。
2003年学校批准升格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
改革开放初期的西南石油大学(18)学校在2004年获批设立研究生院(试办)并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2008年学校校庆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石油大学。
2010年成都校区二期工程(1200亩)建成,成都中心校区与西南石油大学(南充)的两地办学格局正式形成。截至2013年校本部建成校园面积2300亩,三期开工。三期工程内容为:包括中央投资建设的本科综合实验楼(单体建筑面积6.5万m10)、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在内的一批实验大楼、第三图书馆(文渊阁)、文化活动中心(单体建筑面积4.5万m10)、风雨网球馆、风雨羽毛球馆和海外留学生公寓。学校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校门口设有成都地铁石油大学站。
学校2010年成为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2012年获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建设资金1.8亿元。
2013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6月美国雪佛龙(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是雪佛龙在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所高校,也是雪佛龙全球16所合作高校中之一。
2012年西南石油大学实到科研经费4.67亿元。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非211工程高校为西南石油大学,总金额达4.6亿元。2014年学校年度科研经费4.39亿,排名全国第61名。
2012-2014年间,学校2度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定了学校改革的决心。2014年2月11日至13日,校党委班子开了整整三天会议,形成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著名、具有世界影响的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
2017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西迁成都(二次创业)(9)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围绕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要求,确立了“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能源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并提出“以世界一流学科(群)提升学校整体水平”,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新能源(光伏科技)等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学科增长点正在形成。
2017年10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西南石油大学“双一流”建设深化校地合作人才支撑的若干措施》和“新都人才新政24条”,新都区通过拿出“真金白银”直接奖励等措施支持学校引进顶尖人才在获得市级奖励的基础上新都区再给予最高500万元/人的配套奖励)、鼓励学校师生在新都创新创业。
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评估结果A+,化学工程与技术评估结果B+,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评估结果均为B。(学校工程学学科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
2017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共建世界一流能源大学战略协议。
2018年4月,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7月,学校的深层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简称“111计划”);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9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26日,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1]
2020年5月,与重庆大学等20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12] 7月,参与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13]
2021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3个招生专业。7月12日,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成立并挂牌。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南石油大学在列。[7]
2022年,新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14]
截至2019年3月,西南石油大学有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平台)16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协作)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基地、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17个;石油化工联合协会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中石油(重点)研究室12个;中海油(重点)实验室、研究院3个;行业、地方产业联盟2个;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12个;校级研究院(实验室、中心、所)18个;横向合作科研基地54个;“十三五”横向合作战略(框架)协议17个。
2015年,学校成立世界上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2015年西油与川大联合共建测井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基地平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2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石工院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石工院、机电院 | ||
国家研发中心 | 2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 石工院 |
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 材料院 |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1 |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 1 |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4 | 煤层气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石工院 |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石工院 | ||
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材料院 | ||
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材料院 |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 | 4 |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材料院 |
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 | 西南石油大学 | ||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联合国援建) | 石工院 | ||
中美联合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 计科院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 |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机电院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 |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石工院 |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 1 |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中心) | 地科院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基地、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 | 12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石工院 |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地科院 | ||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化工院 | ||
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学 | ||
能源安全与文化普及基地 | 马院 | ||
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 | 西南石油大学 | ||
四川省石油化工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 | 机电院 | ||
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材料院 | ||
四川蜀昊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 | 材料院 | ||
四川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 4 |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石工院 |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机电院 | ||
四川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石工院、机电院 | ||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 地科院 | ||
中石油(重点)研究室 | 12 | 中国石油石油管重点实验室-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 石工院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特殊气藏开发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化工院 | ||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头研究室 | 机电院 | ||
中国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国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工程测井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海油(重点)实验室 | 2 | 中国海洋石油(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 | 机电院、石工院 | ||
地方产业联盟 | 1 | 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联盟 | 西南石油大学 |
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 | 9 | 四川省高校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 机电院 |
四川省高校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室 | 机电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测井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计科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自筹) | 化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 材料院 | ||
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土建院 | ||
四川省环境保护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 化工院 |
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基地平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2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石工院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石工院、机电院 | ||
国家研发中心 | 2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 石工院 |
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 材料院 |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1 |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 1 |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4 | 煤层气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石工院 |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石工院 | ||
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材料院 | ||
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材料院 |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 | 4 |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材料院 |
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 | 西南石油大学 | ||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联合国援建) | 石工院 | ||
中美联合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 计科院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 |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机电院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 |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石工院 |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 1 |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中心) | 地科院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基地、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 | 12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石工院 |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地科院 | ||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化工院 | ||
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学 | ||
能源安全与文化普及基地 | 马院 | ||
