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校史沿革图校史沿革图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 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 (其前身是始建于 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 ,以及创建于1911年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 中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创办于1923年、1928年的东北大学土木系和建筑系(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 ),并校于 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 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8]

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

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8]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9]

1994年3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11][12]

2011年9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同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9年1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瓦作技艺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13]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开设65个本科专业。[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科类

学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

文理兼收

五年

城乡规划

文理兼收

五年

风景园林

文理兼收

五年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文理兼收

五年

城市设计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理工

四年

交通工程

理工

四年

交通运输

理工

四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理工

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环境科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理工

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理工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四年

工商管理

理工

四年

会计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

理工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人工智能

理工

四年

通信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工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理工

四年

机械工程

理工

四年

车辆工程

理工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冶金工程

理工

四年

金属材料工程

理工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功能材料

理工

四年

纳米材料与技术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工

四年

应用化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

理工

四年

矿物加工工程

理工

四年

安全工程

理工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理兼收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城市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工程力学

理工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四年

英语

文史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文史

四年

法学

文史

四年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艺术类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类

四年

产品设计

艺术类

四年

艺术与科技

艺术类

四年

摄影

艺术类

四年

雕塑

艺术类

四年

绘画

艺术类

四年

工业设计

理工

四年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师资力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科类

学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

文理兼收

五年

城乡规划

文理兼收

五年

风景园林

文理兼收

五年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文理兼收

五年

城市设计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理工

四年

交通工程

理工

四年

交通运输

理工

四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理工

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环境科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理工

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理工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四年

工商管理

理工

四年

会计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

理工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人工智能

理工

四年

通信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工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理工

四年

机械工程

理工

四年

车辆工程

理工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冶金工程

理工

四年

金属材料工程

理工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功能材料

理工

四年

纳米材料与技术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工

四年

应用化学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

理工

四年

矿物加工工程

理工

四年

安全工程

理工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理兼收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城市管理

文理兼收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工程力学

理工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工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四年

英语

文史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文史

四年

法学

文史

四年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艺术类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类

四年

产品设计

艺术类

四年

艺术与科技

艺术类

四年

摄影

艺术类

四年

雕塑

艺术类

四年

绘画

艺术类

四年

工业设计

理工

四年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类

四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四年

学科建设

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00余名。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南非科学院院士1名、校友院士9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入选者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7名、入选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国家评估认证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在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15]

杰出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

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

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牛荻涛、白国良、杨柳、王怡、刘艳峰、刘克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刘加平、牛荻涛、杨柳、王怡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王树声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牛荻涛、刘克成、黄廷林、李安桂、杨柳、王怡、薛建阳

国家教学名师奖:白国良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刘克成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杨柳、王怡、刘艳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李安桂、袁林江、金鹏康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黄廷林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职):刘克成、牛荻涛、王晓昌、刘晓君、黄廷林、刘加平、李安桂、白国良、杨柳、王怡、刘艳峰、薛建阳、王快社

中国青年科技奖:杨柳、王怡

全国创新争先奖:刘加平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加平

全国优秀教师:王晓昌、高旭阔、刘克成、彭党聪

全国模范教师:黄廷林、刘加平、杨柳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刘克成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国良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王晓昌

全国师德标兵:白国良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加平

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黄光球、李仙娥、段德罡、王磊、黄炜、门进杰

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基金:卢才武、王磊、胡平

陕西省三五人才:牛荻涛、刘晓君、黄廷林、李安桂

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牛荻涛

陕西省教学名师:黄廷林、李志民、刘加平、王晓昌、白国良、刘晓君、刘克成、郝际平、嵇启春、史庆轩、杨豪中、史丽晨、蔺宝钢、牛荻涛、李安桂、刘晖、姚继涛、蔡安江、王快社、薛建阳、何廷树 、董社英、周恩毅、李昊、  杨勇、 于军琪、  周勇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杨柳、王树声、王怡、刘艳峰、王磊、金鹏康、云斯宁 、黄炜、陈景衡、王登甲

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克成、周庆华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黄炜、文刚、杨勇、苏俊峰、王登甲、刘超、顾清华、邓明科

