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培育,学校在课题立项、课程开发、学科竞赛、基本功大赛、中高考成绩、论文发表和获奖等方面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在生态教育、法制教育、体艺教育、教育科研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教育科研超前,拥有国家级课题7项,省市级课题22项,其中有两项课题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领先于苏北,领跑于全省。教师队伍超群,四年里有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68人被评为高级教师,有3人被选派到国外进修,35人被授予国家和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125人被授予县名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002年在宿迁市教育局组织的省重点中学视导检查中,教师的优课率、专业知识测试成绩均为全市第一;2004年和2005年,分别有360人次、382人次荣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励,共有68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称雄,450篇论文得奖或发表。学科竞赛突出,两年来,有435名同学在学科竞赛中折桂,其中66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100多名同学获省级一等奖。
教学成绩卓著,五年里培养了五名中高考状元,连续超额完成了市县下达的本科上线指标。2003年高考有5门学科均分进入全市前两名。2004年,项普园同学摘取全县高考状元,5名同学进入全县前十名,5名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9门学科均分全市排名4科第一、5科第二,实现了质和量的历史性跨越。2005年,蝉联全县中考状元,有3人进入全县高考前十名、8人进入全县前二十名,9门学科均分全市排名3科第一、6科第二,中高考再铸辉煌。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首届学校文化建设金奖”、“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示范基地”、“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等1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省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等58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坚持“特色竞争、错位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守“人本、科学加规范”的管理方略,坚定“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特色见长、全面发展”的精品诉求,以“传承人类文明,造就民族脊梁”为校训,以“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为师训,以“纳宇宙气韵,放个性光芒”为学训,拓展“八条道路”,争创“五个一流”,培养“有中国灵魂、科学精神、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创建融历史品位、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于一体的中华名校。
攻坚克难 敢于争胜 学校“三训” 校训:“传承人类文明,造就民族脊梁” 师训:“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 学训:“纳宇宙气韵,放个性光芒”
校训原是指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既有底蕴又有实效而被师生传播开来,从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话语。她是学校确立的对师生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高度凝练的语言或名句,是一所学校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她既能用来激励、劝勉全体教师和学子,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和办学目标,是学校进行教诲、开导的总精神,是实施行为操练的总准则,是学校的校魂。 江苏省淮北中学校训“传承人类文明、造就民族脊梁”是于二00一年十月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并在省重点中学更名仪式后正式确定。 师训是学校校长对教师行为和师表形象的规范要求,是校本师资培训的终极目标、教学常规的总体取向。她既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客观需要,又是全体教师自身境界的主观彰显;既是鞭策和自立的统一,又是明志与传道的结合;既是继承和创新的贯通,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品质的交融。 江苏省淮北中学师训“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是于二00三年九月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 学训是学校校长在对学生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核心语句。她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方式、对人才品质培养的理性思辨和总体要求,是对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深刻提炼和高度浓缩。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生活具有示范、熏陶、渗透、鞭策、评价等功能。 江苏省淮北中学学训“纳宇宙气韵,放个性光芒”是于二00三年十月初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