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

目录导航

临床表现

1.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1)术后2—3天出现KP,房水轻度混浊;(2)前玻璃体可有轻度混浊;(3)黄斑水肿;(4)随着残留皮质的吸收,炎症逐渐消退,预后较好。

2.外伤性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1)一般在外伤后2周内发病;(2)轻度或中度眼球充血;(3)房水轻混浊,少许细小灰白色KP;(4)可有前部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

3.自发性晶体过敏:(1)无明确手术或外伤史,发病前有晶体浑浊,晶体过熟;(2)轻度睫状充血或无充血;(3)房水轻混,细小灰白色KP(+-++);(4)前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周边血管炎及渗出;(5)病程长者可发生瞳孔膜闭,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眼球萎缩。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有晶体浑浊(过熟)、眼外伤或白内障手术史。

2.眼部轻充血,少许细小KP,房水轻混,虹膜肉眼所见无明显异常。

3.前房穿刺细菌学检查阴性,出现大量嗜酸性细胞。

4.血清抗晶体抗体出现和高滴度,晶体抗原皮试阳性。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彻底清除晶体皮质,如晶体已大部摘除,可对症保守治疗。

2.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及全身应用。

3.散瞳。

4.消炎痛。

用药原则

1.一般轻型患者给以避部用药治疗,给以的确当及阿托器散瞳治疗。

2.较重的患者可加用口服或静滴激素治疗。

3.对于过熟期白内障或晶体皮质残留较多者,给以手术清除晶体皮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