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心体与性体
作者:牟宗三
ISBN:9787553400693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3-07-01
定价:198.00元
分类:国学,国学名家
《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是当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的代表作。该书以儒学三期发展划分学说为依据,以现代儒学的观点来解析宋明理学,主要列举了宋明儒学当中的九个主要代表人物,即: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胡宏、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刘宗周,提出了著名的三系说,站在传统儒家的立场上,应用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概念逻辑分解的方式,把他们分成了三系,即:胡宏和刘宗周为一系,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一系,程颐和朱熹为一系(其中周、张、大程开风气之先,尚未分组)。进而认为前两系为传统儒学正宗,程颐与朱熹自成一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该书问世三十多年里最受争议的地方)。通过这种分析,牟宗三阐述了相对于先秦开创的儒学,宋明儒学为什么被称为新儒学,它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它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是什么,等等,重要的学术问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形态上树立了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典范,把传统儒家思想提升到了现代哲学的层面,为当代新儒学构建了新颖的哲学理论体系和基础,《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也因此被视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经典之作。[1]
《心体与性体》表述宋明阶段的理学,属于儒家的义理。
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心体与性体(上)》目录:
第一部综论
第一章宋明儒学之课题003
第一节正名:宋明儒学之定位005
第二节所谓“新儒学”:新之所以为新之意义013
第三节宋明儒之课题019
第四节宋明儒之分系039
第二章别异与简滥055
第一节横渠明道之言理或天理057
第二节明道之自体上判儒佛以及其言天理实体与伊川朱子之不同069
第三节存在之理与形构之理之区别079
第四节存在之理与归纳普遍化之理之区别089
第三章自律道德与道德的形上学101
第一节论道德理性三义103
第二节康德所以只有“道德的神学”而无“道德的形上学”之故123
第三节“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151
第四章道之本统与孔子对于本统之再建165
引言167
第一节孔子前性字之流行及生性二字之互用与不互用171
第二节孔子后言超越意义之性之传统背景—《诗》《书》中所表现之道德总规与政规180
第三节孔子所以不常言“性与天道”以及子贡所以言“不可得而闻”之故188
第五章对于叶水心《总述讲学大旨》之衡定195
引言197
第一节尧与舜:以器知天与人心道心198
第二节禹与皋陶:《皋陶谟》之天叙、天秩、天命、天讨、天聪明、天明畏202
第三节汤与伊尹:《汤诰》“降衷、恒性”与《中庸》“天命之谓性”203
第四节文王与无声无臭207
第五节周公与原始的综和构造212
第六节孔子与仁教213
第七节曾子与“孔子之传统”兼论忠恕一贯223
第八节孟子之开德与言治241
第九节《易传》与周张二程256
第二部分论一:濂溪与横渠
第一章周濂溪对于道体之体悟277
引言279
第一节濂溪《通书》(《易通》)选章疏解281
第二节关于《太极图说》309
第二章张横渠对于“天道性命相贯通”之展示359
引言361
第一节《正蒙·太和篇》第一疏解:道体义疏解378
第二节“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性体义疏解419
第三节“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心体义疏解455
附录佛家体用义之衡定489
……
《心体与性体(中)》
《心体与性体(下)》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1976年又应台湾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讲学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处。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