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园

目录导航

简介

LED产业作为节能环保代表产业之一,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照明、高技术等特点,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形成地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发展思路。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环境、产业政策,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 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等因素,为政府提供优质的园区及功能区规划咨询服务。

发展

从产业基地建设来看,2008年之前我国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分别是上海、大连、厦门、南昌、深圳、扬州和石家庄,即以前俗称的“七大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随着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半导体照明产业列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战略任务,纷纷着力打造各自的半导体照明相关产业基地或园区,并申请“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1]”资格认证。截至2010年年底,新增获批的有天津、杭州、武汉、东莞、西安和宁波共6个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除了原有和新增总共13大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外,中国另有多个省市级或地方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其中部分基地也正积极申请“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资格认证,我国LED产业园区正处于全面开花的局面。

从国家发展规划来看,2012年5月7日,科技部发布《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提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市场的份额达到30%的具体目标,并提出重点培育20-30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建成2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我国LED产业园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前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相继淘汰白炽灯而改用电子节能灯、LED等节能灯具,绿色照明工程成为LED照明灯具发展的强力推手,预计到2016年,我国将彻底淘汰白炽灯而全面进入绿色照明时代。因此,经过多年发展的我国LED产业将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期。

我国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7-2011年间,我国LED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均远高于GDP增长率,截至“十一五”末,我国LED产值已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较“十一五”初期成长了250%。

据《2013-2017年 中国LED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LED行业共有规模以上(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5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77.85亿元,获得销售收入1559.68亿元;产品销售利润和利润总额均较上年有所减少,分别为104.73亿元和59.21亿元。另外,截至2011年年底,行业资产总额为1172.50亿元。总体看来,2011年中国LED行业产销规模保持增长,但整体经营效益有所下降。

2012年1-6月,中国LED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81.12亿元,行业资产总计为1336.08亿元,利润总额为21.26亿元,产品销售利润为52.07亿元;企业数为604家,从业人员为47.22万人。

由于具有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绝对优势,中国LED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目前,能与中国LED出口量抗衡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目前,国内LED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及南非、中东等地区。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产品出口在LED企业业务中占据重要位置,不少企业出口产品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

据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LED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48%。其中进口额为58.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7%;出口额为8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5%。2011年,中国LED行业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

大功率LED产品作为近年来我国LED出口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预计未来仍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

我国大功率LED产品的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印度、日本、韩国等区,这三个地区占整个出口地区的70%左右,其他地区合计在30%左右。预计2012-2014年期间,我国大功率LED产品出口将稳定增长,增速将由2010年的4.3%升至6.79%左右。预计到2014年,我国大功率LED产品的出口数值将达到128亿美元左右。

然而,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需求锐减的影响,进入2012年以来,我国LED产业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寒流,这从本届广交会首期的交投情况就可见一斑。但由于LED代表了绿色照明的发展趋势,因此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崩盘”的惨淡,并在国家提振内需的推动下继续维持较为稳健的发展。

前瞻网预计,2012-2016年间,我国LED行业高速发展的势头将有所放缓,但增速仍有望保持在15%左右,到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将有望达到4511.24亿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