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鬼跷家
作者:迈克尔·珀尔
定价:¥18.80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41163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家庭就像驶向人生彼岸生命之船,父亲是船长,母亲是大副,孩子是船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两岸的风景越来越迷人,孩子的眼神也越来越迷离,父母的心也揪的越来越紧、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弃船跷家”,奔向未如的世界? 这本由迈克尔·珀尔和黛比·珀尔著,黄西雅译的《小鬼跷家(希奇满我家)》告诉您防止离家出走的6种预案,亡羊补牢的6种修复原则。
这本由迈克尔·珀尔和黛比·珀尔著,黄西雅译的这是家庭教育不可多得的读本。家庭这艘生命的航船,如果常常停滞不前或没有方向,航程就会死气沉沉,船员们也会无所事事,作为船员的孩子势必会“跳船跷家”,跳上一艘艘从旁边呼啸而过的船,驶向未知的彼岸。作为船长的家长,想要阻止子女跷家弃船,阻止他们变更航向和目标,就需要让他们对航行充满信心;使他们有使命感;让他们充分了解船长的履历以及航程的目标;还要使孩子意识到,作为航行中的一员,首要的是服事他人,船和船上的一切都不是终极目的。作为船长的家长也要提供一些娱乐活动,因为船员不会仅仅满足于做乘客,作为船上不可或缺的成员,孩子心中都明白,有一天,他也会成为船长,拥有属于自己的航船,去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你需要让孩子时不时品尝品尝荣耀和胜利的滋味,让他们常常充满期待,这样才能留住他们的心;船长还必须要有权威,可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并且能得到全体船员的拥护;还要在航行中与其他船只以及船上的同路人保持联系,这样才不会感到孤立。 这本这是作者在30多年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在防不胜防的矛盾冲突中,总结出来的宝贵实操经验,广受欢迎,令家长受益匪浅。也是第一本引进中国的关干“在家教育”的实战读本。
迈克尔·珀尔 是“大喜乐”机构的创始人,他和妻子黛比也是美国家庭学校运动的先驱。作为一对结婚逾43载的夫妇,他们育有5个孩子,都已快乐长大,结婚生子,孙辈数量达18人,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迈克尔和黛比多年潜心研究教养孩童及家庭关系问题,致力于婚姻家庭问题的辅导事工,用从上帝那里领受到的特殊智慧,帮助和祝福了无数家庭,挽救了无数婚姻。数十万父母读过他们的书,并将其中的原则付诸实践,见证了改变生命的经验。成千上万的年轻夫妇写信给珀尔夫妇表示感谢,他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接受了“珀尔方法”的训练,现在他们也在使用这些原则教养自己的孩子。 迈克尔与黛比一起合著有《小鬼跷家》、《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To Train up a child),其中《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以多种语言出版,销量近660000册。黛比所著的《妻子,荣耀的帮助者》,一经出版,广受欢迎,销量近400000册。
代序:家庭船,生命船
1 意外“跷”船
两个问题
关键问题
2 多结果子
一个比喻:家庭巡航
有目的的航行
13岁的季节
给予尊重
乘客,还是船员
男性统治
放手
征服
3 保持士气
好土培育好孩子
解决之道
大有盼望
尊重孩子,获得尊严
绝对不能贬低孩子
切忌发号施令,控制过度
让孩子去工作
目标清楚
善用“无聊”
满怀热情
承担责任
尊重权柄
高举孩子
重新出发
父母悔改,孩子重生
4 不忘娱乐
刺激与勇敢
女孩的游戏
重视社交
关键问题
团体生活
扩大社交圈
对婚姻有盼望
选择好邻居
5 陶造品格
透过上帝的眼光,辨别良善与罪恶
给父母的忠告
等待你的另一半
6 圣经劝诫
《圣经》的训诲引导
渐进启示
7 亡羊补牢
如何应对“跷船”
原则一:接受事实
原则二:彻底放弃权力和威信
原则三:为孩子祷告
原则四:保持适当距离
原则五:适时给予帮助
原则六:建立友谊
成功的例子
婚前守住贞洁是一种选择
为你的电脑设置安全密码
家庭船,生命船
家庭巡航
每个家庭都是一艘船,船上有船长和船员、乘客和货物。这艘船,可能有着快乐的旅程,或是去探索,或者正载着满船的朝圣者驶向新城市;这艘船,可能很幸运,或者是货船,正在寻求积聚着越来越多的财富;这艘船,还有可能是旧木船,停在港口,已经腐烂,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
有很多船正等待离港,准备奔向各自的目标和希望。启航后,每艘船上的人都会暂时委身在自己搭乘的航船上,船上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受到这次旅行和目标的影响。附近还有其他的船只,很多人都认识这些船,上面的船员也互相熟悉。每到一个港口,他们就会聚在一起,互换信息,或是闲聊。他们总是不断地衡量自己是否在最好的船上。
