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尔·莫里斯图册(8)
埃罗尔·莫里斯图册(3) |
埃罗尔·莫里斯图册(4) |
埃罗尔·莫里斯图册(3) |
埃罗尔·莫里斯图册(4) |
1981年春,《天国之门》得以限量公映,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对该片推崇备至且热情持续至今,将其列入了个人影史十佳榜单。莫里斯于79和80年先后两次重访Vernon,并在镇上租了间寓所,对镇民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弗农·佛罗里达》首映于1981年的纽约电影节, 《新闻周刊》称之为“一部如其主题一般古怪、神秘,却又相当难忘的电影”。这部电影就和《天国之门》一样,为差劲的发行所累,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在完成《弗农·佛罗里达》后,埃罗尔莫·里斯莫里斯为接下来的项目寻找投资均以失败告终。先是一个叫“路”的项目,讲的是一个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一个男子试图建造一条横穿明尼苏达州北部的州际公路;然后是关于犹他州激光诱导火球发明家RobertGolka的项目;还有个项目聚焦在了宾夕法尼亚的煤镇Centralia上,小镇在62年曾遭受一场“无法压制的地下烈焰”浩劫;到了1983年,莫里斯终于筹资成功,写了个本子,说的是一对密苏里兄弟劫匪John和JimPardue的故事,二人谋杀了父亲和祖母并成功抢劫了五家银行。莫里斯的点子是这样的:“大的连环银行劫案总是发生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邦尼和克莱德是非政治的,但也不可能将他们的存在和大萧条的背景分隔开来;Pardue兄弟是非政治的,但也不可能将他们的存在和越战分隔开来”。莫里斯完成了剧本,希望让汤姆·维茨和米基·洛克来演这对兄弟,计划却最终宣告流产;莫里斯此后又为其他几个项目写过本子,包括两个注定失败的史蒂芬·金小说改编剧本。 1984年莫里斯与JuliaSheehan结婚。两人认识没多久时,莫里斯曾对Julia说过一句:“我嘴上在和一个疯狂杀手对话,脑子里想着的却全是你”,话刚说完自己就后悔了,生怕这话听起来不像他设想的那般受用。但Julia却是真的受宠若惊:“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甜蜜的话,这下子是很难再和别的男人交往了”。
1985年,莫里斯对一名达拉斯的精神病医师JamesGrigson产生了兴趣。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规定,要对罪犯处以死刑判决,除陪审团判定有罪外,还须由精神病医师鉴定确认(如不处死)该罪犯未来还会犯下暴力罪案。Grigson在这行已经干了十五年,而他给出的鉴定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照他的说法就是被告“百分百”还会继续行凶。这也给Grigson带来了一个绰号-“死亡医生”。正是通过Grigson,莫里斯遇到了他下一部电影的主人公-36岁的囚犯RandallDaleAdams。Adams当时正在狱中服刑,他被控于1976年谋杀了达拉斯警官RobertWood,经一审判处死刑,后减为无期徒刑。Adams告诉莫里斯自己是被诬陷的,真正的凶手是DavidHarris,案件发生时他身在现场,并在审讯过程中做了首席证人。因为这个案子和Grigson有关,莫里斯着手开始了调查。起初他并不相信Adams是无辜的,但在阅读了庭审记录并和DavidHarris当面交谈后,莫里斯的想法有了变化。
当时,莫里斯正靠着做私家侦探维持生计,他所供职的是一家长于华尔街事务的名社。莫里斯将做侦探累积的经验和个人对谋杀、叙事与认识论的嗜好结合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档调查工作中。后来,未经剪辑的访谈中控方证人互相矛盾的说辞被当作证词,用在了86年的一场人身保护令听证会上,以决定是否对Adams一案予以重审。访谈中DavidHarris也以婉转的方式承认是自己杀害了Wood。经过多年的法律程序处理,Adams最终被无罪释放。虽然听证会的法官曾公开声称“关于那些录像访谈,可讲的东西多得很,但在本法庭前都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民间普遍认为莫里斯的纪录片《细细的蓝线》才是让Adams出狱的最大动力。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调查,1988年《细细的蓝线》上了几十位影评人的埃罗尔·莫里斯十佳榜单,上榜次数在同年电影中高居第一。影片最终赢取了纽约影评人协会(NewYorkFilmCriticsCircle)和美国影评人协会(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的最佳纪录片奖。尽管广受好评,片子却连奥斯卡的提名都没拿到,原因是学院并不认为《细细的蓝线》是部正宗的纪录片,片中有演员再现凶案现场的段落,而是将该片划入了“非虚构”类型。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也让奥斯卡的提名机制受到了质疑。时至今日,《细细的蓝线》仍是影史最受好评的纪录片之一。
在出狱后不久, Adams起诉了莫里斯。在2000年《试金石》杂志(The埃罗尔莫·里斯Touchstone)的一篇访谈上,Adams说道“莫里斯先生认为他拥有了我人生故事的独家版权...因此,在这问题上我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桩事儿在没上法庭前就已经私下了结了。莫里斯先生不情愿地承认我对自己的人生故事拥有唯一版权。尽管媒体有着这样那样的误导,但我起诉埃罗尔莫·里斯绝不是为了金钱,也没想过从《细细的蓝线》收益中拿到任何好处”。莫里斯从他的角度回忆道“他从牢里出来后,对曾签下合约转让故事版权一事感到非常愤怒,觉得像是我从他身上偷了什么东西去似的。也许是我错了,也许只是我体会不到呆了这么久的冤狱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围绕合约的整档子疯狂事儿是因我和他律师的纠葛而点燃的。这是个长而复杂的故事,但我想只要是有人掺和的事儿,总会有什么环节产生混乱”。
在纪录片领域大获成功后,1991年莫里斯执导了剧情片处女作《TheDarkWind》。因为和执行制片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的“艺术分歧”,莫里斯没等收工就被炒了鱿鱼。片子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重惨败,莫里斯也再未踏入剧情片的圈子。
