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星导相关图片(6)亚洲新星导,是由刘德华发起。该计划在全亚洲范围内挑选年轻导演,资助他们拍摄电影。在“亚洲新星导”计划中,刘德华会给予新导演最大的发挥空间,从不干涉具体的创作过程。所有的风险由投资方承担。但投资方也会给导演一定的成本指引并衡量剧本的可行性,研究拍摄是否超出预算。而且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他投资拍摄的影片都是剧情片。兼顾幕后老板和宣传大使的刘德华一心推动亚洲新星导的起步、实施到成功,赢得良好口碑和赞誉。2006年,刘德华也凭“亚洲新星导”项目获得了釜山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的“年度最有贡献电影人”大奖。[2]
屡败屡战
出生于1961年的刘德华在他20岁的时候加入了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到了1990年的电影《天若有情》,刘德华已经从颇受欢迎的电视剧演员跻身香港一线电影演员行列。转年,他创立天幕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多部电影。2004年,刘德华又独资成立了电影制片公司“映艺娱乐”。
近十几年,香港电影行业持续下滑。每年仅剩下60多部左右的作品。票房收入也从十多亿港元,跌到4亿港元上下,即使加上外语片,只不过8亿港元。因此,“亚洲新星导”计划被比作“冰河世纪中的一丛绿草”。香港从来不乏热门的影视歌三栖明星,但既具备这些优势,又肯卖力提携后辈的,环顾全港也只有刘德华能够做到。
长期以来,刘德华一直在用高频率接拍电影换来的片酬从事电影投资,但经营成绩却并不如他的艺德那样足以成为演艺圈的楷模。天幕电影公司制作的多是主流题材之外的文艺电影。除去公司的创业之作《九一神雕侠侣》在整个亚洲范围内大获全胜之外,之后所有电影都是血本无归。在《天与地》惨败之后,刘德华累计大致有3000万港元的亏损,并被迫将天幕公司抵偿给台湾片商蔡松林。
后来,刘德华将剩余胶片支持陈果拍摄《香港制造》。结果,这部电影在1998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大奖。该片的良好声誉,促使刘德华有信心再度投资电影,并且在2000年引入其他股东。不过,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票房惨淡之后,合伙人麦绍棠与刘德华矛盾公开激化,最终刘德华一手创立的天幕以出局告终。
与麦绍棠的官司期间,刘德华在接受电台节目访问时,曾经心灰意冷地表示“的确对影迷和我是有打击,总之短期内,我也不会做老板开戏了,我也不会在电影中参与意见,否则就会涉及官司,所以我专心做演员”。尽管此处有限制条件,可是理想主义的刘德华根本无法停下脚步。2004年他又参与投资艺术电影《江湖》,因为剧本没有通过审查而无缘内地大银幕,只能在删节之后进入影像制品市场。
刘德华的韧性,或多或少地源于他投资电影业时的心态。“我其实没有想过投资电影可以赚大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可能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一部戏亏少许不要紧,只要出来的效果好就行了。”刘德华说,“后来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眼光以及方向不大正确,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亚洲新星导”计划中,刘德华汲取了此前的经验。为了给予新导演最大的发挥空间,投资方不会对影片的选材、演员等方面进行任何干涉。但是,“映艺娱乐”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他们投资拍摄的影片都是剧情片,不能让观众感觉太沉闷。《疯狂的石头》是一部荒诞不经的纯娱乐电影,却处处折射出熟悉亲切的城市空间和平民生活,市场因素的巧妙选择让它成为中国大陆市场上半年最卖座的电影。
前浪拉后浪
“电影业不景气,就不做电影了吗?就是因为电影业不景气,我知道很多幕后工作人员没工开,也有很多新导演,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既然我有能力,便来试一下为大家提供一个开工就业的机会,也给一些新导演一个发挥的机会。否则可能两年、三年后,这些导演便会消失,再有才华但因为无投资,无人找他们开戏,结果要转行。”刘德华将自己比作一块“踏板”,愿意用自己累积下来的资源在行业低迷的时候逆流托起一批有实力的新人。
凭借一人的力量挽救整个电影市场,这听起来像是漫画电影中不切实际的情节。但这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由好莱坞著名男影星罗伯特·雷德福自己亲手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则是前辈扶植新人的极佳案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成立了圣丹斯学院。圣丹斯学院在1985年接手已有8年历史的“犹他州美国电影节”,1991年正式为它冠以圣丹斯之名。10年后它从传统的关注美国影片、每年只设剧情片和纪录片两项评奖,突然扩张成十数个奖项的“国际接轨”的电影节。
每年,无数的电影业新人带着自己的毕业作品或是业余制作的短片来这里竞争各个单元的奖金,希望从此一圆自己的电影梦。过去来到圣丹斯的不少小人物,今天已经是好莱坞体系中的生力军。1989年穷得只能在公园城的山路上步行的斯蒂芬·索德伯格如今同时担任着10部电影的制片人,成为典型的“圣丹斯神话”。