没有任何一艘船是孤岛。如果船长常常往岸上抛锚,以此来避免别的船上的人引诱自己的船员——躲避世界的罪恶,或者为了防止自己的船员受诱惑而产生跳船的念头,这种做法就必然会招致大家的不满。船只不能只是停泊在一个港口,必须要驶往某一个地方,并且要有意义、有目的,否则船员难以忍受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每艘家庭的航船如果一味地躲避这个世界,或者只是随波逐流,生命的航行就会失去意义。生活的美妙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前方的障碍,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目标。
家庭的航船上,父亲是船长。如果船长害怕失败,害怕受其他船只的影响,于是哪也不去,什么事也不做,任凭船只飘荡在海上,船上的每个船员就会身处自我隔离的境地,只能站在围栏边,眼巴巴地看着其他船只驶向未知的彼岸。可是,船上年幼的孩子却总想知道身边的这些船会去驶向何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不管去哪里,总比停滞在这里要有意思。但恐惧和缺乏安全感又会使他们止步于围栏边。然而有一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到大海里游泳了,可以冒险跷家离船,便会搭上另一艘路过的船只。
想要阻止孩子“跷”船,防止他们变更航程去到另外一个港口,船长需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航行充满信心,要让孩子确信自己的这艘船有目标、有方向,在那里,有无数的好机会等着他们。这时,孩子就会站在船头,憧憬着全新的世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美好的向往,对未来充满不尽的期待。
做尽责的好船员
每艘船上的船员要持守这样的态度:人人都应当对搭载的船只负责并且引以为荣,这也是对船员的基本要求。
作为小船员的孩子,必须意识到,作为航程中的一员,首要任务是学习服侍他人,船和船上的东西都不是终极目的。没有为他人奉献的行动和精神,就无法培养出正义感、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正义感也源自服侍他人,这是前进的驱动力,会向人传递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不会被击败。
船员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尽管搭载的船只大部分时间都像是在独自航行,但它是船队的一部分,都在为一个宏伟的目标而驶向相同的目的地。船员在航行中要和其他船只的成员保持联系,这样才不会感到孤立。小船员必须要有使命感,要充分了解船长的经历以及前进的目标。他们应当向曾去过那个目的地、清楚那个目标的人了解情况,也应当继续将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传统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克服航行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不会抱怨生活的单调乏味而选择跷家弃船。
船上也要提供一些有趣的娱乐活动,因为船员不会只满足于做乘客的枯燥生活。孩子更不会满足于自己被当成货物来对待。船的精髓在于它的使命、目的,其使命远远不只是为了一次愉快的航行。
培养好船长
船上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船长也要对那位掌握生死大权的权能者交账。而船员必须服从权威,包括船长。船长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且要守信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船员的尊重。船长还要有亲和力、平易近人,无论是工作还是服侍,都要比别人更加殷勤。必要时船长要制定严格的纪律,绝对不能犹豫不决,作为领导者,也绝不能过于拘谨。
不论是遭遇狂风暴雨还是艰难险阻,船长和船员要同舟共济,都不能抱怨,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
在孩子看来,缺少组织,乱成一团,或是带领者缺乏果断作风,立场不坚定,缺乏顽强的斗志的表现,这让人在情感上最难接受。船上必须有一位权威人物,而且要能得到大家的爱戴。如果带领者——船长不能保证所有船员的安全或是毫无口碑的人,船员就会叛变或中途弃船逃走。
作为船上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的孩子,心中都明白,优秀的船长是代表权威的,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能够带领大家完成这次有意义的航行。好的船长就是种子,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作为。有一天,孩子也会成为船长,拥有自己的船。
