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湖

三色湖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三色湖三色湖“三色湖“分别为黑湖、白湖、黄湖,在阳光下颜色各异,故称“三色湖”。三色湖成不规则“品”字行排列,湖与湖之间由低山平台隔开,均系山谷低洼地带多年冰雪积水而成。三湖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蓄水量280万平方米,其中,黑湖最大,面积约10平方米,畜水量200万平方米。

黑湖

黑湖呈“Z”字形,依山绕行。湖面景区被山影遮掩,黑色岩石山体直浸湖底,水深幽黑,因而得名“黑湖”。

白湖

下端湖水穿过山缝,泻入白湖,黑湖水渗泻白湖后,因常年积沙淤积湖底,湖滩沙石呈白色。白湖地处黑湖下游,面积约4.3万平方米,地势平坦,湖面平静,相对开阔,白湖水流入河道,住入怒江上游支流。

黄湖

黄湖系死水湖,独自成湖,面积最小,湖水浑浊,富含黄色矿物,得名“黄湖”。

故名三色湖

黄湖与黑、白湖两湖究竟色炯异,三色风光相辅相映。三色湖湖边绿树成荫,湖内生物资源丰富,水草茂密,尤以细鳞鱼极多,野鸭等国家珍贵动物围聚湖面,破光粼粼,美不胜收,赏心悦目。三色湖兼有湖泊、险山、河滩、积雪、花木、风情之美,景区内山峰高耸,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特别是进入湖区风景与高原自然生物圈形成有机和谐的统一整体,湖里的奇观令人赞叹不已。

周边景点

三色湖图册三色湖图册(17)三色湖三色湖(2)普玉三色湖周边景点有:妖精和乌龟、如来佛佛手印、药师佛八兄弟影象、猛虎下山等位于山的右面,山的左面有二是一度母、十六尊者、八祥瑞图、中间是大象雄伟的身资和大鹏落地的痕迹、财神宝库大门上所印的字样。洁白无暇的白湖右侧有释迦牟尼影象,左侧有龙圣白色的宫殿。深蓝色如墨的黑湖中传说可以看到金刚手大势至的身影、黑湖为龙王的宫殿、菩提金刚所在地,它上边为胜乐的宫殿,右边有圣地地上锁的石箱和金刚手金轮的影象。灿烂如金光闪闪的黄湖右侧有雄伟的狮身和青龙升天的盆地。守护“三色湖”的有猛虎下山般的壁影和狮、龙、鹏的背影。“三色湖”的上面有密宗事部的三枯主、二胜六严等影像。“三色湖”分别是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炼话部观世饮之魂湖,小湖为巴斯巴的魂湖。

三色湖图册三色湖图册(8) 三色湖图册三色湖图册(8)

传说典故

三色湖图册三色湖图册(8) 三色湖图册三色湖图册(8)

词条图册

传说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大鹏,路过三色湖时,看见三座湖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十分漂亮,就像带到印度去。大鹏正准备带走三色湖时,来了一头大象,用鼻子挡住了大鹏的去路,就在黑湖、白湖和黄湖边上变成了现在的大山。传说三座神的颜色。走进三色湖,首先是两座山,传说这是两位站岗护神的将军,左边的山称为“夏热果”,右边的山称为“旦青曲吉”,这两位将军守护着三座神。

达宗遗址位于边坝县边坝镇普玉一村,位于“三色湖”的黑湖和黄湖之间的一座山顶上,地势险峻、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达”是藏语,汉语译为“虎”,译为像在虎背似的山上建起来的“宗”,为达宗名称的来源。

相传达宗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演变。依次是达宗桑珠颇章、达宗碟巴和达宗宗。藏王赤松德赞时修建了180所经堂,那时请来了尼泊尔石匠,修建了达宗桑珠颇章。明末清初朝廷在此设碟巴,管理此地百姓,称达宗碟巴。清中期西藏地方政权在此设宗政权,称达宗,又称达宗尔宗、达隆宗,后宗政权因土匪袭拢迁至边坝寺,原宗址废止。此地在历史上出过很多活佛,古籍又称大甭宗,属于出活佛的奔堆,即“奔堆麦依曲卡”。是旧时边坝宗的重要建筑,古建筑一直规模宏大,具有一定的文物考古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