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四川省轻工业学校。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发展史(15)1960年3月,接收灌县特种纸厂的土地、房屋;同年,泸州化工校制糖、造纸两专业并入四川省轻工业学校。
1966年6月,全校停课,开展文化大革命。
1971年1月,学校与灌县纸厂代管的机修点(原学校金工实习车间)合并建立四川省灌县轻工机械厂。
1984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四川省轻工业干部学校;同年12月,学校由隶属温江地委领导转为隶属成都市委领导。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7)1986年12月,四川省教委中专处确定学校为全省中专教师职称改革工作试点学校之一。
1993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确认学校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同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确认学校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
1994年8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1996年2月,学校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集体”称号。
1998年3月,省教委批准建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校。
2001年4日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复省经贸委轻工行管办,同意“在四川省轻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轻工业学校建制同时撤消”;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7)2003年7月1日,学院与成都劳动职业培训学院联合办学,租用该院都江堰校区19年,从而组建学院西区;同年10月,学院以1075万元的总价购买了破产企业——前四川省轻工机械厂43亩土地使用权、现有房屋及附属设施。
2004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四川省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
2005年,学院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级。[4]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6)2008年5月12日,该校在汶川大地震地震中遭受重创,遇难21人(其中学生20人,临时工1人),重伤5人(其中学生4人,教职工1人)。校园大建筑物受损,教学和生活秩序陷入瘫痪状态,学院在四川省教育厅的帮助下,先后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学院本部和西区建立教学点。[5]
2009年5月,都江堰市对学院灾后新校区选址进行调整,选址位于都江堰市聚源新区天府大道东北侧、聚青线西南侧(聚源镇三坝村和崇义镇双土村),用地规模为500亩;同年6月15日,新校区土地拆迁工作正式启动。
2013年,学院入选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
2017年11月20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
2020年7月2日,学院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7]
截至2020年7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有7个教学单位;开设26个高职专科专业。[8]
系部 | 专业 |
轻工工程系 | 包装策划与设计 |
材料工程技术 | |
材料工程技术 | |
环境工程技术 | |
包装技术与设计 |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
酒类与食品工程系 | 精细化工技术 |
食品生物技术 | |
酿酒技术 |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
机电工程系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工业设计 | |
智能控制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信息工程系 | 电子商务 |
软件技术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 |
经济管理系 | 财务管理 |
工商企业管理 | |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 |
信息统计与分析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设计艺术系 | 产品艺术设计 |
环境艺术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艺术设计 | |
体育与拓展训练中心 | 休闲体育 |
参考资料:[8] |
系部 | 专业 |
轻工工程系 | 包装策划与设计 |
材料工程技术 | |
材料工程技术 | |
环境工程技术 | |
包装技术与设计 |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
酒类与食品工程系 | 精细化工技术 |
食品生物技术 | |
酿酒技术 |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
机电工程系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工业设计 | |
智能控制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信息工程系 | 电子商务 |
软件技术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 |
经济管理系 | 财务管理 |
工商企业管理 | |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 |
信息统计与分析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设计艺术系 | 产品艺术设计 |
环境艺术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艺术设计 | |
体育与拓展训练中心 | 休闲体育 |
参考资料:[8] |
截至2022年3月,有教职工64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8人,入选各级各类专家库57人,在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任职59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四川省道德模范1名,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思政课教学大赛、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建有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9]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美景
全国优秀教师(1人):蔡小丽[10]
全国轻工名师(1人):魏明英[11]
全国轻工教学能手(2人):吴琦、王月颖[11]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艺术设计教学团队[12][13]、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团队[14]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刘竹梅绵竹年画大师工作室
截至2021年5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有12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轻化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设计艺术实训中心、信息实训中心、素质拓展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和校史陈列室。[12]此外建设有8个实训基地和175个签约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有酒类研究所、食品生物技术服务与实训中心、食品检测中心;印刷技术专业建成的印刷包装理实一体教学中心,中心融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实验实训、科学研究、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印刷品生产及社会服务,是西部地区印刷包装类专业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教学中心;艺术设计类专业引进三家企业入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14家企业联合建立工作室,共同建成“451创意工场”,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生产实训基地;机电系有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财经系有提供实训的财经多功能实训室;管理系有提供实践及实训的旅游研究中心;信息系有为电子商务等专业提供实训,下辖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工作室的电商项目实训室。[4]
截至2021年5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1个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4个省级教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3个省级示范专业[4];建设有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精品课程21门。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食品营养与检测[15]、食品生物技术[14]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1个):食品生物技术[16]
四川省精品专业(2个):食品生物技术[17]、食品营养与检测[18]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食品生物技术、艺术设计、工商管理[5]
省级示范专业(3个):食品生物技术、印刷技术、艺术设计
省级教改专业(4个):印刷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面向中小微企业培育准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与实践
截至2021年5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有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精品课程21门。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所在系部 | 负责人 |
---|---|---|---|
1 | 发酵制品检测技术 | 酒类与食品工程系 | 魏明英 |
2 | 前厅服务与管理 | 管理工程系 | 蔡登火 |
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政部 | 王正莉 |