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 | 西南石油大学 | ||
四川省石油化工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 | 机电院 | ||
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材料院 | ||
四川蜀昊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 | 材料院 | ||
四川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 4 |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石工院 |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机电院 | ||
四川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石工院、机电院 | ||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 地科院 | ||
中石油(重点)研究室 | 12 | 中国石油石油管重点实验室-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 石工院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特殊气藏开发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化工院 | ||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头研究室 | 机电院 | ||
中国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国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工程测井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海油(重点)实验室 | 2 | 中国海洋石油(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 | 机电院、石工院 | ||
地方产业联盟 | 1 | 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联盟 | 西南石油大学 |
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 | 9 | 四川省高校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 机电院 |
四川省高校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室 | 机电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测井实验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计科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自筹) | 化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 材料院 | ||
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土建院 | ||
四川省环境保护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 化工院 |
序号 | 研究领域 | 特色及主要研究方向 |
---|---|---|
一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2.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理论与应用技术 | ||
3.裂缝性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4.有水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5.高含水期油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6.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与特殊气藏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 | ||
7.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配套技术 | ||
8.恶劣条件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 ||
9.采油工艺技术 | ||
10.复杂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和方法研究 | ||
11.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成因与描述技术 | ||
12.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 | ||
13.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 | ||
14.油气井固井理论与实验研究 | ||
15.管柱力学 | ||
16.工程岩石力学 | ||
17.完井方法 | ||
18.钻井液处理剂作用机理及钻井液化学 | ||
19.深井复杂井与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 | ||
20.水射流研究与应用 | ||
21.石油工程测井及应用 | ||
22.钻井信息、仿真与最优化 | ||
23.油气管道仿真及优化技术 | ||
24.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 | ||
25.天然气管道储气及调峰技术 | ||
二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地质学 |
2.油气层保护矿物岩石学 | ||
3.油气藏地球化学及成藏理论 | ||
4.储层描述与储层分布预测 | ||
5.剩余油分布研究 | ||
6.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
7.新型电法非地震勘探系列技术研究 | ||
8.非线性信号处理及其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 ||
9.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
10.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 | ||
11.低孔低渗油藏评价技术 | ||
12.油藏整体描述技术 | ||
13.油气层保护的地质评价与研究 | ||
14.古应力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
15.裂缝预测 | ||
16.深部油层采油后期地质效应 | ||
17.石油微生物研究 | ||
18.微生物造岩成丘研究 | ||
三 | 机械工程 | 1.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
2.现代制造技术及方法研究 | ||
3.岩石破碎与钻头研究 | ||
4.钻采工具及设备研制 | ||
5.特殊采油工艺方法及设备研究 | ||
6.石油装备与工具基础理论研究与产品开发 | ||
7.石油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 | ||
8.软件开发 | ||
四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油气井建井化学浆添加剂研发 |
2.采油化学 | ||
3.驱油剂研发及驱油体系研究 | ||
4.低渗透油藏开采化学助剂研发 | ||
5.稠油开采 | ||
6.石油天然气化学防腐 | ||
7.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 | ||
8.石油天然气安全技术研究与评价 | ||
9.石油加工 | ||
10.天然气处理与加工 | ||
11.生物质能源研发 | ||
12.理论与计算化学 | ||
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石油信息化 |
2.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 ||
3.嵌入式系统 | ||
4.软件工程 | ||
5.数据库系统 | ||
六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1.工程结构与系统现代设计理论 |
2.复杂结构与系统数值分析计算方法 | ||
3.结构系统安全性、耐久性、检测与维修加固 | ||
4.工程项目与企业的质量工程与卓越绩效评价 | ||
5.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构健康检测理论与方法 | ||
6.岩土工程勘察与爆破技术 | ||
7.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与管理技术 | ||
8.储气系统、输配气管网规划设计与系统仿真 | ||
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材料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研究 |
2.油气田用高分子材料研究 | ||
3.油气田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 | ||
4.材料表面工程研究 | ||
5.超细材料与应用研究 | ||
八 | 应用数学 | 1.应用微分方程与数值计算 |
2.应用概率统计 | ||
3.最优化与决策 | ||
4.石油工程仿真模拟计算 | ||
5.石油工程信息分析与处理 | ||
6.石油工程数值计算 | ||
九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油气测试计量及标准化技术 |
2.油气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
3.传感器及无损检测技术 | ||
4.油气智能测控系统 | ||
5.智能化仪器及计算机测控技术 | ||
6.智能结构系统与仪器 | ||
十 | 石油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 1.油藏经营管理 |
2.石油人力资源管理 | ||
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项目管理 | ||
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 ||
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统管理和优化 | ||
6. 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 ||
7. 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 | ||
8. 信息管理与企业信息化 | ||
9.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
10.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 ||
11. 现代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 | ||
12. 人力资源管理 | ||
13. 石油技术经济及管理 | ||
14.会计与财务管理 | ||
15.石油天然气经济研究 | ||
16.石油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 ||
17.企业理论研究 | ||
18.农林经济研究 | ||
十 一 |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 |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研究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 ||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研究 | ||
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
5.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
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 ||
7.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 ||
8.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 ||
9.社会工作与管理 | ||
10.应用社会学 | ||
十二 | 法学 | 1.民商法学 |
2.刑事法学 | ||
3.经济法学 | ||
4.环境资源保护法学 | ||
5.国际法学 | ||
6.法理、行政法学 | ||
十三 | 外国语学及应用语言研究 | 1.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
2.翻译理论与实践 | ||
3.跨文化交际 | ||
4.英语教育 | ||
5.语言学 | ||
十四 | 体育学 | 1.体育教育训练学 |
2.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 ||
3.体育管理 |
“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纵向项目2448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3526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13项;发表论文14812篇,出版专著339部;获准授权专利1063项,其中发明专利623项,实用新型专利440项。2015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3.56亿元。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申请专利2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305项,实用新型专利815项,学校共授权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569项,实用新型专利571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时间 |
---|---|---|---|
1 |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 一 | 2015 |
2 |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二 | 2015 |
3 |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 | 特等 | 2014 |
4 |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4 |
5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 | 二 | 2013 |
6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特等 | 2012 |
7 | 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2 |
8 | 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一 | 2017 |
9 | 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 | 一 | 2018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时间 |
---|---|---|---|
1 | 碳酸盐岩油气藏转向酸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3 |
2 |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技术及应用 | 二 | 2016 |
3 | 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及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6 |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级别 | 出版年份 |
---|---|---|---|---|---|---|
1 | 理学院 | 田俊康 | Improveddelaypartitioningmethodtostabilityanalysisforneuralnetworkswithdiscreteanddistributedtime-varyingdelays. | 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233(2014)152–164 | ESI | 2014年 |
年份 | 金额 |
---|---|
2008年 | 全年实到科研经费两亿多元 |
2009年 | 3.07亿元 |
2010年 | 3.7亿元 |
2011年 | 4.2亿元 |
2012年 | 4.67亿元 |
2013年 | 4.6亿元 |
2014年 | 4.3亿 |
序号 | 研究领域 | 特色及主要研究方向 |
---|---|---|
一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2.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理论与应用技术 | ||
