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侧褶蛙

黑斑侧褶蛙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 成体

黑斑侧褶蛙黑斑侧褶蛙(16)雄蛙体长62毫米,雌蛙体长74毫米左右。头长大于头宽;吻部略尖,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在吻眼中间,鼻间距等于眼睑宽,眼大而突出,眼间距窄,小于鼻间距及上眼睑宽;鼓膜大而明显,近圆形,为眼径的2/3-4/5;犁骨齿两小团,突出在内鼻孔之间;舌宽厚,后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指末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缘膜不明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后肢较短而肥硕,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和眼之间,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趾末端钝尖;第一、第五趾外侧有不发达的缘膜,第四趾蹼达远端第一关节下瘤,其余达趾端,缺刻较深;关节下瘤小而明显;有内、外蹠突,内者窄长,呈游离刃状,小于第一趾长,外者很小。

背面皮肤较粗糙,背侧褶明显,褶间有多行长短不一的纵肤棱,后背、肛周及股后下方有圆疣和痣粒;体侧有长疣或痣粒;鼓膜上缘有细颞褶,口角后的颌腺窄长;胫背面有多条由痣粒连缀成的纵肤棱;无跗褶。腹面光滑。

生活时体背面颜色多样,有淡绿色、黄绿色、深绿色、灰褐色等颜色,杂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纹,如果体色较深,黑斑不很明显,多数个体自吻端至肛前缘有淡黄色或淡绿色的脊线纹;背侧褶金黄色、浅棕色或黄绿色;有些个体沿背侧褶下方有黑纹,或断续成斑纹;自吻端沿吻棱至颞褶处有一条黑纹;四肢背面浅棕色,前臂常有棕黑横纹2-3条,股、胫部各有3-4条,股后侧有酱色云斑。腹面为一致的乳白色或带微红色。唇缘有斑纹;鼓膜灰褐色或浅黄色;颌腺棕黄色或淡黄色,关节下瘤米黄色。雄蛙外声浅灰色,第一指内侧的婚垫浅灰色。液浸标本体色变浅,色斑清晰。

第二性征

雄蛙体较小;前臂较粗壮,第一指内侧的婚垫发达;有一对颈侧外声囊;背侧及腹侧都有雄性线,背侧者较粗。

卵胶膜黏性强,彼此粘连成团,每团卵约数千粒;卵径1.5-2毫米,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淡黄色或乳白色。

  • 蝌蚪

第32-37期的蝌蚪全长约50.8毫米,头体长19.6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59.1%。体肥大;生活时背面灰绿色,有深色斑点,尾部夹杂浅红色和黑色斑纹;腹部浅黄色,能透视内脏。后肢芽长3.5毫米(第33期)时,全长47毫米,尾长2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左右;时足长10毫米(第40期)时,全长64毫米,体宽12毫米,体高14毫米。尾肌较弱,尾鳍发达,上尾鳍大于下尾鳍,末段窄,端部钝尖。头宽吻钝;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窄;眼大,位于头背侧,眼间距大于鼻间距;出水孔位于体侧偏下方,朝后上方倾斜,无游离短管;肛孔位于尾基部右侧。口位于吻腹面,宽2.5毫米左右;上唇两侧各有一排乳突,下唇两侧各有两排乳突,中央只有一排,呈交错排列,有些乳突上有黑色素;口角处有副突;唇齿式为Ⅰ∶1+1/1+1∶Ⅱ,极少数为Ⅰ∶2+2/1+1∶Ⅱ或Ⅰ∶1+1/Ⅲ;,角质颌较强,黑色。一个前肢已经伸出的变态期蝌蚪,体长23毫米,尾长31毫米,上唇的内排唇齿和下唇的外排唇齿已经脱落,其他唇齿、角质颌及乳突尚末脱落;另一个体长22.5毫米,尾长仅3毫米者,唇齿和角质颌均已脱落,乳突尚存;体背脊线纹和四肢的横纹明显,背侧褶隐约可见。

栖息环境

黑斑侧褶蛙生活在沿海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丘陵、山区,常见于水田、池塘、湖泽、水沟等静水或流水缓慢的河流附近。

生活习性

黑斑侧褶蛙白天隐匿在农作物、水生植物或草丛中。黑斑侧褶蛙善于跳跃和游泳,受惊时能连续跳跃多次至进入水中,并潜入深水处或钻入淤泥或躲藏在水生植物间,15-30分钟以后又游回岸边。

