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镇是水口水电站库区最大的移民镇,位于福建闽北最南端,土地面积198、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4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库区水域面积2.9万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街)、一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 124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
樟湖镇地处南平、尤溪、古田、闽清四县(市)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历来为闽江中游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距闽北政治、经济中心——南平市54公里,与省会福州相距118公里,是闽东南经济辐射闽北的起始点和中转站,山海协作的最佳结合部。外福铁路、316国道和闽江航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486家,其中外资企业4家。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2.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农业总产值1.04亿元,财政总收入322万元。以水口电站的库湾水面水产养殖、小径竹、速生丰产林、食用菌等为主的优、高农业生产,初具规模;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筑材料、旅游运输、竹木加工、食品加工、陶瓷材料、造纸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全镇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库区独特优势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态势。
近年来,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有500吨级货运、汽车轮渡码头各一座;宽18米,长1.55公里主大街、横街、巷道铺设了水泥路面,道路硬化率达95%;自来水厂3座,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入户率达99%;建有高州、武步、新岭等3座小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共5150千瓦/时,地方年供电能力达3800万度;程控电话开通3000余部,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网络覆盖全镇,移动电话用户达1500余户;有线电视可收视19个频道,覆盖率达100%;建有一座功能齐全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文化科技楼和占地3600平方米农贸市场,商业、服务业网点分布全镇;今年投资310万元兴建无害化焚烧式垃圾处理场一座,年处理垃圾3600吨;同时,樟湖中学为省级文明学校,樟湖中心校为省级农村示范学校;樟湖中心卫生院为省一级甲等达标医院。
樟湖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来樟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闽江干流上游樟湖镇,每年有两次大型的蛇节,农历七月初七的游蛇,以及农历正月十九的游蛇灯。
现在蛇灯已经演变成龙灯,但是依然保留了不少与蛇有关的习俗, 比如这条“龙灯”是在地面上游走的,不像其它地方的龙灯那样上下飞舞。 地面游走的龙灯靠滚珠滑轮支撑滑行, 整条龙灯行动起来时, 整条街道就听到无数个滚轴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一条巨蛇贴着地面游走。
樟湖的蛇也有神话传说, 传说当年樟湖地方洪水后瘟疫肆虐,数以百计的乡民被病魔夺去生命。当地府尹连公给染病百姓治病驱邪,并率乡民疏水浚河,根治水患,教乡民以各种行业技术,以强民身。病邪水魔被驱逐和治服,生产恢复了发展,乡民安居乐业。连公积劳成疾,是年农历七月初七以身殉职于古田县詹岭,乡里民众便在江边筑起一座小庙,从“詹岭”连公得道地的庙堂取火分香,在庙里立神位供奉。到了明代,当朝赵天师路过樟湖坂,连公现出蟒蛇原形,赵天师欲斩之,乡民齐呼“连公青龙善!善!”见状赵天师不以加害。那时起,“蛇”就成了樟湖坂民众的“神”,乡民们募集捐款,在“连公庙”原址上建起了大庙,称曰“福庆堂”。庙内塑有三尊蛇王金身供奉朝拜。
把这个传说的梗概提炼出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远古以来,蛇神保佑人民不受洪水、疾病的侵犯。
二、蛇神是在古田死的。 我记得陈靖姑降服蛇妖也是在古田。
二、到了明代,蛇神又兴起了。但差点被新的人神所杀,后来勉强保留下来。
四、蛇神是蟒蛇,在连江和福州东站,现在都还有“蟒天府”。
五、目前连公蛇神是三尊蛇神,正对应了九使、十使、十一使三尊蛇神。
8月7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同时还是延平区樟湖镇的传统蛇节。这一天,樟湖镇举行第十届蛇文化节。樟湖人崇蛇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2005年这一习俗被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届蛇文化节以“迎奥运、促和谐、谋发展”为主题,表达了樟湖人民“为北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的良好祝愿,使樟湖人的崇蛇习俗与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彰显出樟湖人乃至中国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长期和谐相处的传统观。本届蛇文化节吸引了众多的区内外宾客和摄影爱好者。
樟湖是千年古镇,自古商贾云集、人杰地灵,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樟湖镇崇蛇民俗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崇拜蛇神的文化圈中,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古朴、原始的闽蛇崇拜民俗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崇蛇文化,堪称是“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古建筑、古迹主要有:商周遗址及出土石器刀具、明代万寿古塔、上塘庵古戏台、顺天圣母庙、齐天大圣庙、福庆堂(蛇王庙)、张公庙(蛙王庙)、潘公龙岗祖殿、观音堂、陈氏宗祠、胡氏宗祠、苍峡古镇遗址、苍峡摩崖石刻、南阳黄凉亭等;负有盛名独特的地方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元宵游蛇灯、七夕迎蛇神赛活蛇、七月游蛙神、端阳赛龙舟活动延续至今,每年举行“樟湖蛇文化旅游节”、“樟湖溪口青蛙文化节”。“闽蛇崇拜民间文化活动”、“闽蛙崇拜民间文化活动”两项双双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蛇王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塔、苍峡摩崖石刻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