为了“亚洲新星导”计划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刘德华在此前拍摄的三部影片中自涨身价。对于那些老板来说,一两百万不是大事。但这笔钱对新导演实现自己的梦想却非常重要。“我个人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回来,再提供机会给这些有才华的导演,让他们去发挥。也提供我的知名度出来,让大家会比较留意一下这些新朋友的作品。”刘德华说。
“电影处在这个阶段确实需要他这样的艺人挺身而出,因为全华语区的电影都在萎缩。电影业还是需要新生的力量,他这个做法很有意义。”这是导演宁浩在《疯狂的石头》取得成功之后对刘德华的感恩之语。[3]
何宇恒:
籍贯:马来西亚
亚洲新星导作品《疯狂的石头》作品:《太阳雨》 上映时间:未定,《太阳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官方竞赛单元“地平线单元”。
李公乐:
籍贯:香港
作品:《师拉唔易做》 上映时间:未定,李公乐与黄精甫合导《福伯》,评价不俗。《再说一次我爱你》由李公乐和教导主任余伟国合导。
唐永健:
籍贯:新加坡
作品:《爱情故事》 上映时间:未定,1996年首次编写及联合执导的短片《Moveable feast》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吃风》在2000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上获The Young Cinma Award。
宁浩:
籍贯:山西
作品:《疯狂的石头》 已于7月上映,投资不足400万元的《疯狂的石头》在内地创下超过1500万元票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影片将在香港上映。
林子聪:
籍贯:香港
作品:《得闲饮茶》 已于3月上映,《得闲饮茶》在香港上映期间赢得60多万港元票房。
李芸婵:
籍贯:台湾
作品:《人鱼朵朵》 已于2月上映。《人鱼朵朵》应邀参加5个国际电影节展映。[4]
2013年,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破6亿,令“青春”再次成为热话题,不少青春题材电影也闻风而动。其中刘德华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也再度出发,这一次,他选择复制“赵薇”。其投资的《初恋未满》,不仅题材很“青春”,导演刘娟也是女性,而这也是刘娟的处女作。
想获得刘德华的资助,主要是提供一个剧本,由刘德华最后拍板,此次受刘德华资助的是“80后”导演刘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经跟张艺谋等名导拍过多部纪录片。此次刘娟成为刘德华资助的第二人,被称为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青春”的过渡。刘德华坦诚地说,《初恋未满》的剧本之所以能打动自己,是因为从来没有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成就了他人的青春与梦想,“很高兴的一点是,这个戏里的青春,是刘德华陪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刘娟称,在整个电影的制作期间,刘德华给了自己非常大的自由度,一直强调影片行动初衷的重要性,“刘先生觉得,如果片子拍到最后的结果和最初的目标保持一致,就是好的。”刘娟还笑称刘德华是个很有爱的导演,对自己担纲导演的这部片子非常重视:“他会给我通往一扇门的钥匙,但要不要开这个门还是我自己来把握。”[5]
杨澜访谈录2008-2:亚洲新星导计划
杨澜:自己辛辛苦苦靠演戏挣来的钱,然后贴给其他的导演,会不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
刘德华:我觉得钱放在那里是没用的,你要用才是你的钱。其实从 1994、1995年开始,一路下来,其实有好的电影,有不好 的,有些我投了钱,根本大家也没看到,因为我都丢掉了, 总是有这些机会给他们,他们很愿意去尝试,但是不一定他 们去尝试就成功。
杨澜: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导演呢?很多演员到后来都是自己去做导演。
刘德华:我有这个梦想。
杨澜:我听说你最早出道的时候,是想自己做导演?
刘德华:我本来参加训练班是导演的那个部分。然后结果,就是3个 月、5个月之后,我们的管理,我们训练班的那些老师说, 你可以当演员。
杨澜:既然有这样一个梦想,为什么不找机会把它实现呢?应该说 你现在要剧本有剧本,要班底有班底,要钱有钱。
刘德华: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到一个,我觉得我拍出来会比其他导演好 的剧本,因为你还年轻的时候,老是觉得自己很厉害,我还 没唱歌,我觉得唱歌比帕瓦罗蒂还厉害。唱歌之后发现,原 来那么多人会唱歌。拍戏之后就发现其实有很多很多导演, 他们都会比你好。
杨澜:是有点怕了。要做一定要做到最好?
刘德华:对,还是有这个梦想,还是希望有机会当导演,但是我到现 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机会,但我认为我一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