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沟通网络(Form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和非正式沟通网络(Inform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相对,同属于沟通网络概念之下,指群体组织里进行正式沟通形成的信息传递渠道,普遍将正式沟通网络分为以下四种类型:Y型沟通、链型沟通、圆型沟通和轮型沟通。[1]之后又有学者在其基础上加入全通道型沟通网络。
在组织关系中,正式沟通是为企业组织所设计和规范的沟通,以正式的职位关系为基础,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正式沟通网络是指通过正式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起来的联系,它在组织中最为常见,在信息沟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正式沟通网络包括有链式、Y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型。
优点是:传递信息的速度最快,解决简单问题的时效最高。解决问题的精确度高,对领导人物的预测能力要求很高。处于中心地位的领导人是信息沟通的核心,其满足程度较高。一切信息都得经过这个核心进行传递,所以可以接收所有的信息,有利于了解、掌握、汇总全面情况,并迅速把自己的意见反馈出去。在众多沟通形态中,轮式沟通网络最快,因为它为信息较快的传播创造了一个有利且迅速的环境。著名职业经理人余世维说他的办公室的门几乎都是不关的,这样的布置实际上显示了老板对员工更开放的态度[2]。
缺点是:沟通渠道少,除处于核心地位的领导了解全面情况,其他成员之间互不通气,平行沟通不足,不利于提高士气。组织成员心理压力大,成员平均满足程度低,影响组织的工作效率,将这种沟通网络引入组织机构中,容易滋长专制型的交流网络。
优点:组织结构简练,关系职务明确。
缺点:传递信息的速度最慢,且信息经过层层筛选,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使上级不能直接了解下级的真实情况,下级不能了解上级的真实意图。各个信息传递者接受的信息差异很大,平均满意程度有很大的差距。处于最低层次的沟通者只能作上行沟通,或接收失真度较大的信息,造成心理压力大,最容易产生不满足感。每个成员的沟通面狭窄,彼此沟通的内容分散,不易形成群体共同意见,最低层次的沟通者与最高层次的沟通者难以通气,不利于培养群体凝聚力。
优点是:小组成员地位平等,每个人都有相通的沟通对象和沟通网络。组织内民主气氛较浓,团体的成员具有一定的满意度,横向沟通一般使团体士气高昂。
例如企业组建的临时组织,其成员在沟通中没有等级差别,享有同等地位。所以该网络的优点是成员充分参与,机会均等,心情舒畅,能够调动积极性;
缺点是: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和领导人的预测程度较低,沟通速度较慢,精确性不够高,信息易于分散,往往难以形成中心。
优点是:该网络是高度分散的,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同其他任何人进行直接交流,没有限制。所有成员是平等的,人们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个沟通者之间全面开放,彼此十分了解,组织成员的平均满足程度很高,各个成员之间满足程度的差距很小。组织内士气高昂,合作气氛浓厚,个体有主动性,可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精神。比环式沟通的沟通渠道开阔,弥补了环式沟通难于迅速集中各方面信息的缺陷。
缺点是:沟通渠道太多,易于造成混乱。对较大的组织不适用,在一个较大的企业组织中,各成员不能都有彼此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沟通路线的数目会限制信息的接收和传出的能力。信息传递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优点是:集中化程度高,较有组织性,信息传递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较快,组织控制比较严格。(中心位置是中心信息传达者,外界的信息必须经他才能到达其他成员那里,高层沟通者的信息也需经他才能传递给下面成员,因而这一特殊位置的人在某一组织中可能具有秘书身份[3]。)
缺点是:组织成员之间缺少直接的横向沟通,不能越级沟通,除节点外,全体成员的满意程度比较低,组织气氛大都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