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War

This Is War

目录导航

创作背景

2008年中旬,时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维京唱片公司向其签约艺人30 Seconds To Mars提起诉讼,要求其赔偿违约损失3000万美金,维京公司诉称:30STM在1999年与众神唱片公司(Immotal Record)签约,合同约定乐队应向其经纪公司在一定期限内交付5张专辑,2004年维京收购众神公司,全面接管众神旗下艺人及相关合约,故现维京作为30STM乐队的新东家,有权要求因到期未按量交付作品的30 Seconds To Mars乐队承担违约损失,共计$3000万美金。这则音乐界天价赔偿的诉讼新闻一经爆出便引起轩然大波,媒体纷纷猜测乐队势必因无力承受从天而降的巨额债务而就此解散,主唱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顶住巨大压力对外发表声明:乐队并未解散,成员们正在努力挽回局面,并与律师合作寻找解决之道。对于这场诉讼,乐队认为维京公司的举动荒谬无理,乐队律师指出:根据美国加州《劳动法典》第2855条的规定,艺人(此处主要指影视娱乐行业艺人)在为其签约的经纪公司效力7年后,有权单方向公司提出终止合约,同时对于超过7年期限部分的演艺经纪合同纠纷不能予以强制执行。

该条款源自60多年前奥斯卡获奖者女演员奥利维亚·德·哈维兰(Olivia De Haviland)(《乱世佳人》梅兰妮的扮演者)诉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一案。不过,上述法条在对签约唱片歌手(recording artist)等类型的艺人适用时带有一定限制条件:即歌手须首先以书面方式向经纪公司提出终止合同的声明;其次,若该歌手在提出终止合同时,尚未完成合同约定数量的音乐作品时,应对公司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完成以上工作后,该歌手才得以终止超过7年以上期限的合约。

然而真正导致Mars不愿向公司交付作品的原因是:公司自签约以来从未按合约向乐队进行唱片利润分红,之前所有数百万专辑销量的盈利被公司全部收走,乐队认为这样的分配方式显失公平,在多次与公司高层协商失败后,Mars产生退出公司改换新东家的想法,但公司并不希望Mars转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公司,在双方谈判失败后维京公司直接向Mars提起违约诉讼。

这场诉讼最终以双方私下达成和解协议终止[1],双方承诺严格保守协议内容,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界公开协议内容或透露协议细节。经过了持续超过一年的诉讼拉锯战,2009年4月29日乐队宣布,这场艰难的诉讼已经通过和解的方式得以终结,乐队与公司(EMI/维京)重新签订了新合约,新合约着力解决双方过去的存在的巨大分歧,对于关系到乐队最重要的条款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这让乐队能够重新专心致力于音乐创作。

相关电影

乐队主唱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原本打算将第三张专辑制作过程拍摄成纪录片《Artifact》,但由于这场诉讼的出现,他决定改变了拍摄重点,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说:“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记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里有现实的残酷,更有我们竭尽全力的抗争。当时感觉世界和梦想在眼前崩溃垮塌,你是选择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世界和梦想崩塌成碎片,还是选择勇敢起身,破釜沉舟,奋力一战,拼出一片新世界呢?”从被起诉到制作专辑,直至全球巡演历时五年的难忘经历都被收录在纪录片《Artifact》中,该片于2012年底在北美地区上映,获得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以及纽约哥谭独立电影奖观众选择奖。

主题与风格

专辑风格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张专辑被特地做成摇滚歌剧风格,运用了大量实验性的电子配乐和复古合成器,传达出一种无坚不摧、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整张专辑曲目不多,但每首歌曲都经过精心编排,风格统一却又各具特色,配乐丰富,立场鲜明,主题突出,整体呈现出难得的电影叙事感,而大气磅礴的曲风赋予专辑恢弘强大的史诗气质。

专辑主题

专辑取名为《This Is War》表达出这是一张关于抗争的音乐作品,鼓舞人心的歌曲唱出了Mars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毅力,表达出勇敢面对一切,坚定信念,与命运抗争,活出自我的不屈精神。

“或许你无法左右整场战争,就像你无法扭转命运大势,但至少你至少可以抗争,尽力争取,为自己赢得一场战役,而这已足够辉煌和值得铭记!”----主唱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在谈到专辑创作时这样说道

基调定位

典型的前卫金属摇滚乐。主题为:人生、奋斗、勇气、梦想、对未来和世界的思索,通过高昂的能量乐风格表达出对生命、宇宙、内心的探索。

主唱Jared Leto表示:“之前30stm的歌里缺乏一种乐观精神,因此这次对专辑的基调做了调整,《King and Queens》正是我想要的冲充满胜利感和积极情绪的基调,《This Is War》则充满勇气和斗志,同时30stm过去的音乐还缺乏另一种东西---性感,那显然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有必要把这块缺失补充进这张专辑中,于是我们有了《Hurricane》和《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制作过程

