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远堂,也称诸葛亮殿。该殿为纪念诸葛亮的主要场所,故历代名人题词、匾额、楹联甚多,其中以清人赵藩撰写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最为著名,表明了后人对诸葛亮治蜀方略的肯定和反思。殿内供奉诸葛亮和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贴金泥塑像,均高2米多。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情超凡脱俗。
单檐歇山式顶,砖木结构,面积576㎡,面阔五间,宽30米,进深2架,深11米,平面呈长方形,梁架式木结构。殿前石砌台阶,素面石栏杆,望柱上石刻动物;殿前檐柱8根,上有雕花撑弓。
金柱之间均置蛛网花格门,以别内外;地检略高,使殿堂增加肃穆感。屋顶上盖筒瓦,采用重脊和飞檐翘角,并嵌瓷片碎瓦,上塑动物花草,工艺精致。飞檐两端作卷翘起,中堆为火焰宝珠、二龙戏珠,腰花饰弥勒佛像,以两根铁链连接,既增加腰花的稳定感,又可加固屋脊宝顶的稳定,也有浓厚的装饰韵味。室内采取砌上明造作法,不用天花、藻井,梁架裸露,也不施彩绘装饰,这样使整个建筑显得高朗、明快、简朴,以体现诸葛亮“淡泊、宁静”的精神风范,表现了建筑师独特的匠心。诸葛亮殿东西两侧各有钟楼和鼓楼,布局紧凑,建筑精巧,体现了清代蜀中园林建筑风格。过厅与主殿间的庭院,广植翠柏及各种名贵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