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泽667

格利泽667

目录导航

恒星系统

系统中最亮的两个成员格利泽667A格利泽667B之间形成一个偏心轨道,轨道离心率0.58,平均距离12.6天文单位或1.8角秒,最近至5天文单位,最远至20天文单位。轨道周期大约是42.15年,并且轨道平面和从地球观测的视线夹角128°。环绕两颗较亮成员星的格利泽667C的轨道较远,至少距离230天文单位,或相当于30角秒。

格利泽667A

三星系统中最大的格利泽667A是一颗光谱型为K3V的橙矮星质量为太阳的73%,半径则是太阳的76%,但光度只有太阳的12-13%。该恒星的金属量是远低于太阳的26%,视星等6.29,绝对星等7.07(假设忽略了星际物质的消光)。

格利泽667B

格利泽667B是一颗光谱型为K5V的橙矮星,质量为太阳的69%,或者是主星的95%。它的可见光度为太阳的5%,视星等7.24,绝对星等8.02。

格利泽667C

格利泽667C是三星系统中体积最小的成员星,质量为太阳的31%,半径则是太阳的42%,是一颗光谱型为M2V的红矮星。它的光度只有太阳的1.4%,表面有效温度 3,700 K。如此的表面温度让它的表面呈红色 M 型恒星。它的视星等10.25,绝对星等11.03。目前已知它拥有至少5颗,可能最多7颗行星。

自格利泽667C的表面起算,它的行星系第二颗行星格利泽667Cc轨道位于适居带中央。在该行星格利泽667Cc上,格利泽667C的角直径是1.24°,是从地球所见太阳角直径的2.3倍。格利泽667C在格利泽667Cc的天球上占据的面积将是在地球的天球上太阳面积的5.4倍,但是它的面积仍只占格利泽667Cc天球的0.003%,或者是在格利泽667Cc天顶时占据0.006%。

行星系统

画家笔下的格利泽667Cb,背景可见格利泽667A/B联星系。画家笔下的格利泽667Cb,背景可见格利泽667A/B联星系。

画家笔下的潜在适居行星格利泽667Cc表面,可见天空中的三合星系统。画家笔下的潜在适居行星格利泽667Cc表面,可见天空中的三合星系统。

天文学家量测格利泽667的径向速度时,于2009到2013年间先后确认了格利泽667C旁有5颗系外行星:格利泽667Cb格利泽667Cc格利泽667Ce格利泽667Cf格利泽667Cd,另外还有2颗尚未确认行星的讯号(格利泽667Cg可能性较高,而格利泽667Ch仍存疑)。初始分析指出,该系统的行星质量不能在其质量下限两倍以上,否则系统会不稳定。从地球方向观测该系统时,它的轨道倾角会略有限制。

格利泽667Cb是由 HARPS 团队宣布和其他29颗行星发现于2009年10月19日,而格利泽667Cc则是由相同团队由2011年11月21日的论文预印本公开。然而,后者正式宣布发现则是于2012年2月2日由卡内基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所著的论文中公开。在该正式论文中,格利泽667Cc被认为是液态水最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之一,并且是潜在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格利泽667Cc更进一步的轨道分析和更精确的轨道参数结果都已经发表。基于母恒星的热光度,格利泽667Cc表面接收的辐射通量将相当于地球表面的90%,不过照射到格利泽667Cc表面的电磁波段大多落在属于不可见光的红外线。基于黑体的温度计算,格利泽667Cc接收的电磁辐射波段将比地球表面更广泛,因此表面平均温度将稍高于地球(277.4 K,地球表面平均温度254.3 K),并且它的位置比地球更接近母恒星的适居带热边界。

格利泽667C的行星系
成员
(依恒星距离)
质量 半长轴
(AU)
轨道周期
(天)
离心率 倾角 半径
b 5.94 - 12 M 0.050 432 ± 0.000 001 7.2006 0.112 >30° ?
h (未确认) ≥1.3 - 2.6 M 0.085 ~17 ?
c ≥3.86 - 7.8 M 0.125 07 ± 0.000 06 28.1231 0.001 >30° ?
f ≥1.94 - 4 M 0.155 75 ± 0.000 17 39.0819 0.001 >30° ?
e ≥2.68 - 5.4 M 0.212 57 ± 0.000 35 62.2657 0.001 >30° ?
d ≥5.21 - 10.4 M 0.275 8 ± 0.000 3 92.0926 0.019 >30° ?
g ≥4.41 - 8.8 M 0.538 9 ± 0.000 5 251.519 0.107 >30°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