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短尾鹦鹉

瓦氏短尾鹦鹉

目录导航

名称类别

  【物种名称】瓦氏 短尾鹦鹉

  【中文别名】华氏短尾鹦鹉

  【拉丁学名】 Loriculus flosculus

  【命名时间】

  【英文名称】Wallace's Hanging Parrot

  【科属分类】 鸟纲 、 鹦形目 、 鹦鹉科、 短尾鹦鹉属

外形特征

瓦氏短尾鹦鹉瓦氏短尾鹦鹉  这种 鹦鹉体型纤小,尾部较短,体长约11-12cm左右。雄鸟通体羽毛呈绿色,下体颜色明显变淡,头部辉亮。腰部及尾上覆羽为红色,翅膀底面呈 蓝绿色。虹膜呈黄色,嘴为红色,脚为黄色。雌鸟喉部无斑块。

  这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鹦鹉,雄鸟占主导地位,在咽喉上有一块显眼的红斑,柑橘色的腿和深红顶冠。臀部尾下掩蔽处鲜红色。雌鸟咽喉上的红色略浅减或没有。当前野生数量估计约为在中间2500和10000只。

分布范围

  分布于 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 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 望加锡海峡至 巴厘岛与 龙目岛之间)以东、 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 印度尼西亚的 苏拉威西岛、 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 摩鹿加群岛( 马鲁古群岛)、 东帝汶等岛屿。)

习性环境

   短尾鹦鹉通常栖息于平原、低山地带林木及耕地植物丛地带,喜集成小群活动。主要以 榕树的果实、花蜜、麻栗种子等为食。因为这种鹦鹉常喜欢悬挂在树枝上休息和嬉戏,所以也称悬挂鹦鹉或悬吊鹦鹉。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在4至8月间.繁殖方式 卵生。一次通常产3-4颗卵,母鸟会在2天内下完蛋,蛋未受精的情形很常见,孵化期约20-22天,幼鸟在1个月大左右羽毛长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