陕西省人文社科类英才计划:方永恒、韩蕊、肖飚

陕西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李安桂

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金鹏康、云斯宁、蔺宝钢、詹绍文

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史庆轩、何廷树

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胡平、文刚、王登甲、王军保、王艳

陕西青年科技新星:李志华、杨勇、卢金锁、王文礼、朱丽华、王先铁、陈荣、谢启芳、王娟、王旭东、门进杰、邓明科、张海涵、高当丽、王登甲、胡平、文刚、赵亮、李磊、王军保、尹海国、刘超、田黎敏、田达睿、高然、王文、于金光、王莹莹、  王伟、王阳、郭秀秀

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郑文杰、王登甲、张海涵、胡海华、胡平、苗瑞、刘超、高然、王文、张中华、孙笑明、樊庆扬、王莹莹、 王伟、田达睿、原文泰

陕西省师德楷模:刘加平

陕西省师德标兵:王晓昌、段德罡、史庆轩、白国良、黄廷林、张耀君、韩芸

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蔡安江、李安桂、于军琪

陕西省优秀教师:杨柳、张耀君

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刘晓君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王晓昌、刘晓君、刘加平、李安桂

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刘晓君、杨柳

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李安桂、姚继涛

陕西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李仙娥、王快社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周恩毅

陕西省青年五四奖章:王树声、杨则纬、邓明科

二级教授(在职):牛荻涛、白国良、郝际平、刘克成、王晓昌、黄廷林、彭党聪、刘晓君、王社良、李安桂、苏三庆、杨柳、张耀君、郑山锁、杨豪中、史庆轩、李志民、王怡、刘艳峰、王磊、姚继涛、金鹏康、王快社、蔺宝钢、任勇翔、肖国庆、 周庆华、黄明华、薛建阳、赵俊学、薛娟琴、王树声、雷振东、邹德宁、袁林江、徐善华、董社英、杨勇、党小庆、尹洪峰、云斯宁

三级教授(在职):罗福周、王铁行、苏明周、胡长明、王成军、闫增峰、石辉、李昌华、刘晖、刘俊卿、于军琪、黄炜、张聪惠、周铁钢、李志华、徐金兰、闫秋会、郭斌、黄光球、兰峰、卢才武、何廷树、宋永辉、周恩毅、周勇、方永恒、周军、孟晓荣、卢金锁、刘永军、陈晓键、蔡安江、邵珠山、熊仲明 、王先铁、李昊、门进杰、陈荣、文刚、王登甲、王智伟、李辉、詹绍文、邓波、储兆文

(资料来源:2021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16]

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刘加平,“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刘加平,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

姚继涛,建筑工程系列课程

刘晓君,工程经济系列课程

王晓昌,水环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杨柳,低能耗建筑设计创新团队

金鹏康,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

周铁钢,现代乡土建筑营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

刘艳峰,西北村镇太阳能综合热利用创新团队

王树声,中国城市规划经验传承关键技术创新团队

王怡,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创新团队

王磊,膜分离技术创新团队

雷振东,县域新型镇村体系创新团队

薛建阳,高性能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创新团队

陈荣,环境废弃物生物能源与资源再生创新团队

周军,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及增值利用创新团队

宋战平,隧道与地下工程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

牛荻涛,工程结构耐久性创新团队

刘晓君,城乡绿色建筑经济与管理创新团队

王快社,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创新团队

陕西省教学团队:

姚继涛,建筑工程系列课程

刘晓君,工程经济系列课程

杨茂盛,运筹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冯小娟,工科物理教学团队

王晓昌,水环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雷光明,工程图学教学团队

郝际平,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慧民,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教学团队

王快社,金属塑性加工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杨豪中,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

杨航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团队

何廷树,建筑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兰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刘克成,城乡规划学专业基础教学团队

牛荻涛,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蔺宝钢,城市雕塑专业教学团队

王德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建筑管理)教学团队

杨永哲,环境污染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王庆娟,材料成型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团队

王秋平,总图设计与运输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周勇,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青宁,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团队

赵冬,工科基础力学教学团队

徐善华,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赵俊学,冶金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刘晖,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团队

