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壳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壳花椒的根和果实。
攀援藤本。嫩枝的髓部大,枝、叶有刺,叶轴上的刺较多,花序轴上的刺长短不均但劲直,嫩枝、叶轴、小叶柄及小叶叶面中脉均密被短柔毛。叶有小叶5-11片,稀3片;小叶厚纸质,互生,或有部分为对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3厘米,宽2.5-5厘米,基部圆,有时略呈心脏形,全缘或近全缘,在叶缘附近有干后变褐黑色细油点,在扩大镜下可见,有时在叶背沿中脉被短柔毛;小叶柄长2-5毫米。花序腋生,有时兼有顶生;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淡紫绿色;花瓣长2-3毫米;雄花的雄蕊4枚;雌花有心皮4个,稀3或5个,花后不久长出短小的芒刺;果梗长1-3毫米,通常儿无果梗;分果瓣密生长短不等且有分枝的刺,刺长可达1厘米;种子径6-8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刺壳花椒(5)分果瓣及小叶均无毛,或仅叶背沿中脉被短柔毛。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乔木,高稀达15米,茎干有鼓钉状、当年生枝的髓部甚大,各部无毛。叶有小叶;整齐对生,狭长披针形或位于叶轴基部的近卵形,顶部渐狭长尖,基部圆,叶缘有明显裂齿,油点多,肉眼可见,叶背灰绿色或有灰白色粉霜,花序顶生,多花,花瓣淡黄白色,分果瓣淡红褐色,8-9月开花,10-12月结果。
刺壳花椒(15)见于海拔200-1000米林中,生于海拔500-1 500米山地杂木林中。花椒树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栽植。科学栽植花椒树也是改善生态环境。
产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长江以南各地均有(除江苏、安徽未见记录)。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刺壳花椒(7)夏秋采收,全株切片、晒干。
花椒蚧壳虫在渭北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芽基、被刺、枝杈处结白色茧越冬。茧:椭圆形,长2-3mm。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出茧盛期。初出若虫在嫩芽基部群巢危害,待嫩芽逐渐长大,初叶分生,若虫也随之渐渐分散到芽顶和幼叶背面取食,致叶片、芽顶扭曲,造成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枝梢干枯,甚至整株枯死。4月下旬雌虫羽化,雌雄多在晴天下午的4-5时进行交配,雄虫有多次交配的习性。雌虫结卵囊产卵于叶背,一头成虫产卵多达300余粒,一般140粒左右。5月上中旬若虫大量孵化,且呈堆状聚集叶背危害。7月上旬第一次脱皮,10月上中旬开始向芽基部、枝杈处迁移,11月上旬结茧越冬。该虫主要靠风力传播。
化学防治:
农业措施:
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