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南方龙的化石,是在1932年由H.B. Wade发现于昆士兰省北部的克卢萨车站附近,之后送往昆士兰博物馆。澳洲南方龙由Heber Longman于1933年所描述、命名。模式种是A. mackillopi。
在1999年,昆士兰省中西部温顿的牧人Dave Elliott发现一块蜥脚下目的股骨,这是当时澳洲发现最大的恐龙。之后发掘出一块右股骨及部份肋骨,这化石被匿称为“Elliot”。另一只较小型的蜥脚下目,被匿称为“Mary”,因为化石是由Mary Wade博士所发掘。早期研究认为这些新化石是模式种A. mackillopi的近亲,可能是同一属或相关的属。
在2004年,昆士兰省西南部发现了2个泰坦巨龙类的化石,并在2007年展出于昆士兰博物馆,这些化石的体型超越澳洲南方龙,成为澳洲的最大型恐龙化石。
原先有研究假设澳洲南方龙经常出没在水边或浸在水中,以减轻双脚的负担。但是这个理论不被接受,它们被认为生活于旱地。化石资料显示它的臀部高度约3.9米,肩膀高4.1米,可见它的背部是几乎水平的。
巨型恐龙,体长15米。[1]
生活于上白垩纪的澳洲昆士兰省中西部,距今约9800万-9500万年前。
最初澳洲南方龙被认为类似圆顶龙或蜀龙,而被归类于鲸龙科。但是,另一项研究及“Elliot”的发现,澳洲南方龙的脊椎特征与泰坦巨龙类相似,而被归类于此演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