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目录导航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院设有五个系,两个部。即:计算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中专部、基础部。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影视动画、广告设计与制作、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作技术、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27个专业及方向。

院系设置
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 自动控制系
通信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中专部
基础部 资料来源:
专业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影视动画 游戏软件 广告设计与制作
数字媒体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网络与设备 计算机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
信息应用与管理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 商务英语 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 资料来源:
中专部
通信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基础部
高等数学教研室 英语教研室 体育教研室 马列综合教研室

资料来源:

  • 单独招生

2015年单独招生

师资力量

院系设置
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 自动控制系
通信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中专部
基础部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专业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影视动画 游戏软件 广告设计与制作
数字媒体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网络与设备 计算机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
信息应用与管理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 商务英语 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 资料来源:

对外交流

中专部
通信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知行讲坛

基础部
高等数学教研室 英语教研室 体育教研室 马列综合教研室

历史沿革

学院为扩大办学规模,在利民开发区大学城购地建设江北校区,2005年已投入使用,经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批准,联合组建了黑龙江省国际软件人才教育基地,实训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职工410人,专任教师28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11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具有正高级职称38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3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6%;具有“双师”素质教师8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同时拥有一支由企业和其他高校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能工巧匠、专家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拥有一支由企业高级专业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同十几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学院与信息产业部第三职业技能鉴定站合作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在校生可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文化传统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学院建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第三职业技能鉴定站。

校徽

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北京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清华万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电信国脉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长期的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合作建立了H3C网络学院,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更加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使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校训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知行讲坛”创建于二OO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是由学院党委主办、学院团委承办的集思想性、知识性、文化艺术性于一体,荟集省内各行各业知名专家、学者的校园文化传播阵地。“知行讲坛”源于学院校训“厚德博学、知行合一”,旨在开启创新智慧、弘扬人文精神、共享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校园。

“知行讲坛”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包括诸子百家、历史大事等;人文艺术教育系列:包括文学名篇讲解、音乐欣赏、艺术鉴赏、收藏百科等;时事政治解析系列: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国际问题、外交及其他时政热点等。

校风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1978年10月经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黑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

2003年8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组建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院是由黑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与黑龙江省邮电学校实质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的教育事业机构,主管部门为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

2009年7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复:在黑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隶属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年5月,教育部公布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调整为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校训: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立德:“立”,即树立。“德”,即德业。树立德业。“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提高道德。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德为重,要求师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立“师德”,扬“师爱”,学生要“修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

知行合一: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所以“行”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知行合一”指知和行的关系。知指知识、理论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实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和行是统一的。“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校园环境

校风:严谨求实、为人师表、海纳百川、止于至善

院风是学院风气的简称,是学风、教风、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在共同目标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是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

该院的院风为“严谨求实、为人师表、海纳百川、止于至善”。

严谨求实:所谓“严谨”,指严肃、谨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所谓“求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意在倡导全院师生员工工作严谨,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为人师表:“师表”一词,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榜样、表率。“为人师表”语出《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意在倡导全院教师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学生学习的榜样、表率。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教学能力、热爱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海纳百川:语出《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说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纳百川者。”纳:容纳、包容。大海汇集了所有的河川,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伟大,比喻做人要心胸宽广、宽容,有宏大的气量,豁达大度。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民主、和谐的氛围。

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至善:最高的境界。指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意在倡导全院师生员工修身律己,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奋发图强、追求做人做事的至善至美。

学院领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