3.裂缝性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4.有水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5.高含水期油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 ||
6.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与特殊气藏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 | ||
7.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配套技术 | ||
8.恶劣条件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 ||
9.采油工艺技术 | ||
10.复杂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和方法研究 | ||
11.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成因与描述技术 | ||
12.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 | ||
13.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 | ||
14.油气井固井理论与实验研究 | ||
15.管柱力学 | ||
16.工程岩石力学 | ||
17.完井方法 | ||
18.钻井液处理剂作用机理及钻井液化学 | ||
19.深井复杂井与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 | ||
20.水射流研究与应用 | ||
21.石油工程测井及应用 | ||
22.钻井信息、仿真与最优化 | ||
23.油气管道仿真及优化技术 | ||
24.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 | ||
25.天然气管道储气及调峰技术 | ||
二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地质学 |
2.油气层保护矿物岩石学 | ||
3.油气藏地球化学及成藏理论 | ||
4.储层描述与储层分布预测 | ||
5.剩余油分布研究 | ||
6.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
7.新型电法非地震勘探系列技术研究 | ||
8.非线性信号处理及其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 ||
9.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
10.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 | ||
11.低孔低渗油藏评价技术 | ||
12.油藏整体描述技术 | ||
13.油气层保护的地质评价与研究 | ||
14.古应力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
15.裂缝预测 | ||
16.深部油层采油后期地质效应 | ||
17.石油微生物研究 | ||
18.微生物造岩成丘研究 | ||
三 | 机械工程 | 1.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
2.现代制造技术及方法研究 | ||
3.岩石破碎与钻头研究 | ||
4.钻采工具及设备研制 | ||
5.特殊采油工艺方法及设备研究 | ||
6.石油装备与工具基础理论研究与产品开发 | ||
7.石油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 | ||
8.软件开发 | ||
四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油气井建井化学浆添加剂研发 |
2.采油化学 | ||
3.驱油剂研发及驱油体系研究 | ||
4.低渗透油藏开采化学助剂研发 | ||
5.稠油开采 | ||
6.石油天然气化学防腐 | ||
7.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 | ||
8.石油天然气安全技术研究与评价 | ||
9.石油加工 | ||
10.天然气处理与加工 | ||
11.生物质能源研发 | ||
12.理论与计算化学 | ||
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石油信息化 |
2.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 ||
3.嵌入式系统 | ||
4.软件工程 | ||
5.数据库系统 | ||
六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1.工程结构与系统现代设计理论 |
2.复杂结构与系统数值分析计算方法 | ||
3.结构系统安全性、耐久性、检测与维修加固 | ||
4.工程项目与企业的质量工程与卓越绩效评价 | ||
5.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构健康检测理论与方法 | ||
6.岩土工程勘察与爆破技术 | ||
7.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与管理技术 | ||
8.储气系统、输配气管网规划设计与系统仿真 | ||
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材料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研究 |
2.油气田用高分子材料研究 | ||
3.油气田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 | ||
4.材料表面工程研究 | ||
5.超细材料与应用研究 | ||
八 | 应用数学 | 1.应用微分方程与数值计算 |
2.应用概率统计 | ||
3.最优化与决策 | ||
4.石油工程仿真模拟计算 | ||
5.石油工程信息分析与处理 | ||
6.石油工程数值计算 | ||
九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油气测试计量及标准化技术 |
2.油气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
3.传感器及无损检测技术 | ||
4.油气智能测控系统 | ||
5.智能化仪器及计算机测控技术 | ||
6.智能结构系统与仪器 | ||
十 | 石油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 1.油藏经营管理 |
2.石油人力资源管理 | ||
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项目管理 | ||
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 ||
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统管理和优化 | ||
6. 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 ||
7. 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 | ||
8. 信息管理与企业信息化 | ||
9.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
10.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 ||
11. 现代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 | ||
12. 人力资源管理 | ||
13. 石油技术经济及管理 | ||
14.会计与财务管理 | ||
15.石油天然气经济研究 | ||
16.石油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 ||
17.企业理论研究 | ||
18.农林经济研究 | ||
十 一 |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 |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研究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 ||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研究 | ||
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
5.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
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 ||
7.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 ||
8.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 ||
9.社会工作与管理 | ||
10.应用社会学 | ||
十二 | 法学 | 1.民商法学 |
2.刑事法学 | ||
3.经济法学 | ||
4.环境资源保护法学 | ||
5.国际法学 | ||
6.法理、行政法学 | ||
十三 | 外国语学及应用语言研究 | 1.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
2.翻译理论与实践 | ||
3.跨文化交际 | ||
4.英语教育 | ||
5.语言学 | ||
十四 | 体育学 | 1.体育教育训练学 |
2.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 ||
3.体育管理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时间 |
---|---|---|---|
1 |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 一 | 2015 |
2 |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二 | 2015 |
3 |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 | 特等 | 2014 |
4 |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4 |
5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 | 二 | 2013 |
6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特等 | 2012 |
7 | 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2 |
8 | 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一 | 2017 |
9 | 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 | 一 | 2018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时间 |
---|---|---|---|
1 | 碳酸盐岩油气藏转向酸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3 |
2 |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技术及应用 | 二 | 2016 |
3 | 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及工业化应用 | 二 | 2016 |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级别 | 出版年份 |
---|---|---|---|---|---|---|
1 | 理学院 | 田俊康 | Improveddelaypartitioningmethodtostabilityanalysisforneuralnetworkswithdiscreteanddistributedtime-varyingdelays. | 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233(2014)152–164 | ESI | 2014年 |
年份 | 金额 |
---|---|
2008年 | 全年实到科研经费两亿多元 |
2009年 | 3.07亿元 |
2010年 | 3.7亿元 |
2011年 | 4.2亿元 |
2012年 | 4.67亿元 |
2013年 | 4.6亿元 |
2014年 | 4.3亿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为《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南石油大学主办、以报道石油科技为主的学术性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已被中国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内大型数据库CP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等收录。主要刊登石油专业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突出反映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西南石油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CNKI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能源发展研究、政治学与社会学、法学、文史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中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PETROLEUM》
《PETROLEUM》是西南石油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已被英国《科学文摘》INSPEC以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两大数据库收录。2017年3月,诺贝尔奖得主威尔逊教授的学术论文在学校主办的《Petroleum》期刊上发表。
据2016年3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由成都校区图书馆和南充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南充校区图书馆由应用技术学院管理。
馆藏以石油天然气文献为特色,理、工、管、经、文、法、教等不同学科协调发展。纸本图书183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电子期刊3万种,订购印刷型期刊1834种,购买数据库40个。
图书馆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教育部CALIS中心、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石油信息所、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等文献机构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代复制和代传递服务。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石油大学图书馆的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合作,在该馆建立科技查新代办站,直接为该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查新服务。
图书馆结合该校的教学科研实际,自行研发多种服务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该校硕博士论文检索与提交系统、文献传递与咨询平台、远程访问系统、决策参考信息专题网站、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系统、教师教学参考园地等。
1997 年,图书馆建成了以小型机SUN3000为主服务器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使图书馆的管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OPAC等有关业务都实现了自动化。1999 年,建成以 JVC 光盘库 +AXIS 光盘塔为数据中心的图书馆光盘网络服务器系统。2008年,建成以Sun4900、Sun6130、浪潮AS1000为核心设备的存储网络系统,以及本地镜像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共计服务器系统10套,磁盘阵列容量达到40TB。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与信息报道。已在正式出版的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200 多篇,其中 4 篇英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参加和主持国家、省、部、局、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正式出版论文集《新时期石油高校图书馆工作》等。
合作交流概况
截至2016年2月,西南石油大学与美、俄、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与中国国外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除学术交流外,还积极引进外资设立奖学金,如“康菲石油奖学金”、“斯伦贝谢能源基金奖学金”、“雪佛龙奖学金”等。
