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疝

气疝

目录导航

病理描述

气疝又称“小肠气”,乃小儿时期多见的疝病。是肠管通过腹股沟进入阴囊引起的。在阴囊基部上方有肿物突出,按之柔软而有弹性,有剧烈哭闹,便秘努力,长期咳嗽或站立活动时,肿物增大,阴囊坠胀,平卧安静时肿物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轻压肿物,还纳入腹腔。治以益气升提或理气散结。

病因

本病因气郁而发,是肠管通过腹股沟进入阴囊引起的。

症状

在阴囊基部上方有肿物突出,按之柔软而有弹性,有剧烈哭闹,便秘努力,长期咳嗽或站立活动时,肿物增大,阴囊坠胀,平卧安静时肿物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轻压肿物,还纳入腹腔。

检查

腹部平片,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腹部外形检查,腹部CT,阴囊检查。

鉴别诊断

气疝气疝1、阴囊水肿 由于阴囊过敏(虫咬血管神经性水肿)炎症、挫伤、肿瘤压迫下腔静脉回流或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高度腹水、恶病质等)导致阴囊壁组织内积聚过多的水分表现为阴囊明显肿大,皱纹消失,透亮而有光泽压之有明显凹陷而无压痛。如伴有炎症可有压痛和充血。

2、阴囊象皮肿 这是泌尿生殖系丝虫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寄生的血丝虫使阴囊及其附近的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外溢,刺激阴囊皮内和皮下的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引起象度肿。表现为阴囊皮肤粗糙,皮层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压之不易出现凹陷,阴茎皮肤亦常累及,使阴茎内陷隐没另一种由于淋巴液淤积,使阴囊皮肤较潮湿,严重者可看到有淋巴液不断滴出可以继发感染,形成溃疡、湿疹等急性淋巴管炎时常伴有发热及局部红肿疼痛。此病常见于丝虫病流行区,夜间检查周围血片可找到微丝蝴。

3、丹毒 由于阴囊皮肤上淋巴网炎性病变使皮肤充血水肿有压痛,病变皮肤界线清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中医治疗

(一)

处方: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敷料固定,2天换药一次。一般4~6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极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

(二)

处方:白胡椒3克。

用法:上药分2份,分贴于肚脐部及两足心,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三)

处方:活鲫鱼60~90克2尾,伴小茴10克。

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四)

处方:大小茴香各3克,荔枝核5个,桔核10克。

用法:共研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五)

处方:人参4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桂圆肉10克,升麻3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

(六)

处方:黄芪15克,升麻3克,大枣15克。

用法:水煎服。

肿物过大,不能回纳腹腔,小儿烦躁哭闹局部肿块明显隆起,紧张、压痛,时间一久,会造成被嵌顿的小肠坏死,要赶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