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约12~14毫米,翅展27~30毫米,触角丝状。具各种斑纹。前翅近前缘角有1双线条纹延及至内缘上方,顶角下方和臀上方有两个金黄色云状斑,基角处亦有金黄色云状斑。后翅灰色。
呈球形,底面平坦,直径约0.4毫米,淡青黄色,密布纵走条纹。
老熟时体长约25毫米,体宽3.2毫米,头部黄褐色或具有淡灰黑色斑块。
全体呈灰黑色,腹部各节具有白色网状花纹。第一至四腹足拱起呈尺蠖型。胸足3对呈黄白色至灰黑色,腹足2对,尾足1对,均呈白色,低龄幼虫青灰色。虫体两侧有两行黑点。
被蛹长约14.5毫米,宽3.4毫米,赤褐色。幼虫化蛹前结成枣核状的茧。蛹体长12~12.5毫米,宽2.5~3毫米。头部、胸部、腹部均具小刻点。
一年发生6代,主要以蛹越冬。绝大部分幼虫于11~12月相继化蛹,少数至1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蛹至第二年3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但12月份至1月份间,背风荫蔽处的千金藤上可发现少量幼虫。卵和幼虫在田间均有6个高峰期,其中幼虫的最高峰在6月中旬。成虫产卵多在叶片背面,在千金藤、木防己、汉防己等植物上均可发现,但幼虫以千金藤占多数。成虫假死习性显著,取食橘果汁液时,两翅合成屋脊状。
参照嘴壶夜蛾。特别注意幼虫寄生蜂天敌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