198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该校援建了“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加拿大政府在该校援建了“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依托这两个中心,与海外石油科技学术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举办了34期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炼制和管理、环保、继续工程教育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和大型讲座。同时,分38批派遣教师(119人次)赴加拿大进行数周到一年的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学术考察、访问等,
1990年代以来,该校以“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多国高校和能源公司的学术专家百余人先后前来参会、讲学。
国家 | 交流高校 |
---|---|
美国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农工大学、新奥尔良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特拉华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
加拿大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里贾纳大学、温莎大学 |
俄罗斯 | 喀山联邦大学、古勃金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 |
德国 |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于利希研究中心、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特材料与海洋研究中心 |
法国 | 蒙彼利埃大学、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国立雷恩高等化学学院 |
英国 |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利兹大学、阿伯丁大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蒙纳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科廷大学 |
瑞典 | 隆德大学、兰德大学 |
日本 |
九州大学 |
阿联酋 | 哈利法大学 |
泰国 | 皇家理工大学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简介 |
候选资格 |
---|---|---|---|---|
1 |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 | 1+2+1 |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中方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申请流程,被美方大学录取之后,到相应专业的美方大学学习第二、三年学课程,然后返回中方大学学习第四年课程,从而可在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被美方大学录取后,到相应专业的美方大学进行二至三个学期的学习,之后返回中方大学完成剩余学业要求,顺利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 | 在读本科、硕士一年级学生 |
2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 2+2 | 申请成功的项目学生在我校学习两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两年,完成双方大学的专业培养方案,达到双方大学毕业要求之后,将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学士学位。 | 我校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机电工程学、化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在读本科二年级学生 |
3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 3+2 | 申请成功的项目学生在我校学习三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两年,完成双方大学的专业培养方案,达到双方大学毕业要求之后,将分别获得我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和卡尔加里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 | 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机电工程学、 化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在读本科三年级学生 |
4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2+2”培养项目 | 2+2 | 项目学生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进行本科后2年的学习,完成双方学校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之后将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 | 我校化工、计科和土木专业二年级学生 |
5 |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C)“1+2”硕士培养项目 | 1+2 | 项目学生须先在我校进行一年的德语等相关课程的预科学习(即大四期间),之后在TUC完成标准学制硕士专业规定的学分以及通过硕士毕业论文的学生,将获得TUC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理学硕士)。 | 我校相关专业大四学生可申请此项目 |
6 |
阿布扎比石油学院(PI)合作项目 |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 项目学生在完成我校第一学年的学习之后,将赴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学院(PI)学习两年,在完成PI的专业培养方案、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达到PI的毕业要求之后,即可获得PI授予的硕士研究生文凭;从PI毕业后,项目学生需回到我校完成我校要求的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之后即可获得我校授予的硕士研究生文凭。 | 我校石油工程、石油地质、机械工程、计科、机电、电信化学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7 | 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留学生互换项目 | 选派留学 | 1.大一到大三年级的俄语系本科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换学习; 2.选派我校大四俄语系本科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3.选派我校研三硕士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攻读第二硕士研究生学位; |
我校符合条件的俄语专业学生 |
8 | 西南石油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互换留学生项目 | 选派留学 | 1.选派我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赴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交换一学期或一学年; 2.项目学生在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学习期间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其他费用自理; 3.项目学生在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需满足对方相关的语言要求。 |
我校石油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学生 |
9 | 西南石油大学-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互换留学生项目 | 选派留学 | 1.选派我校俄语系本科生赴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换学习,学习专业为非俄语专业; 2.项目学生在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学习期间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其他费用自理; 3.项目学生在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需满足对方相关的语言要求。 |
我校符合条件的俄语专业学生 |
10 | 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项目 | 2+2 | 项目学生赴英国利兹大学,进行本科后2年的学习,完成双方学校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之后将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15] |
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里贾纳大学。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等22所美方高校。
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
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学院。从2014年开始,学校启动了暑期赴俄夏令营项目,为该校俄语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赴俄学习语言和体验文化的机会。2015年9月份以来,在中俄两河流域人文交流机制的背景下,该校一直在推进与俄联邦国家重点高校开展四川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分别与喀山联邦大学、萨马拉国立工业大学、乌里扬诺夫斯克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等一系列俄方高校签订互换学生项目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在2016年度开展互派学生项目。
国家 | 交流高校 |
---|---|
美国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农工大学、新奥尔良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特拉华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
加拿大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里贾纳大学、温莎大学 |
俄罗斯 | 喀山联邦大学、古勃金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 |
德国 |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于利希研究中心、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特材料与海洋研究中心 |
法国 | 蒙彼利埃大学、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国立雷恩高等化学学院 |
英国 |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利兹大学、阿伯丁大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蒙纳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科廷大学 |
瑞典 | 隆德大学、兰德大学 |
日本 |
九州大学 |
阿联酋 | 哈利法大学 |
泰国 | 皇家理工大学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简介 |
候选资格 |
---|---|---|---|---|
1 |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 | 1+2+1 |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中方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申请流程,被美方大学录取之后,到相应专业的美方大学学习第二、三年学课程,然后返回中方大学学习第四年课程,从而可在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被美方大学录取后,到相应专业的美方大学进行二至三个学期的学习,之后返回中方大学完成剩余学业要求,顺利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 | 在读本科、硕士一年级学生 |
2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 2+2 | 申请成功的项目学生在我校学习两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两年,完成双方大学的专业培养方案,达到双方大学毕业要求之后,将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学士学位。 | 我校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机电工程学、化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在读本科二年级学生 |
3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 3+2 | 申请成功的项目学生在我校学习三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两年,完成双方大学的专业培养方案,达到双方大学毕业要求之后,将分别获得我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和卡尔加里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 | 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机电工程学、 化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在读本科三年级学生 |
4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2+2”培养项目 | 2+2 | 项目学生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汉茨维尔分校,进行本科后2年的学习,完成双方学校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之后将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 | 我校化工、计科和土木专业二年级学生 |
5 |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C)“1+2”硕士培养项目 | 1+2 | 项目学生须先在我校进行一年的德语等相关课程的预科学习(即大四期间),之后在TUC完成标准学制硕士专业规定的学分以及通过硕士毕业论文的学生,将获得TUC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理学硕士)。 | 我校相关专业大四学生可申请此项目 |
6 |
阿布扎比石油学院(PI)合作项目 |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 项目学生在完成我校第一学年的学习之后,将赴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学院(PI)学习两年,在完成PI的专业培养方案、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达到PI的毕业要求之后,即可获得PI授予的硕士研究生文凭;从PI毕业后,项目学生需回到我校完成我校要求的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之后即可获得我校授予的硕士研究生文凭。 | 我校石油工程、石油地质、机械工程、计科、机电、电信化学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7 | 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留学生互换项目 | 选派留学 | 1.大一到大三年级的俄语系本科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换学习; 2.选派我校大四俄语系本科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3.选派我校研三硕士生赴乌里扬诺夫斯克国立大学攻读第二硕士研究生学位; |
