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镇位于洪泽湖的西岸,泗洪县东南30公里。三面临湖,呈半岛状伸入湖心,是伸向洪泽湖中三面环水的“岛镇”。古老的汴河穿境而过。陆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8平方公里,养殖水面7.8万亩,年产螃蟹6000多吨,居全国乡镇之首,素有“苏北第一乡”的美誉。下辖临淮、小街、徐圩、洪胜4个居委会,二河、溧河、骈台、胜利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临淮居,总人口18122人,其中渔民1.55万人。党支部30个,党员709人。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2002年被授予“中国名镇”荣誉称号。该镇出产的螃蟹在首届中国“华东杯”河蟹节上勇夺“最佳口感奖”和“最受欢迎品牌奖”两项大奖,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乡镇,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被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顺利通过国家级大闸蟹出口示范基地验收。临淮渔家风情小镇顺利进入江苏省2017年度第二批PPP入库项目名单,总投资达30.42亿元;2017年通过“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乡镇”验收。2018年成功入围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录;2019年10月获“国家级卫生镇”命名。
1949年置临淮乡。1956年划入洪泽县,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复归泗洪县,1993年建镇。1996年,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临淮、小街、二河、溧河、汴南、徐圩、骈台、团结、胜利、汴河口、洪胜、刘台、双淮、临淮养殖场、科技村15个行政村。2003年,辖临淮、小街2个居委会和二河、溧河、徐圩、骈台、团结台、洪胜、胜利7个行政村。目前,临淮辖临淮、小街、徐圩、洪胜4个居委会,二河、溧河、骈台、胜利4个行政村。
2020年7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临淮镇、城头乡,设立新的临淮镇。以原临淮镇、城头乡的行政区域,以及陈圩林场的临淮分场、二河分场、汴河分场、陈卷村区域为临淮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城头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南环路1号。[1]
近年来,临淮镇党委、政府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旖旎的大湖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水产和旅游并重,“走水路,奔小康”。以中华绒鳌蟹为重点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不断探索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逐渐形成了以蟹为主,全面实施套养、混养、立体养殖的生态型、效益型养殖模式,特别是螃蟹产业极为成熟,螃蟹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链条紧密,螃蟹套养桂鱼、套养青虾、扣蟹培育等技术娴熟,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坚持融入洪泽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一体发展,紧抓生态特色,探索发展模式,着力打响“游临淮古镇、观大湖风光、泡杉林温泉、品渔家美食”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全面提升渔家风情小镇整体形象。
2018年,临淮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04万元,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1万元;人均纯收入18803元;全镇渔业产值达7.6亿元,同比增长5.6%;水产品产量12000吨,其中螃蟹产量6000多吨;新增私营企业36家,个体工商户275家,新增网店69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5亿元。临淮正朝向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社会日臻和谐的目标奋力前行,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如今的临淮社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发展欣欣向荣。
临淮镇本着“规划引导、特色发展、功能完善”的原则,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先后聘请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镇村镇体系、城镇镇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自2012年以来,规划建设临淮郡首府小区、溧河康居小区、螃蟹市场小区、小街集中安置小区、湖畔家园、天水雅居小区等6个小区,规划占地面积共292.29亩,建筑面积约30.9万平方米,可容纳1670户。目前已全部完工,所有入住小区完善配套设施,实现水电道路、绿化亮化、网络等全覆盖,并进行标准化物业管理。
在小城镇建中,临淮镇不断提升特色古镇内涵,新建沿街楼房19座,完成271户街区外立面仿古改造,建设临淮城门楼工程,逐步突显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三纵六横九条道路,均已全部硬化;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先后对小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为镇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打造宜居、宜商的良好环境,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镇”。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天水雅居农贸市场,并于2016年4月投入使用。实施老汴河区域治理工程,建设龙舟赛道、临淮渔港,新建临淮汴河大桥、二河大桥、溧河机站、二河机站,老汴河闸修建和老汴河疏浚。一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即将启用。
临淮镇陆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全镇共有水产养殖塘口7.8万亩,年出产水产品12000吨,2018年水产产值达到7.6亿元。