孩子必须从年幼时期就学着驾驶船只,并且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正在接受训练,要预备自己将来成为船长,驾驶着自己的家庭船生命船,扬帆远航。孩子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责任感,需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需要时不时尝到荣耀和胜利的滋味。只有让他们常常充满期待,才能留住他们的心。
你如果是上帝拣选的家庭之船的好船长,你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好船长。孩子要是目标清晰并且对实现自己的船长梦想充满自信,就算遇到困难,也会坚持到底。在孩子看来,你信任他,让他承担责任,对他有耐心,教导他、鼓励他、倾听他诉说梦想,在他取得成绩的时候为他喝彩,他就会因此而信任你。
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好船长。因为航程就像信仰,航程需要继续,信仰需要传承。这不是情感上的慰藉,也不是说起来动听,而是赋予孩子责任。孩子取得成功,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而你就是那个可以让他成功,成为真正好船长的人。他也会像你一样,一直呆在这艘最好的船上,成为负有神圣使命船队的一部分,驶向有根基的新城,就是上帝之城。
有目的的航行
要防止孩子中途“跷”船,搭乘其他船只去往其他港口,就必须让他们信心满满,清楚自己的船只正驶往某个目的地,并且在那里有很多机会等着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让孩子站在船头,憧憬着即将到达的新天地是何等模样。必须给孩子伟大崇高的异象,同时也要给他们盼望,在那个伟大目标中,自己将扮演一个意义非凡的角色。
对孩子来说,未来总是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期待。新的愿望、新的快乐在他们心里层出不穷。还记得孩提时,我感觉自己的身量在不断增长,激动人心、奇妙精彩的人生画卷在面前缓缓铺展。就好像来到了嘉年华会,只要付上5块钱门票,就可以随便骑木马,想骑多少次就骑多少次。在我10岁那年,我向往独自吃下整只烤鸡,两块巧克力派而没有人干涉我;我也向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孩,可以拥抱她、闻闻她的气息;我向往有一条船可以去航行,有上满子弹的枪尽情射击;我向往有一辆卡车,可以满世界兜风,去欣赏上帝美丽的创造;我渴望画画,梦想着用木头和金属盖房子;我渴望去接触所有的事物,并且能拥有其中的一两样。
渐渐地我长大一点,我知道了谁是我生命的救主,又有了新的激情。我向往改变世界,想让每个人做正确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带领罪人归向基督。到了18岁,我想要纠正父母、教会以及家里所有弟兄姐妹的问题。我仍然向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孩,可以嗅她、抚摸她;但我也打定主意,我的她要能跟我有共同的话题,能倾听我改变世界的想法。此时的我,两块鸡肉就可以打发了,至于什么派,已经不再重要。25岁的时候,我找到了我的另一半,现在我依然在嗅闻她、抚摸她,我们会倾听对方的想法。有时会聊很久.聊别人的需要,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我们并没有改变世界,但在努力地使用上帝给我们的恩赐,去完成他的托付。生命,比我曾经设想的还要丰盛。后来,我们为人父母,从那时开始,我又设法把生命之爱灌输给孩子。
你们听起来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老人在追忆往事。也许是吧,但你们要仔细听他的描述,因为沿着这条思路,将会有非常重要的东西等着你。今天,我带着女儿劳拉去锯木厂,她还不到3岁。我们帮人剥树皮,准备要锯的木头。劳拉拿起工具,一边用力戳树皮,一边呼哧呼哧地喘气,每当看到一块树皮破裂、松开,从木头上脱落下来,她就为自己的成就感到快乐。她能帮爸爸干活了!她的存在很重要!劳拉已不是观光船上的乘客,而是不可或缺的船员之一。回到家,黛比没有叫她去娱乐室。她甚至对我们为孩子们预备的大箱玩具都不感兴趣,她想做的是把衣服放到洗衣房,洗碗碟,擦地板,帮爸爸摆餐桌,或随便帮妈妈做些家务,只要能帮上忙就好。
乘客,还是船员
简而言之,我的观点概括起来很简单:把孩子当成乘客而非船上的成员,他们就会心存不满。劳拉绝不是个“碍事”的孩子,每一个孩子也都不仅仅是名观众,不要以为只要告诉他们做好作业,保持安静,什么也不用管就可以了,直到他长大。他们不仅是船上的一员,也是家庭船上的新生力量。我们一起远航的时候,我不只是单单需要他们的参与,而是要训练他们成为船上的舵手,就像黛比训练劳拉做妻子、做母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