我校符合条件的俄语专业学生 |
8 | 西南石油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互换留学生项目 | 选派留学 | 1.选派我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赴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交换一学期或一学年; 2.项目学生在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学习期间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其他费用自理; 3.项目学生在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需满足对方相关的语言要求。 |
我校石油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学生 |
9 | 西南石油大学-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互换留学生项目 | 选派留学 | 1.选派我校俄语系本科生赴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换学习,学习专业为非俄语专业; 2.项目学生在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学习期间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其他费用自理; 3.项目学生在伏尔加水运交通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需满足对方相关的语言要求。 |
我校符合条件的俄语专业学生 |
10 | 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项目 | 2+2 | 项目学生赴英国利兹大学,进行本科后2年的学习,完成双方学校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之后将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15] |
师资概况
西南石油大学(7)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776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10人。专任教师208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4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2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7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3人,天府万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天府万人科技菁英7人,天府万人社科菁英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博士生导师165人(含校外聘任导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获得者11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0人。[1]
杰出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16]
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赵金洲[17]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郭建春、祝效华、吴佳晔[18]
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李允、赵金洲[19]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烈辉、郭建春[20]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祝效华、王国荣[21]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祝效华[22]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张烈辉、赵金洲、李晓平、郭建春、林元华、祝效华、刘向君、郭肖、王国荣、李勇明、周莹、张智[23]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赵金洲、王兴志、熊友明[2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张烈辉、王兴志、林元华、郭肖、李勇明、祝效华、段明[25]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罗平亚、马德坤、郝俊芳、任书泉、李士伦、方少仙、李允、施太和、张明洪、张仲良、佟曼丽、黄逸仁、张本奎、洪庆玉、彭良译、侯方浩、王廷栋、陈良浩、陈平、赵必荣、侯季康、罗肇丰、张先普、袁祥忠、林维澄、杜志敏、孙良田、贾永禄、江茂泽、赵金洲、孟英峰、陈景山、张烈辉、刘清友、胡星琪、李晓平、庄稼、吴小庆、司马立强、王兴志、邓嵘、张鹏、何沙、郭建春、陈玉祥、艾志久、刘鸿渊、刘向君、祝效华、蒲晓林、张哨楠、王平全、罗仁泽、叶仲斌、王国荣、李长俊、李勇明、杨迎新、郭肖、黄志强[26]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罗平亚、张烈辉、赵金洲、李晓平、郭建春、林元华、祝效华、刘向君、郭肖、王国荣、李勇明、张智[27]
全国优秀教师:张本奎、陈代珣、何道清、郭小阳、卫德佳、庄稼[28]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张华春[29]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罗平亚、马德坤、李士伦、李允、施太和、杜志敏、刘家铎、张烈辉、陈平、赵金洲、孟英峰、刘清友、张哨楠、陈次昌、李晓平、郭建春、秦启荣、刘志斌、何沙、贾春生、王兴志、张雷、张鹏、林元华、黄志宇、刘鸿渊、杨兆中、郭平、黄志强、余晓钟、蒲晓林、李长俊、刘向君、尹成、谭秀成、祝效华、叶仲斌、邹长军、罗仁泽、秦扬、王国荣、王泽根、李早元、杨迎新、张智、范翔宇、郭肖[30]
中石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允、李士伦、方少仙、洪庆玉、彭良译、施太和、张明洪、张仲良、佟曼丽、黄逸仁、张本奎、刘崇建、杨坤鹏[31]
省级教学名师:江茂泽、王文福、李晓平、王玲、张哨楠、杨慧、曾洁、郭大立、邱亚玲[32]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罗平亚、李允、李仕伦、方少仙、洪庆玉、彭良泽、施太和、张明洪、张仲良、佟曼丽、黄逸仁、张本奎、赵敏、颜其彬、赵金洲、杜志敏、沈昭国、黄炳光、胡星琪、张帆、张哨楠、张烈辉、李长俊、练章华、侯勇俊、郭平、郭建春、郭肖、尹成、艾志久、诸林、 陈玉祥、 王国荣、 刘向君、 邹长军、 陈馥、 段永刚、 郗爱华、 曹谢东、 黄志强、 朱世宏、 蒲晓林、 李勇明、 王霞、 张智、 李皋、 范翔宇、 梁光川、 熊友明、 毛金城、 赵军、 刘平礼、 邵永波、 周莹、 唐东林、 敬加强、 蒋裕强、 鲁红升、 曾德智、 高军、吴佳晔[33]
四川省优秀教师:蒋裕强、 黄逸仁、 陈良浩、 蒋平、 杨启明、 艾志久、 李学林、 邹长军[34]
省部级青年学术带头人:孟英峰、杜志敏、赵金洲、陈平[35]
校级教学名师:江茂泽、 李晓平、 蒋平、 曾洁、 杨慧、 谢祥俊、 张小飞、 陈丙、 邱亚玲、 孙阳、 陈小榆、 蔡正旗、 罗洪群、 王兵、 王维、 陶春达、 邹长军[36]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第二届):
优秀人才(17人):李勇明、张智、郭肖、谭秀成、赵军、祝效华、王国荣、唐东林、段明、周莹、高军、李云涛、范翔宇、梁光川、杨明君、周明、罗仁泽
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王世彬、张杰、朱红钧、施雷庭、李皋、赵虎、潘树林、李成兵、闫立伟、吴雁、王豪、鲁红升、程小伟、白小东、黄韵、武元鹏、李平、张安安、柳军、黄璐、张伯虎、黄睿、徐芳、杨雁、崔发展、张华春、文婕、李星、刘洪斌、贾虎、曾德智、李早元、卞小强、汤勇、刘宏、戴姗姗、赖南君、刘宇程、朱大鹏、熊俊楠、宋国杰、陈军华、焦道利、王虎、刘忠慧、唐元琦、杨君、陈丽萍、葛性波[37]
序号 | 教师姓名 | 任博导时间 | 学院 | 招收学科专业 |
1 | 罗平亚 | 199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 游利军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 | 孟英峰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 | 陈平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5 | 赵立强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6 | 李黔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7 | 熊友明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8 | 赵金洲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9 | 李晓平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0 | 李闽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1 | 蒲晓林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2 | 郭平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3 | 付建红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4 | 蒲万芬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5 | 李长俊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16 | 段永刚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7 | 王平全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8 | 刘建仪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9 | 练章华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20 | 康毅力 | 2001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21 | 贾春生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2 | 李海涛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23 | 敬加强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24 | 何世明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25 | 张烈辉 | 2001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6 | 杨兆中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7 | 郭建春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8 | 梁光川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29 | 郭肖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0 | 范翔宇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1 | 廖柯熹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32 | 李勇明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3 | 李皋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4 | 张智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5 | 李早元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6 | 汤勇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7 | 朱红钧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38 | 毛金成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39 | 蒋琪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0 | 郭小阳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1 | 姜伟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2 | 周守为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43 | 王寿喜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44 | 罗东红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45 | 郭柏云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6 | 盛家平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7 | 樊栓狮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48 | 王健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9 | 刘平礼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0 | 刘永辉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1 | 魏兵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2 | 李小刚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3 | 汪周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4 | 欧成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5 | 熊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6 | 曾凡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7 | 孙金声 | 201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58 | 张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59 | 钟显康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0 | 曾德智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1 | 白杨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2 | 石祥超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3 | 陈利琼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4 | 魏纳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65 | 黄维和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6 | 程玉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7 | 黄志宇 | 2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8 | 唐晓东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9 | 诸林 | 2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0 | 叶仲斌 | 2004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 |
