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创办时间:1936年
学校类型:工科
学校类别:公立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校训:厚德、博学、强技、创新
现任院长:宋正富
主要院系:机电工程系、财经贸易系、生物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轻工系
示范建设: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目标定位:建一流知名高等院校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自1936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榨菜之乡——重庆市涪陵区。学院占地3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08亿元,馆藏图书50.3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320台,多媒体教室88间,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214万元,有建筑实训中心等9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下设工程造价实训室等86个校内实训室。
截至2022年,学校有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104人,教授17人,副教授116人,“双师型”教师295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1]
![]() |
![]() |
![]() |
![]() |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财经贸易系、生物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轻工系等6个教学系,开办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食品工艺与检测、园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投资与理财、旅游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制冷与空调技术、服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等26个专业,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龙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支撑,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建设国家级职教实训基地1个、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1个、市级精品课程1门、中澳合作推广项目1个、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区)招生,如今在校生7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科为主,集工、贸、农、经、管于一体,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办学思路是“扎根涪陵,立足重庆,服务西南,放眼全国”,发展策略是“学生是生存线,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生长线”。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6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合办“重安班”、“奥康班”、“天原班”、“观澜湖班”、“中邦班”、“雅戈尔班”、“望江班”等订单班。学院是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百人计划行动”首批派出单位,涪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移民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开展3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良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展评活动先进集体、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文明单位、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地方及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就业率,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在重庆市中部高等职业教育基地起龙头作用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院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展评活动先进集体、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涪陵区综合治理、爱国卫生、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马传松 |
院长 | 宋正富 |
党委副书记 | 胡昌荣 |
副院长 | 张健、胡敏、程媛 |
纪委书记 | 喻方成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