录制过程

录制专辑期间,乐队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的歌迷联络,邀请大家参与现场录音,地点设在洛杉矶阿瓦隆俱乐部,录音当天从全球各地涌来了数千名热情忠诚的歌迷,在Mars的指挥下顺利完成了大量合唱和声效录制。

封面制作

“我们希望这张专辑不仅好听,更要充满乐趣,能带给歌迷一些特别的感受,我们告诉歌迷,专辑会以歌迷头像为封面,我让大家提交自己的照片,然后我们从来自全球各地的照片中选了2000张拍的最好的进行印制,就这样,专辑一经发售,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音像店买到不同封面的专辑,没准还能幸运的买到自己头像做封面的那张!”---主唱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Cobra starship(眼镜蛇飞船)主唱Gabe兴奋的向MTV频道表示自己被30stm幸运的选中头像做专辑封面,同时他还告诉记者,Leto的妈妈Constance和杰瑞德·莱托的私人助理Emma也在其中!其余被选为封面的团队工作人员还包括:

经理 Irving Azoff,

公司总监Ron Werre, Greg Thompson, Angelica Cob-Baehler, Colin Finklestein 以及Bob Semanovich;

名人包括

职业滑手Bam Margera,

著名刺青师兼时尚达人Kat Von D,

柯南脱口秀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Conan O'Brien及其乐队 Chevelle

著名打击乐团Street Drum Corps。

巡演记录

在全球展开长达两年共计309场的世界巡演,创造了“吉尼斯世界-最长巡演记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被MTV频道评为世界音乐舞台最具影响力乐队,其火爆异常的世界巡演已被收录将剪辑作为电影发行,目前正在制作中。

成绩概况

专辑《This is War》一经上市便取得骄人成绩,受到乐评界普遍赞誉,获得2009年AOL音乐奖最佳专辑、摇滚之声音乐奖(Rock Sound Award)年度最佳专辑、Virgin频道最佳专辑等多项大奖。其中的热门单曲《King And Queens》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冠单宝座,该单曲的MV更荣获全美VMA音乐大奖最佳另类摇滚录影带等多项大奖和提名。

专辑曲目

标题 作词作曲 长度
1. "Escape" 逃亡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2:24
2. "Night of the Hunter" 暗夜猎手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0
3. "Kings and Queens" 王与后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6
4. "This Is War" 战争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27
5. "100 Suns" 100个太阳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1:58
6. "Hurricane" 飓风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12
7. "Closer to the Edge" 迫近极限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4:33
8. "Vox Populi" 人民之声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7
9. "Search and Destroy" 搜寻与毁灭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39
10. "Alibi" 借口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00
11.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异客他乡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54
12. "L490" (北美地区又名Equinox) 香侬·莱托Shannon Leto 4:27
长度: 60:40

制作团队

标题 作词作曲 长度
1. "Escape" 逃亡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2:24
2. "Night of the Hunter" 暗夜猎手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0
3. "Kings and Queens" 王与后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6
4. "This Is War" 战争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27
5. "100 Suns" 100个太阳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1:58
6. "Hurricane" 飓风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12
7. "Closer to the Edge" 迫近极限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4:33
8. "Vox Populi" 人民之声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47
9. "Search and Destroy" 搜寻与毁灭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5:39
10. "Alibi" 借口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00
11.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异客他乡 杰瑞德·莱托Jared Leto 6:54
12. "L490" (北美地区又名Equinox) 香侬·莱托Shannon Leto 4:27
长度: 60:40

主创

视觉图像团队

Thirty Seconds to Mars(30秒上火星)乐队

  • Jared Leto杰瑞德·莱托—主唱,节奏吉他,贝斯,键盘,合成器
  • Shannon Leto香侬·莱托—鼓,打击器乐,吉他(L490)
  • Tomo Miličević—主音吉他,贝斯,键盘,合成器,提琴,编曲,打击乐器

技术支持团队

  • Mark Thecobrasnake –摄影
  • Varnish Studio Inc –艺术指导
  • Jared Leto杰瑞德·莱托–艺术指导

商业运营团队

制作人Flood

联合制作:《Kings and Queens》, 《Closer to the Edge》, 《Vox Populi》

制作人:Thirty Seconds to Mars

联合制作:《Kings and Queens》, 《Closer to the Edge》, 《Vox Populi》, 混音: 《L490》

联合制作:Steve Lillywhite《Kings and Queens》, 《Closer to the Edge》, 《Vox Populi》

其他技术人员:

Ryan Williams混音工程

Brian Virtue音效工程 《Night of the Hunter》, 《Search and Destroy》,

混音:《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Tom Biller附加音效《Night of the Hunter》《Kings and Queens》《100 Suns》《Hurricane》《Alibi》

Rob Kirwan附加音效《 Kings and Queens》, 《This Is War》, 《Vox Populi》

Dana Nielsen 附加音效《Night of the Hunter》,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Matt Radosevich附加音效《This Is War》, 《Search and Destroy》, 《Closer to the Edge》