71 | 王兵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2 | 郭拥军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3 | 刘宇程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4 | 邹长军 | 2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5 | 段明 | 2014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6 | 何毅 | 2018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7 | 张雷 | 2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8 | 苟绍华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9 | 鲁红升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0 | 张辉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1 | 赖南君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2 | 陈永东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3 | 肖国清 | 2012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4 | 唐鋆磊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5 | 解正峰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6 | 周家斌 | 2018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7 | 刘一丁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8 | 周晓亮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9 | Pher G. Andersson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0 | 林元华 | 20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油气井工程 |
91 | 周明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2 | 王霞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3 | 何显儒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4 | 庄稼 | 20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5 | 武元鹏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6 | 李云涛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
97 | 周莹 | 20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8 | 黄跃龙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9 | 于华 | 2018 | 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100 | 董帆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101 | 刘先涛 | 2010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2 | 何沙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3 | 余晓钟 | 2010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4 | 张吉军 | 2006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5 | 高军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6 | 刘鸿渊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7 | 吴晓明 | 2018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8 | 郑小强 | 2018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9 | 苏昊 | 2019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10 | 邬光辉 | 2018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1 | 巫晓兵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2 | 胡广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3 | 王剑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4 | 徐云贵 | 2018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5 | 陈世加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6 | 黄旭日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7 | 刘向君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8 | 罗仁泽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9 | 彭军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0 | 秦启荣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1 | 司马立强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2 | 谭秀成 | 201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3 | 唐洪明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4 | 王兴志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5 | 郗爱华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6 | 尹成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7 | 张哨楠 | 2011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8 | 张廷山 | 2001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9 | 周路 | 2010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0 | 张固澜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1 | 胡叶正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2 | 蒋裕强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3 | 李飞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4 | 赵军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5 | 王泽根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6 | 刘宏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7 | 赵晓明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8 | 曹卫平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9 | 梁政 | 200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0 | 杜坚 | 2006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1 | 郑华林 | 2010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2 | 刘清友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
143 | 杨迎新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4 | 黄志强 | 2010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5 | 侯勇俊 | 2016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6 | 况雨春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7 | 田家林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8 | 王国荣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9 | 张晓东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0 | 祝效华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1 | 唐东林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2 | 韩传军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3 | 梁海波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4 | 陈玉祥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5 | 柳军 | 2018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6 | 甯尤军 | 2019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7 | 郭大立 | 2006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58 | 刘志斌 | 2006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 |
159 | 闵帆 | 2014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60 | 邵永波 | 2016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1 | 张鹏 | 2001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2 | 胡启军 | 2018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3 | 王庆利 | 2018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4 | 宋国杰 | 2017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65 | 闵超 | 2017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38] |
序号 | 教师姓名 | 任博导时间 | 学院 | 招收学科专业 |
1 | 罗平亚 | 199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 游利军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 | 孟英峰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 | 陈平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5 | 赵立强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6 | 李黔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7 | 熊友明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8 | 赵金洲 | 199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9 | 李晓平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0 | 李闽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1 | 蒲晓林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2 | 郭平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3 | 付建红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4 | 蒲万芬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5 | 李长俊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16 | 段永刚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7 | 王平全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18 | 刘建仪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9 | 练章华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20 | 康毅力 | 2001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21 | 贾春生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2 | 李海涛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23 | 敬加强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24 | 何世明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25 | 张烈辉 | 2001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6 | 杨兆中 | 200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7 | 郭建春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8 | 梁光川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29 | 郭肖 | 2012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0 | 范翔宇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1 | 廖柯熹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32 | 李勇明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3 | 李皋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4 | 张智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5 | 李早元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36 | 汤勇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37 | 朱红钧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38 | 毛金成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39 | 蒋琪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0 | 郭小阳 | 200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1 | 姜伟 | 201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2 | 周守为 | 2014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43 | 王寿喜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44 | 罗东红 | 2016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45 | 郭柏云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46 | 盛家平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7 | 樊栓狮 | 201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48 | 王健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49 | 刘平礼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0 | 刘永辉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1 | 魏兵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2 | 李小刚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3 | 汪周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4 | 欧成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5 | 熊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6 | 曾凡华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57 | 孙金声 | 2018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58 | 张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59 | 钟显康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0 | 曾德智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1 | 白杨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2 | 石祥超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井工程 |