董社英,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尹洪峰,复合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卢才武,信息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创新团队:

牛荻涛,"现代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团队

刘加平,"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黄廷林、王晓昌,"西北城镇水资源再生利用与水质安全保障"科研团队

(资料来源:2021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16]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兼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ESI全球排名中。工程学已进入前3‰,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3]

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环境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1

081403

市政工程

2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22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23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4

080204

车辆工程

24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5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25

0814Z1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6

080502

材料学

26

0814Z2

现代结构理论

7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27

083001

环境科学

8

0805Z2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

28

083002

环境工程

9

0805Z1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9

0830Z1

环境化学

10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30

0833

城乡规划学

11

080602

钢铁冶金

31

0834

风景园林学

12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32

0834Z1

城市环境景观

13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33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4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4

1201Z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35

1201Z1

工程经济与管理

16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36

99J1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

17

0813Z1

建筑文化

37

99J5

管理系统工程

18

0813Z2

数字建筑

38

99J6

建筑材料

19

081401

岩土工程

39

99J7

建筑智能信息技术

20

081402

结构工程[17]

-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风景园林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
1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建筑材料
2 0813 建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文化  ★数字建筑
3 0814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现代结构理论●建筑智能信息技术
4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环境材料
5 0833 城乡规划学
6 0834 风景园林学 ★城市环境景观
7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注:带▲的为尚无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点;带★的为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带●的为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18]
硕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硕士点 二级学科硕士点
1 0101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外国哲学 伦理学 美学 科学技术哲学  ●管理哲学
2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 中国特色政府治理理论
3 0701 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基础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4 0702 物理学 光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学
5 0801 力学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6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汽车电子与电气
7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建筑材料●钢结构材料与工程
8 0806 冶金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 冶金热能工程
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系统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智能建筑
10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11 0813 建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 建筑文化★ 数字建筑  ●体育建筑管理
12 0814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现代结构理论  ★ 智能建筑环境技术
13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14 0819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15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道路与铁道工程
16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 环境材料
17 0833 城乡规划学
18 0834 风景园林学 ★城市环境景观
19 0835 软件工程
20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21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系统工程
22 1202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23 1204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老年工程与老年保障   ●社会管理
24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戏曲学
25 1304 美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设计艺术学
注:带▲的为尚无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点;带★的为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带●的为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点。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19]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类别代码

学位授权点

0256

资产评估

0351

法律

0452

体育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0851

建筑学

0853

城市规划

0854

电子信息

0855

机械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7

资源与环境

0858

能源动力

0859

土木水利

0861

交通运输

0953

风景园林

1251

工商管理

1252

公共管理

1256

工程管理

1351

艺术

学术研究

国家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环境工程

科技平台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1

081403

市政工程

2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22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23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4

080204

车辆工程

24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5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25

0814Z1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6

080502

材料学

26

0814Z2

现代结构理论

7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27

083001

环境科学

8

0805Z2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

28

083002

环境工程

9

0805Z1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9

0830Z1

环境化学

10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30

0833

城乡规划学

11

080602

钢铁冶金

31

0834

风景园林学

12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32

0834Z1

城市环境景观

13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33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4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4

1201Z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35

1201Z1

工程经济与管理

16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36

99J1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

17

0813Z1

建筑文化

37

99J5

管理系统工程

18

0813Z2

数字建筑

38

99J6

建筑材料

19

081401

岩土工程

39

99J7

建筑智能信息技术

20

081402

结构工程[17]

-

-

-

科研成果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风景园林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学术资源

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
1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建筑材料
2 0813 建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文化  ★数字建筑
3 0814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现代结构理论●建筑智能信息技术
4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环境材料
5 0833 城乡规划学
6 0834 风景园林学 ★城市环境景观
7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注:带▲的为尚无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点;带★的为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带●的为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18]

