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鳞珍珠茅

黑鳞珍珠茅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黑鳞珍珠茅

种拉丁名:Scleria hookeriana Bocklr.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属中文名:珍珠茅属

属拉丁名:Scleria

国内分布:产于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生长在无山坡、山沟、山脊灌木丛或草丛中。海拔450-2000米。

国外分布:也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地区,越南。

海    拔:450-2000

命名来源:[Linnaea XXXVIII: 498. 1874]

中国植物志:11:210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400

最高海拔:2000

生    境:山坡、沟谷灌丛下、潮湿地草丛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湖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短,木质,密被紫红色、长圆状卵形的鳞片。秆直立,三稜形,高60-100厘米,直径2-4毫米,有时被稀疏短柔毛,稍粗糙。叶线形,向顶端渐狭,顶端多少呈尾状,长4-35厘米,宽4-8毫米,纸质,无毛或多少被疏柔毛,稍粗糙;叶鞘纸质,长1-10厘米,有时被疏柔毛,在近秆基部的鞘钝三稜形,紫红色或淡褐色,鞘口具约3个大小不等的三角形齿,在秆中部的鞘锐三稜形,绿色,很少具狭翅;叶舌半圆形,被紫色髯毛。圆锥花序顶生,很少具1个相距稍远的侧生枝圆锥花序,长4-7厘米(连侧生枝圆锥花序在内可达11厘米),宽2-4厘米,分枝斜立,密或疏,具多数小穗;小苞片刚毛状,基部有耳,耳上具髯毛;小穗通常2-4个紧密排列,很少单生,长约3毫米,多数为单性,极少两性;雄小穗长圆状卵形,顶端截形或钝;鳞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在下部的3-4片纸质,稍具龙骨状突起,背面上半部常被糙伏毛,有时具短尖,在小穗上部的质较薄而色浅;雌小穗通常生于分枝的基部,披针形或窄卵形,顶端渐尖,具较少鳞片;鳞片卵形、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色较深;雄花具3个雄蕊,花药线形,长2毫米,药隔突出部分长约为花药的1/4-1/5;子房被长柔毛,柱头3。小坚果卵珠形,钝三稜形,顶端具短尖,直径2毫米,白色,表面有不明显的四至六角形网纹,部分横皱纹较明显,其上常常呈锈色并疏被微硬毛;下位盘直径稍小于小坚果,或多或少3裂,裂片半圆状三角形,顶端钝圆,边缘反折,淡黄色。花果期5-7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