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桔鳍棘鲷[1]
俗名:乌格、黑格、厚唇
食用鱼类:是
经济鱼类:是
最大长度:45 cm
命名者:Akazaki, 1962
体高而侧扁,体呈椭圆形,背缘隆起,腹缘圆钝。头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具圆锥齿2-3对,两侧具臼齿4-5列,下颌前端具圆锥齿2-3对,两侧具臼齿3列;锄骨、腭骨及舌面皆无齿。体被薄栉鳞,背鳍及臀鳍基部均具鳞鞘,基底被鳞;侧线完整,鳞数约46-52个;侧线至硬棘背鳍基底之间有4.5列鳞。背鳍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无明显缺刻,硬棘强,第IV或V棘最长;臀鳍小,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第II棘强大,头长为其2.0-2.1倍;胸鳍中长,长于腹鳍;尾鳍叉形。体为银灰色,体侧鳞片基部色暗,形成点状纵带;鳃盖具黑色缘;侧线起点及胸鳍腋部各有一黑点。各鳍暗色或淡灰色,背鳍及尾鳍具黑缘。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琉球群岛至台湾海域。
栖息深度:3-50公尺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舄湖
本鱼栖息在据沙泥底质的海域,偶而会侵入河口。
肉食性,以甲壳类、棘皮动物、鱼类及软体动物为食。幼鱼期生活在半咸水区。
本种为高级食用鱼,可为流刺网、延绳钓、一支钓等渔法所获,亦为台湾沿海养殖的鱼种之一。肉味鲜美,炭烤、清蒸、红烧、煮汤皆不错。在日本为养殖鱼类,具高经济价值。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 鲈亚目Percoidei
科: 鲷科 Sparidae
属: 棘鲷属 Acanthopagrus
种: 桔鳍棘鲷 A. sivicolus
二名法 :Acanthopagrus sivicolus (Akazaki,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