文化传统

硕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硕士点 二级学科硕士点
1 0101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外国哲学 伦理学 美学 科学技术哲学  ●管理哲学
2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 中国特色政府治理理论
3 0701 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基础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4 0702 物理学 光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学
5 0801 力学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6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汽车电子与电气
7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建筑材料●钢结构材料与工程
8 0806 冶金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 冶金热能工程
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系统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智能建筑
10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11 0813 建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 建筑文化★ 数字建筑  ●体育建筑管理
12 0814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现代结构理论  ★ 智能建筑环境技术
13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14 0819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15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道路与铁道工程
16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 环境材料
17 0833 城乡规划学
18 0834 风景园林学 ★城市环境景观
19 0835 软件工程
20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21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系统工程
22 1202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23 1204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老年工程与老年保障   ●社会管理
24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戏曲学
25 1304 美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设计艺术学
注:带▲的为尚无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点;带★的为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带●的为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点。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19]

精神文化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类别代码

学位授权点

0256

资产评估

0351

法律

0452

体育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0851

建筑学

0853

城市规划

0854

电子信息

0855

机械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7

资源与环境

0858

能源动力

0859

土木水利

0861

交通运输

0953

风景园林

1251

工商管理

1252

公共管理

1256

工程管理

1351

艺术

学校标识

建筑学院建筑学院(2)截至2022年5月,学校2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相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自2003年以来学校共建设97门精品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9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10]

陕西省特色专业: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艺术设计、给水排水工程、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材料科学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交通工程、环境科学、会计学、冶金工程。[10]

陕西省名牌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艺术设计

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筑与城市文脉 水文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技术经济学 资料来源[21]

现任领导

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筑与城市文脉 水文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技术经济学 资料来源[21]

知名校友

学校荣誉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拥有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智库1个、1个国家级成果研究推广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3个甲级资质设计研究院。陕西省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3]

  • 国家级科技平台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省部级级科技平台
部级科研平台
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
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平台
陕西省生态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保护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水泥生产新技术工程推广中心 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功能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校级科技机构
钢结构研究所 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所
工程结构与抗震研究所 材料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所
建筑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研究所 粉体工程研究所
建(构)筑物检测鉴定站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土木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所 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 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
空间结构研究所 矿物资源工程研究所
交通与总图规划设计研究所 工程机械研究所
结构安全研究所 机械电子技术研究所
清洁生产研究所 振动应用与故障诊断研究所
道路桥梁工程研究所 耐磨材料研究所
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控制研究所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 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 智能建筑研究所
建筑与环境研究所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建筑勘测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
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 建筑经济研究所
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与风景园林研究所 矿山系统工程研究所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投资与房地产经济研究所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 管理科学与系统设计研究所
环境与市政工程研究所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所 财务与会计研究所
清洁生产审核研究所 应用物理研究所
工业烟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所 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所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研究所 城市雕塑研究所
中日通风技术研究中心 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贵金属研究所 生态经济文化研究所
冶金材料研究所 建筑文化研究所
冶金应用技术研究所 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 校企共建科技平台
西建大莱钢建筑钢结构研究开发推广中心 西建大 - 德源矿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西安建大 - 江森自控 VAV 实验室 冶金固废资源研究中心
西建大 - 龙钢清洁生产研究开发推广中心 西建大 - 潼关中金冶炼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Sonix-MCU 芯片实验室 西建大 - 汇豪镁合金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声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建大 - 翼钢冶金研究中心
陕西省尧柏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矿业尾渣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西建大 - 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西建大 - 新达冶金辅料研究中心
建大 - 秦翔科技研发中心 西建大 - 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建大振德冶金辅料研究开发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富煌钢结构研究院
西建大 - 秦翔冶金设备研发中心 煤航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新奥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西建大—山璞矿业工程研发中心
昆山同方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无止桥研究与发展中心
西建大-深圳建工集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昆钢钢结构研究发展中心
西建大-东南网架钢构研究发展中心 西建大-南通扬子碳素冶金研究与推广中心
西建大-济南新峨嵋重大科技基地 充气膜结构技术研发中心
建大-东铭工程技术中心 节能环保工程联合实验室
冶金技术研究中心 红然铝业产学研合作机构
三门峡电熔刚玉产学研合作基地 漳州万晖洁具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筑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22]

获得荣誉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学校排名

部级科研平台
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
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词条图册

省级科研平台
陕西省生态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保护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水泥生产新技术工程推广中心 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功能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