进入九十年代,莫里斯陆续拍了几部纪录片《时间简史》 、《Fast,Cheap&OutofControl》、《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他的事业在2004年到达了顶峰,对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专访纪录片《战争迷雾》获得了2004年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4月,莫里斯的新片《标准流程》在美公映。
2017年12月15日,执导的剧集《苦艾》(Wormwood)上线。[1]
除了拍摄纪录片,莫里斯在电视广告方面也成就斐然。2002年莫里斯为苹果公司大受欢迎的"Switch"(转换)企划拍了一组广告。广告中,之前使用了微软视窗系统的用户们纷纷现身说法,讲述是什么样的糟糕经历促使他们从视窗转换到苹果的Macintosh系统来。其中一个广告的主角是莫里斯儿子Hammilton的高中同学,名叫EllenFeiss,广告中的Ellen心不在焉、目光迷离,招来了众多磕药的传言,成了互联网的一大热点。莫里斯已为众多公司及产品拍摄了数以百计的广告,包括Adidas,AIG,CiscoSystems,Citibank,Levi's,MillerHighLife,Nike,PBS,TheQuakerOatsCompany,SouthernComfort,Toyota和Volkswagen,许多作品都能在他的官网上收看到。
2002年,莫里斯受托为第75届奥斯卡奖拍摄一部短片。
他是凭借丰富的广告片经验得到了这个工作,而不是因为他的纪录片成就。短片的采访对象从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摇滚歌星伊基·波普到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和莫里斯的15岁儿子HamiltonMorris各色不等。凭借这部短片,莫里斯拿到了艾美奖的提名。莫里斯曾想把短片扩展成全长的纪录片,核心内容会是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大谈电影《公民凯恩》 ,可惜未能如愿,这一段落后来被收入DVD杂志《Wholphin》的第二期中。07年莫里斯又为第79届奥斯卡奖拍摄了短片,片中各位金像提名者谈论了他们过往的奥斯卡经历。 2004年7月,莫里斯执导了另一组和"Switch"风格类似的广告。这次的企划是让一帮共和党人站出来解释,为何自己00年大选选了布什,04年却把票子投给了克里。一口气拍完了五十多个广告,莫里斯却发现没有人愿意把它们放上电视。最后靠了自由主义组织“政治活动委员会”(MoveOnPAC)的资助,其中一部分广告才终于上了电视。莫里斯后来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社论,详细讨论了这次广告和克里的竞选失败。
2004年秋,莫里斯为夏普电器拍了一组引人注目的广告。一个广告叙述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的高潮段都是一辆汽车撞入了游泳池,而视角各有细微不同。每个广告的结尾都是一个神秘的网址链接。这个网址是个伪造的网页,任何能够循着上面线索找到一些贵重瓮罐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赏金。这实际是个另类的ARG(AlternateRealityGame)游戏。这组广告可以在莫里斯的官网上看到。
《苦艾》(Wormwood)(2017年12月15日)
ManufacturingDissent-------(2007)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The76thAnnualAcademyAwards-------(2004)
战争的雾:罗伯特生活11课TheFogofWar:ElevenLessonsfromtheLifeofRobertS.McNamara-------(2003)
ABriefHistoryofErrolMorris-------(2000)
"FirstPerson"-------(2000)
Film-FestDVD:Issue3-Toronto-------(2000)
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1999)
《天堂之门》
标准流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2008)
战争的雾:罗伯特生活11课TheFogofWar:ElevenLessonsfromtheLifeofRobertS.McNamara-------(2003)
"FirstPerson"-------(2000)
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1999)
又快又贱又失控Fast,Cheap&OutofControl-------(1997)
弗农,佛罗里达Vernon,Florida-------(1982)
天堂之门GatesofHeaven-------(1980)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The74thAnnualAcademyAwards-------(2002)
天堂之门GatesofHeaven-------(1980)
Eigawaikimononokirokudearu:TsuchimotoNoriakinoshigoto-------(2007)
WernerHerzogEatsHisShoe-------(1980)
史楚锡流浪记Stroszek-------(1977)
《标准流程》2008年
《战争迷雾》
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战争迷雾》2003年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纪录片奖
《细细的蓝线》1988年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电影
纽约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纪录片奖
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外语片奖
美国侦探作家协会年度最佳电影爱德加奖
2001年12月,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基金会选中,进入国会图书馆的国家电影保护资料库
2002年国际纪录片协会评选的史上二十佳纪录片中排名第2
Fast,CheapandOutofControl1997年
2002年国际纪录片协会评选的史上二十佳纪录片中排名第14
2001年,为PBS电视网拍摄的照相亭(Photobooth)广告获艾美奖最佳广告奖
1989年,埃罗尔·莫里斯获麦克阿瑟基金会的MacArthurFellowship奖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