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1987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在当日下跌逾 91点(约 5%)。但因时差,美国东岸时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迟开市,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 其他市场己休市, 并未被波及, 甚至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

1987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当日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

香港时间早上10时,香港股市准时开市, 惟恒生指数一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下泻120点,中午收市下跌235点,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点,收市报3362.39 (超过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过300点跌停板。

受香港暴跌影响, 各亚太地区股市全面下泻, 效应并如骨牌般随各时区陆续开市扩展至欧洲市场, 并最终绕地球一圈回到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下跌508点 (逾 20%)。

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8月21日,美国股市大跌,道琼斯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挫530.94点,跌幅为3.12%,直接导致全球市场风声鹤唳。24日,美股的暴跌传导至亚太股市,开盘普遍大跌。其中A股跌成了“龙头”,沪指收盘暴跌8.49%,创下2007年2月2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

整体跌幅

整个1987年10月下来:

· 香港: 10月20日清晨,香港联交所宣布10月20日至10月23日历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26日,恒生指数重新开市后全日下跌1120.7点,跌幅达 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伦敦: 全月下跌 26.4%

· 纽约: 全月下跌 22.6%。10月19日的跌幅是纽约股市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 (最大单日跌幅是1914年12月12日: 单日跌 24.4%;最大单日下跌点数是2001年9月17日: 单日跌 684.81点)

· 多伦多: 全月下跌 22.5%

产生影响

除香港停市外, 其他在该星期仍开市的市场都定下交易限制, 让电脑系统有足够时间清理交易, 这让联储局和各国中央银行有足够时间把大量资金(liquidity) 注入市场, 舒缓市场的恐慌情绪, 避免了不断的恐慌性下跌和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崩溃。

事后金融界人士都认为股灾把当年过高的股价和市值一次性从市场中消除。

股灾成因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 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 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 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 至今仍在争论。

1986年,美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变为缓慢发展。直接导致经济放缓爆涨停止的“软着陆”。1987年缓慢地过去了,似乎经济衰退的恐惧并没有马上爆发。股票市场在1987年8月到达了顶峰。接着连续数日,市场大面积下滑。8月,观察员警告,技术分析表明,市场此时处在一个循环,然而这种说法没有被广泛认同。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 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 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一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也有人认为股灾前的股市暴涨是由程式交易引起 (上升原理相同, 股价方向相反而已), 而因此造成的股价过高现象引致股灾。

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把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经济学家Richard Roll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大利亚股市却在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冲突是原因: 当时美国当局希望让美元升值来压抑通胀, 因此货币政策的紧缩来得比欧洲货币政策的调整快, 结果令市场对与美元挂钩的港元信心下降, 令香港股市首先崩挫, 再漫延其他市场。

Jude Wanniski认为在股灾前七大工业国组织中止Louvre Accord, 令美元兑日元和西德马克的汇价不再有保持稳定的保证, 也是令市场失去信心而从股市撤资的原因。

另一理论认为1987年英国风灾是股灾原因之一: 1987年的风灾发生在10月16日 (股灾前的星期五), 期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严重受灾, 很多伦敦的经纪和金融业人士当天无法上班, 而当时并无网际网路交易, 导致大量未平仓的交易无法在周末前交割, 令有关未平仓交易要渡周末, 这令市场人士不安。

各界态度

标准普尔继2011年8月5日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后,并把评级展望列为负面。标准普尔公司8日又把美国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

东京股市日经股指当日开盘下跌130.21点。午盘以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回涨至77比1水平,更是打压大盘,到收盘时,日经指数下跌202.32点,收于9097.56点,跌幅为2.18%。

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和高斯达克指数当日分别暴跌3.82%和6.63%,并因此临时停盘。在各类股票中,证券股领跌大盘,跌幅超过6%,银行股、机械股和医疗仪器股跌幅也超过了5%。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8日收盘大跌3.7%,收盘报2884点,跌110.78点。海峡时报指数当天开盘即跌2.04%,跌幅随后不断扩大,一度跌至近一年来的盘中最低点2847点,跌幅为4.93%。不过,该指数在下午收复部分失地,但即便如此,跌幅也超过了前一个交易日的3.61%。

澳大利亚悉尼股市S&P/ASX200股指下跌119.3点,收于3986.1点,跌幅为2.91%。

新西兰股市NZX-50指数下跌91.06点,收于3185.45点,跌幅为2.78%。

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下跌106.31点,收于4331.24点,跌幅为2.4%。

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315.69点,收于16990.2点,跌幅为1.92%。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8日低开2.56%后跌幅扩大,至上午12时早盘收市前最多下挫4.3%,收盘时跌幅收窄,报20490.57点,下跌455.57点,跌幅为2.17%。中国台北股市暴跌3.82%,收报7552.8点,下跌了300.33点。

中国沪综指亦遭到重挫3.79%,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至此A股在过去1年所累积的涨势已消耗殆尽。分析人士称,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或成为A股未来的风向标。

穆迪态度

当地时间8日,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重申,如果美国财政及经济前景持续恶化,会在2013年以前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但穆迪认为在此之前美国国会达成新的削减债务协议。

曾经于2日维持对美国的3A评级的穆迪,显得对美政府更有信心和耐心,并希望给予美国政府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债务问题。穆迪认为,尽管债务状况在接下来几年可能继续恶化,但美国“依然具备符合3A评级的特征”。但穆迪同时也在报告中表达了对美国能否维持3A评级的担忧。

美国政府应对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8日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标准普尔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发表讲话。他表示,对美国决策者来说,美国当前面临的真正经济挑战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长期财政的可持续性。

奥巴马说,只要有足够的政治意愿,美国的经济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希望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能给国会议员们带来新的紧迫感,去解决美国长期的赤字挑战。他表示,美国也知道并且正在做出财政调整,以帮助经济复苏。

奥巴马反驳了标准普尔对美国的负面展望。他说,不管某个评级机构说什么,美国当前是、也永远是AAA主权评级国家。他表示,无论评级机构给予美国信用什么评级,“市场依然确认我们的信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需要解决长期的赤字”。

七国集团应对

2011年8月7日早晨,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发表联合声明,称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必要时七国集团会联合行动,保障市场流动性,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

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7日也暗示,政府会出台新的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会采取更多的举措来刺激经济。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也在媒体上发文承诺秋季会采取“进一步措施”。[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