63 | 陈利琼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4 | 魏纳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海洋油气工程 |
65 | 黄维和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6 | 程玉峰 | 2019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67 | 黄志宇 | 2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8 | 唐晓东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9 | 诸林 | 200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0 | 叶仲斌 | 2004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 |
71 | 王兵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2 | 郭拥军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3 | 刘宇程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4 | 邹长军 | 2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5 | 段明 | 2014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6 | 何毅 | 2018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7 | 张雷 | 2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8 | 苟绍华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9 | 鲁红升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0 | 张辉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1 | 赖南君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2 | 陈永东 | 20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3 | 肖国清 | 2012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4 | 唐鋆磊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5 | 解正峰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6 | 周家斌 | 2018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7 | 刘一丁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8 | 周晓亮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9 | Pher G. Andersson | 201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0 | 林元华 | 20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油气井工程 |
91 | 周明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2 | 王霞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3 | 何显儒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4 | 庄稼 | 20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5 | 武元鹏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6 | 李云涛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
97 | 周莹 | 20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8 | 黄跃龙 | 20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99 | 于华 | 2018 | 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100 | 董帆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101 | 刘先涛 | 2010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2 | 何沙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3 | 余晓钟 | 2010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4 | 张吉军 | 2006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5 | 高军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6 | 刘鸿渊 | 2014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7 | 吴晓明 | 2018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8 | 郑小强 | 2018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09 | 苏昊 | 2019 | 经济管理学院 | 石油工程管理 |
110 | 邬光辉 | 2018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1 | 巫晓兵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2 | 胡广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3 | 王剑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学 |
114 | 徐云贵 | 2018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5 | 陈世加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6 | 黄旭日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7 | 刘向君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8 | 罗仁泽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19 | 彭军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0 | 秦启荣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1 | 司马立强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2 | 谭秀成 | 201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3 | 唐洪明 | 2012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4 | 王兴志 | 2004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5 | 郗爱华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6 | 尹成 | 2006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7 | 张哨楠 | 2011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8 | 张廷山 | 2001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29 | 周路 | 2010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0 | 张固澜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1 | 胡叶正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2 | 蒋裕强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3 | 李飞 | 2017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4 | 赵军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5 | 王泽根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6 | 刘宏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7 | 赵晓明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8 | 曹卫平 | 2019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39 | 梁政 | 200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0 | 杜坚 | 2006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1 | 郑华林 | 2010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2 | 刘清友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
143 | 杨迎新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4 | 黄志强 | 2010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5 | 侯勇俊 | 2016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6 | 况雨春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7 | 田家林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8 | 王国荣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49 | 张晓东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0 | 祝效华 | 201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1 | 唐东林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2 | 韩传军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3 | 梁海波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4 | 陈玉祥 | 201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5 | 柳军 | 2018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6 | 甯尤军 | 2019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157 | 郭大立 | 2006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58 | 刘志斌 | 2006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 |
159 | 闵帆 | 2014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60 | 邵永波 | 2016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1 | 张鹏 | 2001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2 | 胡启军 | 2018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3 | 王庆利 | 2018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机械工程 |
164 | 宋国杰 | 2017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165 | 闵超 | 2017 | 理学院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38] |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学院(部)。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专业78个(其中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2个)。[1]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
财经学院 | 工程学院 | 信息学院 |
基础教学部 |
序号 | 专业名称(全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所在院系名称 |
---|---|---|---|---|
1 | 石油工程 | 4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2 | 油气储运工程 | 4 | ||
3 | 海洋油气工程 | 4 | ||
4 | 资源勘查工程 | 4 | 工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5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
6 | 地质学 | 4 | 理学 | |
7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 | 工学 | |
9 | 机械工程 | 4 | 工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
11 | 工业设计 | 4 | ||
12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
1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
14 | 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
1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工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16 | 应用化学 | 4 | ||
17 | 环境工程 | 4 | ||
18 | 安全工程 | 4 | ||
19 | 化学 | 4 | 理学 | |
2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
2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 | ||
2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
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
25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4 |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27 | 软件工程 | 4 | ||