自1995年临淮镇开展大规模螃蟹养殖以来,坚持走水路、奔小康,狠抓水产业的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仅水产养殖一项共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项30余项,仅螃蟹养殖方面课题达11项,其中《低坝高网围大水面养鱼技术》、《洪泽湖网围养蟹实验》、《蟹苗培育及河蟹养殖实验》等项技术,为全国淡水大水体养殖提供了示范和技术基础,提供了淡水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新模式,意义十分深远,给临淮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殖品种达数十个,养殖水平及品种质量领先全国,成为江苏省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为中国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1996年开始,临淮镇群众自发成立了水产交易行和经济人协会,以螃蟹市场为平台,以企业带动水产品流动,开展境内外水产交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交易行数量从一家到数十家,种类从单一的螃蟹交易到各种水产品交易,范围从省内到远销韩国、日本。
2018年引进江苏双珍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进驻县开发区;2019年引进泗洪鑫杨纺织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进驻县开发区。2017年引进泗洪天昊纺织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泗洪跨达纺织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2018年引进江苏易兴玩具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进驻镇工业集中区。同时,2018天昊纺织和2019跨达纺织进入规上企业,易兴玩具计划2020年进入规上企业。
临淮镇旅游资源丰富,是三国名将鲁肃故里,其家中古井仍存,后人题名“子敬泉”。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足临淮,晨观日出,赏湖光山色,并挥笔写下“水乡泽国,人间仙境”八字,被水乡人传记至今。乾隆观日台成为著名的历史景观。临淮镇的王沙岛,拥有奇特的地质结构,是天生的露天黑砂浴场;王沙岛还是新四军兵工厂和造币厂所在地,留下了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将领战斗的足迹。
目前,临淮已建成洪泽湖湿地温泉度假村,该度假村处于水杉林环抱之中,是一个天然氧吧!该泉水取自地下2500米的保健温泉。整个温泉村曲径通幽,古色古香!游大湖湿地,泡森林温泉正成为洪泽湖畔令人神往的健康休闲之旅。2016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临淮美食品种丰富,辽阔的湖面,宽广的滩涂,曲折漫长的湖岸线,临淮充满了丰富而繁多的水生植物、动物资源,盛产螃蟹、龙虾、甲鱼,银鱼等水产品。居民世代以水产养殖和捕捞为生,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渔家景观与文化,包括水陆两居的渔村风光、特色船屋、鲜美诱人的渔家美食、水上学校等。饮食文化丰富、独具一格,以醉蟹、清蒸蟹、面拖蟹、炸蟹等为代表的蟹文化是主要特色及主打品牌。另外还包括独特的湖水煮湖鱼、临淮小鱼锅贴、临淮鱼圆、珍珠翡翠汤等。
以黄颡鱼为原料的炖咯鱼,以洪泽湖特有的四个鼻孔大鲤鱼为原料的全鱼宴,以“才露尖尖角”之荷叶裹以五花熟肉、韭黄及佐料制作的荷叶肉,以洪泽湖野生五节腿大青虾为原料的水煮活虾,以及毛刀鱼卷煎饼、煎饼卷咸鱼、挎包火烧等都是纯正的渔家美食。其中,尤为著名的当属临淮鱼圆和临淮醉蟹等。
临淮鱼圆,洪泽湖草鱼做成的临淮鱼圆口感绝佳,劲道十足,含有维生素B1、B2、烟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钙、磷、铁、锌、硒等,营养丰富。做成的临淮鱼圆营养丰富,具有清热降火、化痰止咳、通乳生乳、滋补健胃的效果,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临淮醉蟹,作为临淮美食,临淮醉蟹的鲜美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认可。醉蟹是食材中的珍品,除了口感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在临淮当地,一直有“桌上一盘醉蟹,胜过无数山珍海味”和“一盘醉蟹顶一桌菜”的美誉。
洪泽湖十大碗洪泽湖区民间传统宴席的主要形式,由扣碗鸡、小酥肉、扣碗鱼条、扣碗山药等菜品构成。以湖中野生四鼻鲤鱼、野生乌鳢、野生小白鱼、散养鸡、野生莲子、山药等为主要原料。菜品有荤有素,营养搭配合理,整桌菜肴除一炒菜外,其余全有汤。汤品或咸或甜,或酸或辣,或浓或淡。菜品制作别具一格:吃鸡不见骨,吃鱼不见刺,老少皆宜,风味独特。
江苏省泗洪县临淮镇是洪泽湖西岸的一个半岛,古老的汴河穿境而过汇入洪泽湖,该镇始于春秋、兴于唐宋,为古泗洲的重镇,历史十分久远。革命战争年代,临淮及湖区人民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革命先辈在湖畔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改革开放以来,临淮人民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以螃蟹养殖为龙头的水产业已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并被国务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位于该镇的“中国螃蟹市场”,迅速成为中国螃蟹及相关产业南北方周转中心。
临淮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今临淮地域为九夷(淮夷)之地,西周时属徐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因其地跨淮水两岸而得名,辖29个县(侯国)。明朝时今临淮已称为镇,相传为鲁肃故里。
历史上,临淮人才辈出,先后涌现了鲁肃、李植、周虎等著名人物。
鲁肃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东汉临淮城东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建安二年,鲁肃率部投奔孙权,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后被任命为汉江太守、横江将军等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病故,时年46岁。
李植,字元直,宋泗州临淮人,宝文殿学士。靖康元年,李植督领400艘船只,押犒师银百万两,粮百万石,历经大小十余站,自淮阴抵济南。获嘉奖迁承直郎。建炎元年(1127年),李植任职期间筹划有方,削平大盗有功,迁户部员外郎。因秦桧当权愤然辞官,十九年闭门谢客。因母丧二度归田,后任琼州知州,徽州、镇江知府,江淮荆大提点,以宝文殿学士致仕。
周虎,字子叔,世居临淮。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周虎夺得武科进士第一,中武状元,担任和州知州。遇金兵围困,带领士兵拼死血战,打退敌兵,保全和州。69岁,卒于任上。
321324104:
~001 121临淮居委会
~002 121小街居委会
~003 121徐圩居委会
~200 220二河村
~201 220溧河村
~202 220骈台村
~203 122洪胜居委会
~204 220胜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