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侯国

目录导航

读音

僰侯国:bó hóu guó

历史溯源

  战国时期秦王灭巴蜀后,作为蜀国附庸的僰侯国,据说最终被蜀郡太守李冰所破。秦、汉都曾在僰人聚居区设置了县级行政机构——“僰道”。僰人聚居区地处巴蜀、夜郎、楚等列强争夺的敏感地带,在强邻环视、虎狼相争的夹缝中,僰人饱受战争之苦,人民流离失所,灾难深重,其凄苦的境遇令人扼腕叹息。僰人死后,往往将棺木置于千仞绝壁之上。在昭通市盐津县、威信县的崇山峻岭之中,这种奇异葬式的遗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僰人的民族来源与百越有很大关系,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从华东、华南地区逐步迁徙到西南的。僰人发展程度显然高于周边从事游牧生活的其他部族,其祖先很可能是来自楚国。关于僰人的族属,另有“其先世本华人”的说法,从中隐约可见春秋时期诸侯兼并,僰人国破家亡被迁徙流放的史实。然而,仅凭“其先世本华人”的说法,并不能证明僰人的祖先就是汉人。譬如西周时期楚王曾自称“蛮夷”,可是到了春秋时期则以“华夏”自居。

僰侯国的兴亡

战国至秦汉,僰人与汉民族接触频繁,是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接受中原文化较早的民族之一。历史上僰人以种植水稻、姜、蒟和经营荔枝园著称。当时昭通境内的僰人已在利用“千顷池”、“龙池”等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公元前135年汉朝使者唐蒙竟然在南越吃到蜀地蒟酱。唐蒙回到长安后才知道蒟酱为蜀地独有,其他地方并不出产,他所品尝到的蒟酱是商人走私贩运所得。  西汉时期,许多巴、蜀商人因贩卖笮马、僰僮、牦牛而致富。汉代经学家服虔曾在京城见到过被卖为奴婢的僰人。僰人因为开化早,在中原“文明人”眼中居然成了最有资格做奴婢的“西南蛮夷”。对此,任乃强先生曾写到:“僰人仁柔不好争斗,故在秦、汉、六朝、唐、宋时被掠卖为奴者甚多,特称‘僰僮’,奴隶主皆喜购之”。在因文化先进、经济发达而具有优越感的中原人士眼里,僰人算是西南各少数民族中开化程度较高而比较先进的民族了,故其名称被特别地写成带有“人”字偏旁的僰字。而那些还处在渔猎阶段的“蛮”与“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中“夷”是指那些身背弓箭,以狩猎为生的部落;“蛮”为采食虫鱼的族群。  仁柔平和的美德并没有给僰人带来幸福,反而成了被蹂躏和奴役的祸根。历史的诡异之处,也正是其发人深思的地方![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