早春时节,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冬眠的成蛙开始出蛰,在中国杭州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惊蛰后不久就能听见它的鸣叫。一般在11月上旬其活动能力开始降低,气温下降至13℃左右,陆续进入冬眠,冬眠场所多在向阳的山坡、春花田、旱地及水渠、河、塘岸边的土穴或杂草堆里,潜伏深度10-15厘米;在中国北方者潜伏较深,东北地区者伏于冻土层以下,其深度约1米。在中国南方将黑斑侧褶蛙放置在带有泥土的缸内,上面覆盖一层苔藓,保持湿润,在室内即能安全过冬。冬眠时新陈代谢减弱,消耗的能量主要靠肝脏内的营养物质,雌蛙的生殖腺重量增加主要来自脂肪体的营养物质。冬眠期5个月左右,出蛰后即开始繁殖。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

中国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各省(市),如黑龙江(哈尔滨、尚志、齐齐哈尔、黑河、五大连池、牡丹江、宁安、东宁、兴凯湖、镜泊湖)、吉林(长春、集安、延吉、吉林、白城)、辽宁(沈阳、桓仁、岫岩、大连、本溪、丹东、康平、彰武、西丰、开原、清原、义县、普兰店市、庄河、鞍山的千山、宽甸、盖州、昌图、北镇)、河北(秦皇岛和山海关)、北京、天津、山东(济南、青岛、烟台、泰安)、河南(郑州、开封、新乡、灵宝、内乡、商城等)、山西(大原、清徐、晋城、平定、代县、交城、沁水)、陕西(周至、秦岭、洋县、汉中、城固、华阳、留坝、商南、商州、佛坪、紫阳、平利、安康、宁陕、太白、石泉、山阳、陇县、户县、武功、千阳、黄龙、延川、神木、府谷、榆林、定边)、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和林格尔、五原、临河、乌海等地)、宁夏(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银川、永宁、贺兰、平罗、陶乐、石嘴山)、甘肃(庆阳、平凉、天水、文县、两当、武都、舟曲、徽县、武山)、青海、四川(成都、南江、广元、青川、彭州、都江堰、天全、荥经、雷波、马边、屏山、筠连、长宁、高县、合江、峨眉、洪雅、峨边、越西、平武、南充、岳池、兴文、内江、泸州、泸县、纳溪、古蔺、安县、万源、宜宾、叙永、双流)、重庆(潼南、合川、渝北、长寿、永川、江津、城口、大足、万州、南川、巫山、巫溪、奉节、秀山)、云南(保山、宣威、彝良、绥江、巧家、永善、昭通)、贵州(毕节、松桃、金沙、大方、绥阳、仁怀、正安、赤水、江口、德江、金沙、贵定、雷山、榕江、务川、遵义、安顺)、湖北(丹江口、宜昌、长阳、武汉、神农架、利川)、安徽(宁国、潜山、霍山、歙县、屯溪、黟县、祁门、青阳、九华山、陵阳、蚌埠、金寨、宿松、萧县、褚兰、淮北、灵壁)、江苏、上海、浙江(杭州、嘉兴、金华、温州、宁波、舟山、天台、江山、龙泉、丽水、遂昌、淳安、湖州、临海、黄岩、缙云、桃花岛、洞头、温岭等)、江西(南昌、萍乡、湖口、庐山、九江、九连山)、湖南(宜章、桑植、大庸、慈利、沅陵、城步、新宁、炎陵县、江永、长沙、衡山、平江、安乡)、福建(建宁、永泰、武夷山、建阳、邵武、福州、福清、厦门、建瓯、南平)、广东(韶关、梅县)、广西(桂林、龙胜、资源、兴安、灵川、贺县、南丹)。黑斑侧褶蛙分布图黑斑侧褶蛙分布图