4 | 色彩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参考资料: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所在系部 | 负责人 | 入选年度 |
---|---|---|---|---|
1 | 分析化学 | 轻化工程系 | 朱克永 | 2005 |
2 | 生物化学 | 轻化工程系 | 江建军 | 2005 |
3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 | 基础部 | 王正莉 | 2006 |
4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 基础部 | 黄天贵 | 2007 |
5 | 印刷概论 | 轻化工程系 | 刘渝 | 2008 |
6 | 食品检测技术 | 轻化工程系 | 朱克永 | 2008 |
7 | 造型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2008 |
8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管理工程系 | 蔡登火 | 2009 |
9 | 色彩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2009 |
10 | 广告设计 | 设计艺术系 | 赵浩 | 2010 |
11 | 构成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韩焱 | 2010 |
12 | 生产与运作管理 | 财经系 | 李霞 | 2015 |
13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经系 | 董颖 | 2015 |
参考资料: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所在系部 | 负责人 |
---|---|---|---|
1 | 发酵制品检测技术 | 酒类与食品工程系 | 魏明英 |
2 | 前厅服务与管理 | 管理工程系 | 蔡登火 |
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政部 | 王正莉 |
4 | 色彩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参考资料: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所在系部 | 负责人 | 入选年度 |
---|---|---|---|---|
1 | 分析化学 | 轻化工程系 | 朱克永 | 2005 |
2 | 生物化学 | 轻化工程系 | 江建军 | 2005 |
3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 | 基础部 | 王正莉 | 2006 |
4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 基础部 | 黄天贵 | 2007 |
5 | 印刷概论 | 轻化工程系 | 刘渝 | 2008 |
6 | 食品检测技术 | 轻化工程系 | 朱克永 | 2008 |
7 | 造型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2008 |
8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管理工程系 | 蔡登火 | 2009 |
9 | 色彩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黄志刚 | 2009 |
10 | 广告设计 | 设计艺术系 | 赵浩 | 2010 |
11 | 构成基础 | 设计艺术系 | 韩焱 | 2010 |
12 | 生产与运作管理 | 财经系 | 李霞 | 2015 |
13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经系 | 董颖 | 2015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1年5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有2个校级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机构:酒类研究所[19]、轻工工程实验室[20]
截至2021年5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4年至今技术服务项目137个,承担省级科研项目40项,授权专利数9个,技术服务到款额1083.624万元。
姓名 | 科研课题及科技开发与成果运用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获奖情况 |
---|---|---|---|
李春明 | 四川高职十年史略(专著) |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十年课题组 | 省级二等奖 |
李春明 |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年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科研课题 | 省级优秀奖 |
闫伟 | 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求职行为与就业模式研究 | 四川省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科研课题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邓林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邓林 | ε-聚L-赖氨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 院级课题 | - |
邓林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胡继红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江建军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江建军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李勤 | 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的研究 | 院级课题 | - |
刘延岭 | 亮菌多糖的工艺研究 | 院级课题 | - |
刘延岭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高凯 | 公司网络营销平台建设 | 四川绿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
高凯 | 阿坝州旅游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 阿坝州科技项目计划 | - |
参考资料: |
姓名 | 科研课题及科技开发与成果运用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获奖情况 |
---|---|---|---|
李春明 | 四川高职十年史略(专著) |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十年课题组 | 省级二等奖 |
李春明 |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年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科研课题 | 省级优秀奖 |
闫伟 | 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求职行为与就业模式研究 | 四川省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科研课题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邓林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邓林 | ε-聚L-赖氨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 院级课题 | - |
邓林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胡继红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江建军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江建军 | 黄河水系野生黄河花斑裸鲤与养殖黄河花斑裸鲤营养品质分析及研究 | 院级课题 | - |
李勤 | 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的研究 | 院级课题 | - |
刘延岭 | 亮菌多糖的工艺研究 | 院级课题 | - |
刘延岭 | 四川冬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川菜研究中心 | - |
高凯 | 公司网络营销平台建设 | 四川绿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
高凯 | 阿坝州旅游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 阿坝州科技项目计划 | - |
参考资料: |
《纸和造纸》
学术期刊(4)《纸和造纸》系中国造纸学会主办,四川省造纸学会和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于1982年创刊。是以知识性、实用性、导向性、科学性为特色的制浆造纸专业权威性科技期刊。曾被原轻工业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曾连续多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大型刊库全文或摘要收录。[21]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原为创刊于1991年的《四川轻校教育》,2001年改为现名,是由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内部学术刊物。主要刊登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轻工技术与工艺、生物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装饰与设计艺术、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科学实践及其研究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62万余册,电子图书65万余册,共计127万余册;中文期刊订购保持在300种左右。收藏有超星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系统、书香四川工商职院数字图书馆、金桥“软件通”微课视频资源等电子数据库4个,有中科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总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服务平台、新知学术发现系统(外文)等试用数据库3个。[22]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徽由设计艺术系张青荣老师设计,它寓意学院升格为高职学院后,如一只破壳而出的雏鹰,越飞越高,由小变强,寄托了学院员工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整个标志浑然一体,“蛋”的外形和“雏鹰”的翅膀又合“G”“S”两字母,是“四川工商职院技术学院”“工商的首写字母,彰显“一飞冲天”的决心。下部分似升位箭头,寓意做大做强的愿望。
凤凰涅檠,浴火重生基本理念是在原标志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完善了学院的整体VI设计。整体是一只旋转升腾的凤凰,在灾难中浴火重生,迎来了新的发展历程。标志整体像一支燃烧的火炬,喻示着学院红红火火、繁荣昌盛,象征着学院不断进取“负重自强,勇争一流”的精神。整个标志形象生动而不失稳重,体现了学院在新的发展时期牢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