Jamie Schefman附加音效

Sonny Diperri附加音效

Andre Doucette前期制作工程

Joe Wohlmut附加音效

Cenzo Townshend混音《Hurricane》

Neil Comber协助混音《Hurricane》

Mike Shipley混音《Search and Destroy》

Brian Wholgemuth协助混音《Search and Destroy》

Stephen Marcussen音效渲染

专辑销量记录

Front Line management – 执行管理

King, Holmes, Paterno & Berliner –法律顾问

Wasserman, Grossman and Sloan – 商业经理

CAA – 经纪人

专辑销量周榜

国家 数据提供机构 记录
Australia澳大利亚 ARIA澳大利亚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Austria奥地利 IFPI国际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Belgium比利时 IFPI国际唱片协会 2x Platinum双白金
Germany德国 BVMI德国音乐工业协会 Platinum白金
Ireland爱尔兰 IRMA爱尔兰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Italy意大利 FIMI意大利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New Zealand新西兰 RIANZ新西兰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Poland波兰 OLiS波兰唱片协会 Platinum白金
Portugal葡萄牙 AFP葡萄牙音乐工业协会 2× Platinum双白金
South Africa南非 ZAF南非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United Kingdom英国 BPI英国唱片协会 Platinum白金
United States美国 RIAA美国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嘉奖荣誉

国家 数据提供机构 记录
Australia澳大利亚 ARIA澳大利亚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Austria奥地利 IFPI国际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Belgium比利时 IFPI国际唱片协会 2x Platinum双白金
Germany德国 BVMI德国音乐工业协会 Platinum白金
Ireland爱尔兰 IRMA爱尔兰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Italy意大利 FIMI意大利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New Zealand新西兰 RIANZ新西兰唱片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Poland波兰 OLiS波兰唱片协会 Platinum白金
Portugal葡萄牙 AFP葡萄牙音乐工业协会 2× Platinum双白金
South Africa南非 ZAF南非工业协会 Gold金唱片
United Kingdom英国 BPI英国唱片协会 Platinum白金
United States美国 RIAA美国唱片协会 Gold金唱片

发售日期

2009年-2011年榜单 名次
Austrian Albums Chart奥地利专辑榜 8
Australian Albums Chart澳大利亚专辑榜 18
Belgian Albums Chart (Wallonia)比利时(瓦隆尼亚地区)专辑榜 34
Belgian Albums Chart(Flanders)比利时(弗兰德斯地区)专辑榜 74
Czech Albums Chart捷克专辑榜 35
European Albums欧洲专辑榜 16
Finnish Albums Chart芬兰专辑榜 19
French Albums Chart法国专辑榜 96
German Albums Chart德国专辑榜 12
Greek Albums Chart希腊专辑榜 42
Irish Albums Chart爱尔兰专辑榜 51
Italian Albums Chart意大利专辑榜 19
Mexican Albums Chart墨西哥专辑榜 39
Netherlands Albums Chart尼德兰专辑榜 31
New Zealand Albums Chart新西兰专辑榜 9
Polish Albums Chart波兰专辑榜 34
Portuguese Albums Char葡萄牙专辑榜 6
Russian Albums Chart俄罗斯专辑榜 12
Spanish Albums Chart西班牙专辑榜 52
Swiss Albums Chart瑞士专辑榜 20
UK Albums Chart英国专辑榜 15
USBillboard200美国Billbord 18
US Alternative Albums (Billboard)全美billboard另类摇滚榜 2

专辑解析

2009年-2011年榜单 名次
Austrian Albums Chart奥地利专辑榜 8
Australian Albums Chart澳大利亚专辑榜 18
Belgian Albums Chart (Wallonia)比利时(瓦隆尼亚地区)专辑榜 34
Belgian Albums Chart(Flanders)比利时(弗兰德斯地区)专辑榜 74
Czech Albums Chart捷克专辑榜 35
European Albums欧洲专辑榜 16
Finnish Albums Chart芬兰专辑榜 19
French Albums Chart法国专辑榜 96
German Albums Chart德国专辑榜 12
Greek Albums Chart希腊专辑榜 42
Irish Albums Chart爱尔兰专辑榜 51
Italian Albums Chart意大利专辑榜 19
Mexican Albums Chart墨西哥专辑榜 39
Netherlands Albums Chart尼德兰专辑榜 31
New Zealand Albums Chart新西兰专辑榜 9
Polish Albums Chart波兰专辑榜 34
Portuguese Albums Char葡萄牙专辑榜 6
Russian Albums Chart俄罗斯专辑榜 12
Spanish Albums Chart西班牙专辑榜 52
Swiss Albums Chart瑞士专辑榜 20
UK Albums Chart英国专辑榜 15
USBillboard200美国Billbord 18
US Alternative Albums (Billboard)全美billboard另类摇滚榜 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