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节,雄蛙的第一指灰色婚垫明显增大。在繁殖期间、雄蛙常常群集于繁殖水域内,尤其是黎明或黄昏时鸣叫声此起彼伏,发出“咯咯咯(gē),咯咯咯”的鸣声,雌蛙闻其鸣声到繁殖场所配对。产卵前,雄蛙显得特别活跃,在水中互相追逐,一旦发现雌蛙,有时几只雄蛙蜂拥而至,出现争雌现象。雄蛙用前肢抱住雌蛙胸部,伏在雌蛙背部,多则1-2天,少则几小时,在交配中有的雄蛙下唇、内指,雌蛙的胸部被磨破出血。产卵最适水温为12-18℃,在中国福建、杭州、南昌、成都等地于3月下旬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是高峰期,可延续至6月下旬;中国太原地区4月中旬开始产卵;中国哈尔滨地区5月上旬开始繁殖,5月下旬和6月上旬是产卵高峰期。据在杭州地区观察,早期产卵场所多在浅水池塘,此后多选择在早稻秧田、刚翻耕的春花田、发棵的早稻田内,在旱地作物区多在浅水池塘、水沟里产卵。产卵的水域,一般都在浅水区,如池塘和水田的四周,水深为10-20厘米;pH为6.5-7,氨基酸与CO2含量低,一般不在深水、污水、山溪流水中产卵。产卵时间,早期气温低,多在上午7:00-8:00,此后逐渐提前到黎明前或午夜,每逢寒流或阴雨降温时都会抑制产卵行为。卵群呈团状,漂浮在水面或黏附在水生植物间;有的个体在产卵时受到干扰,则分成多次产卵或卵团受水波的冲击被分散成小团,有的沉入水底。每只雌蛙一年产卵一次,每一卵群有卵670-6305粒,以3000-5000粒居多。产卵数量的多少,与雌体的年龄、个体的大小及营养条件有关。据林光华(1958)报道,中国南昌近郊的黑斑侧褶蛙多产卵在稻田区,统计11个卵群的卵粒数为786-5114(平均3246.4±1460.23)粒,产卵的温度为11.5-22℃,最适温度为11.5-17℃,多于早晨6:30-8:30产卵。

在野外,水温20℃左右时,受精卵经3-4天后孵化出膜,胶膜成糊状漂浮在水面,逐渐溶化,小蝌蚪侧卧水底或以口盘吸附在水生植物上,常集群排列呈串状;全长7-8毫米时可自由游动。蝌蚪常聚集在水较浅、藻类、腐殖质较多的地方,杂食性。前肢伸出后,唇齿、角质颌、居乳突逐渐消失;从卵受精至变成幼蛙约需60天,完成变态的新成蛙体长23毫米,已具成体的一般形态特征。浙江地区在6-7月可见到幼蛙,幼蛙期生长发育较快,大约1年时间即可达性成熟。

据宗愉等(1994)报道,中国上海地区的黑斑侧褶蛙在清明前后出蛰(白天最高气温18℃左右);5月中旬是繁殖高峰期,当地气温可达29-30℃;7月中旬可见到大批完成变态的幼蛙,其平均头体长24.5毫米,体重平均1.43克,90天左右其头体长平均35毫米,体重平均3.5克。经9个月生长头体长可达65毫米,体重达25.2克。幼蛙经过两个冬眠期后,第三年春天达性成熟,并可抱对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近危(NT)。[1]

列入《江苏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1997年)。[2]

种群现状

黑斑侧褶蛙分布区虽然很宽,但因过度捕捉和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3]

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对保护青蛙十分重视,农业部曾多次通知,要求各地严禁捕捉和买卖青蛙,以保护青蛙资源。

主要价值

黑斑侧褶蛙是中国南岭山脉以北稻田区的常见蛙类,它们有分布广、数量多、适应性强、繁殖快、用途广、易采集等优点,是中国经济价值较大的蛙类资源。其主要方面有以下几点:

(1)捕食害虫。有关该蛙的食性分析资料较多,据梁中宇等(1958)对四川峨眉361只蛙的内容物统计,以吞食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鞘翅目为主,其次还捕食双翅目、脉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多为螟虫、刮青虫、稻飞虱、叶蝉、稻苞虫、稻螟蛉、稻眠蝶、蝼蛄、斜蚊夜蛾、金龟子、蚊、绳和蚂蚁等害虫,其有益系数为22.51%。据张继秀等(1966)对浙江该蛙的食性分析结果,其有益系数为31.2%。据浙江丽水地区养蛙治虫试验,每亩稻田有蛙1000只左右,即能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例如,浙江云和新昌自1973年至1981年先后进行护蛙灭虫试验,至1981年推广试验达69 689亩(1亩-666.7平方米),几年的试验证明护蛙治虫区的虫口密度比施药区少1/3-1/2,防治害虫的效果明显高于施药区,平均粮食增产33.4%。生物防治不仅可以达到防治虫害的效果,而且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可降低生产成体,防止农药对环境污染,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发生。

(2)教学和科研的实验动物。黑斑侧褶蛙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它具有数量多、易捕捉、无毒害、价格低的优点;成体在4-10℃的低温下储存备用;卵子大,可用温度或采用催产方法控制蛙的产卵期等优点,成体和卵粒均可进行各种教学实习和实验研究。因此,在普通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生理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或科研中常用它作为实验材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