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子没有驱动力,也没有摩擦(阻尼),所以合力单纯为: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则加速度等于是的二次微分导数:
若定义,则方程可以写为如下:
可以观察到:
然后代回原式得到
积分可得
其中K是积分常数,设K = (A ω0)2
经过积分,结果(包括积分常数φ)为
并有一般解
其中振幅以及相位可透过初始条件来决定。
另外也可以将一般解写成
其中的值与前面形式相比,偏移了;
又可以写作
其中与为透过初始条件决定的常数,以替代前面形式的与。
振动频率则为
动能为
.
以及势能(势能)为
所以系统总能为定值:
一受驱谐振子满足如下非齐次(nonhomogeneous)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
其中是驱动振幅而是驱动频率,针对的是一弦波式的驱动机制。这样的系统出现在交流LC(电感L-电容C)电路以及理想化的弹簧系统(没有内部力学阻力或外部的空气阻力)。
一阻尼谐振子满足如下二阶微分方程
,
其中是由实验决定的阻尼常数,满足关系式。遵守此方程的系统,其中一例为置于水中的加权弹簧(weighted spring),若假设水所施的阻尼力与速度呈线性比例关系。
阻尼谐振子的频率为
其中
。
受驱阻尼振子满足方程
。
其一般解为两个解的和,一为暂态解(无驱动阻尼谐振子之齐次常微分方程的解),与初始条件相关;另一为稳态解(非齐次常微分方程之特殊解),与初始条件无关,只与驱动频率、驱动力、阻尼力有关。
稳态解为
其中
为阻抗(impedance)或线性响应函数(linear response function)之绝对值
而
为相对于驱动力(相位定为0)的振动相位。
可以观察到,当在某特定驱动频率时,振子振动之振幅(相对于一给定之)达到最大。这发生在频率为
之时,而此现象称之为(位移上的)共振。
总结来说,在稳态时,振动频率等同于驱动力的频率,但振动与驱动力在相位上有偏移;且振幅大小与驱动频率相关,当驱动频率与振动系统偏好(共振)频率相同时,振幅达到最大。
例子:RLC电路;电阻类比于阻尼。
多数谐振子,至少近似上地说,是在解以下的微分方程:
其中t是时间,b是阻尼常数,ωo是本征角频率,而Aocos(ωt)代表驱动系统的某种事物,其振幅Ao而角频率ω。x是进行振荡的被测量量;可以是位置、电流或其他任何可能的物理量。角频率与频率f有关,关系式为
。
重要项
振幅:偏离平衡点的最大的位移量。
周期:系统完成一个振荡循环所需的时间,为频率的倒数。
频率:单位时间内系统执行的循环总数量(通常以赫兹 = 1/秒为量度)。
角频率:
相位:系统完成了循环的多少(开始时,系统的相位为零;完成了循环的一半时,系统的相位为)。
初始条件:t = 0时系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