28 | 网络工程 | 4 | ||
29 | 物联网工程 | 4 | ||
30 | 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
31 | 自动化 | 4 | 工学 | 电气信息学院 |
32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
3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
34 | 通信工程 | 4 | ||
35 | 土木工程 | 4 | 工学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36 | 测绘工程 | 4 | ||
37 | 工程管理 | 4 | ||
3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理学 | 理学院 |
3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
40 | 人工智能 | 4 | ||
41 | 工商管理 | 4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42 | 市场营销 | 4 | 管理学 | |
43 | 经济学 | 4 | 经济学 | |
44 | 电子商务 | 4 | 管理学 | |
4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经济学 | |
46 | 会计学 | 4 | 管理学 | |
47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
48 | 社会工作 | 4 | 法学 | 法学院 |
49 | 法学 | 4 | 法学 | |
50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教育学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51 | 英语 | 4 | 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52 | 俄语 | 4 | 文学 | |
53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教育学 |
|
54 | 体育教育 | 4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55 | 表演 | 4 | 艺术学 | 艺术学院 |
56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 | 艺术学 | |
57 | 广播电视编导 | 4 | 艺术学 | |
58 | 机械电子工程 | 4 | 工学 | 南充校区 |
59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4 | 工学 | |
6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工学 | |
61 | 材料化学 | 4 | 工学 | |
62 | 工程造价 | 4 | 工学 | |
63 | 城乡规划 | 4 | 管理学 | |
6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工学 | |
65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4 | 工学 | |
66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4 | 工学 | |
6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
68 | 数字媒体技术 | 4 | 工学 | |
69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 | 工学 | |
70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工学 | |
71 | 网络工程 | 4 | 工学 | |
7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管理学 | |
73 | 财务管理 | 4 | 管理学 | |
74 | 酒店管理 | 4 | 管理学 | |
75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
财经学院 | 工程学院 | 信息学院 |
基础教学部 |
序号 | 专业名称(全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所在院系名称 |
---|---|---|---|---|
1 | 石油工程 | 4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2 | 油气储运工程 | 4 | ||
3 | 海洋油气工程 | 4 | ||
4 | 资源勘查工程 | 4 | 工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5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
6 | 地质学 | 4 | 理学 | |
7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 | 工学 | |
9 | 机械工程 | 4 | 工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
11 | 工业设计 | 4 | ||
12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
1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
14 | 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
1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工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16 | 应用化学 | 4 | ||
17 | 环境工程 | 4 | ||
18 | 安全工程 | 4 | ||
19 | 化学 | 4 | 理学 | |
2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
2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 | ||
2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
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
25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4 |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27 | 软件工程 | 4 | ||
28 | 网络工程 | 4 | ||
29 | 物联网工程 | 4 | ||
30 | 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
31 | 自动化 | 4 | 工学 | 电气信息学院 |
32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
3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
34 | 通信工程 | 4 | ||
35 | 土木工程 | 4 | 工学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36 | 测绘工程 | 4 | ||
37 | 工程管理 | 4 | ||
3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理学 | 理学院 |
3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
40 | 人工智能 | 4 | ||
41 | 工商管理 | 4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42 | 市场营销 | 4 | 管理学 | |
43 | 经济学 | 4 | 经济学 | |
44 | 电子商务 | 4 | 管理学 | |
4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经济学 | |
46 | 会计学 | 4 | 管理学 | |
47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
48 | 社会工作 | 4 | 法学 | 法学院 |
49 | 法学 | 4 | 法学 | |
50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教育学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51 | 英语 | 4 | 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52 | 俄语 | 4 | 文学 | |
53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教育学 |
|
54 | 体育教育 | 4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55 | 表演 | 4 | 艺术学 | 艺术学院 |
56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 | 艺术学 | |
57 | 广播电视编导 | 4 | 艺术学 | |
58 | 机械电子工程 | 4 | 工学 | 南充校区 |
59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4 | 工学 | |
6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工学 | |
61 | 材料化学 | 4 | 工学 | |
62 | 工程造价 | 4 | 工学 | |
63 | 城乡规划 | 4 | 管理学 | |
6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工学 | |
65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4 | 工学 | |
66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4 | 工学 | |
6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
68 | 数字媒体技术 | 4 | 工学 | |
69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 | 工学 | |
70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工学 | |
71 | 网络工程 | 4 | 工学 | |
7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管理学 | |
73 | 财务管理 | 4 | 管理学 | |
74 | 酒店管理 | 4 | 管理学 | |
75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四川省特色专业,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39] ,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在教学成果评奖中,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92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十一五”以来有43部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28部教材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教材列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4部教材列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校园风光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南石油大学-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石油工程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川省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社会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工业设计
国家级精品课程:钻井与完井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材料分析方法、电子技术实验、测井方法原理、计算机文化基础、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数字电子技术、矿物岩石学、数据库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水污染控制工程、油田应用化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天然气加工工程、概率统计、地震勘探、沉积岩与沉积相、管理信息系统、油层物理、工程力学、采油工程、大学英语、油气管道输送、石油地质学、大学物理与实验、化工原理、天然气工程、思想道德修养、油气层保护、械制造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钻井与完井工程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项目级别 | 立项时间 | |
省级 | 国家级 | |||
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李晓平 | 国家级 | 2007 | 2008 |
矿物与岩石教学团队 | 王兴志 | 国家级 | 2008 | 2009 |
油田化学工程教学团队 | 罗平亚 | 省级 | 2007 | |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江茂泽 | 省级 | 2008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朱世宏 | 省级 | 2009 |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团队 | 刘清友 | 省级 | 2009 | |
土木工程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 刘建军 | 省级 | 2010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名称 | 级别 | 批准时间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2013-07 |
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 | 2009-01 |
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2014-02 |
油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09-10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2001-05 |
石油工程实验中心 | 省级 | 2007-05 |
电工与电气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07-05 |
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15-10 |
油气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14-12 |
油气装备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2015-10 |
学校构建了“两课堂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即由工程认知实践平台、课程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实训平台、毕业设计平台构建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由科技活动实践平台、社会活动实践平台构成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将工科类专业的实践环节总学分占毕业要求总学分比例提高到30%以上,并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为期一周的工程认知实践,形成了“课程实验不断点、四年实践不断线、课内课外相促进、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按照“统一规划、校企合作、校院分工、资源共享”的原则,发挥行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多方筹措资金,优化整合资源,建成了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主体的多功能工程实训基地、以石油工程综合实习基地为中心的校内生产实习基地、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建成了数字化模拟仿真实训基地、将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整合成包括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16个跨学科专业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