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物理通报》创刊。
“文革”导致《物理通报》停刊了16年。
1982年,《物理通报》重新出版。
1984年,《物理通报》在杭州召开了全中国首次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新教材。
2000年~2005年,《物理通报》根据教育部有关教育改革的精神,组织编写了初中及高中新课标教材。[1]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物理通报》设有名家谈、物理与科技创新、课程改革探索、物理教育研究、物理教学讨论、研究性教学案例、多媒体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研究等栏目。[2]
《物理通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为中国各类物理教师及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输送科学方法、知识与信息。[1]
据2020年3月《物理通报》杂志社官网显示,《物理通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有编委28人、常务编委16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2人。[3][4]
职务 | 姓名 | 工作单位 |
编委 | 董国义 | 河北大学 |
郭海中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郭建斌 | 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 | |
黄国龙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 |
黄绍书 |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23中学 | |
姜付锦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 |
李福利 | 西安交通大学 | |
刘俊杰 | 内蒙古大学 | |
刘卫芳 | 天津大学 | |
马亚鹏 | 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 | |
马永利 | 复旦大学 | |
莫永超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潘苏东 | 华东师范大学 | |
邱为钢 |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 | |
邱小文 |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
苏国珍 | 厦门大学 | |
王晓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魏国强 | 河北师范大学 | |
吴柳 | 北京交通大学 | |
杨亚东 | 华中师范大学 | |
袁卫民 |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 | |
曾斌 | 广东实验中学 | |
张喜荣 | 河北省保定学院 | |
张轶炳 | 宁夏大学 | |
赵强 | 华北理工大学 | |
郑金 | 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 |
郑云龙 | 河北大学 | |
朱行建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 | |
常务编委 | 刘英 | 河北师范大学 |
安宇 | 清华大学 | |
方梦非 | 上海格致中学 | |
冯杰 | 上海师范大学 | |
傅广生 | 河北大学 | |
廖伯琴 | 西南大学 | |
孟卫东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
彭前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陶昌宏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
王笑君 | 华南师范大学 | |
邢红军 | 首都师范大学 | |
杨志平 | 河北大学 | |
张萍 | 北京师范大学 | |
张志东 | 河北工业大学 | |
赵坚 | 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
周国全 | 武汉大学 | |
责任编辑 | 丁振瑞 | |
高波 |
职务 | 姓名 | 工作单位 |
编委 | 董国义 | 河北大学 |
郭海中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郭建斌 | 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 | |
黄国龙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 |
黄绍书 |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23中学 | |
姜付锦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 |
李福利 | 西安交通大学 | |
刘俊杰 | 内蒙古大学 | |
刘卫芳 | 天津大学 | |
马亚鹏 | 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 | |
马永利 | 复旦大学 | |
莫永超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潘苏东 | 华东师范大学 | |
邱为钢 |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 | |
邱小文 |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
苏国珍 | 厦门大学 | |
王晓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魏国强 | 河北师范大学 | |
吴柳 | 北京交通大学 | |
杨亚东 | 华中师范大学 | |
袁卫民 |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 | |
曾斌 | 广东实验中学 | |
张喜荣 | 河北省保定学院 | |
张轶炳 | 宁夏大学 | |
赵强 | 华北理工大学 | |
郑金 | 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 |
郑云龙 | 河北大学 | |
朱行建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 | |
常务编委 | 刘英 | 河北师范大学 |
安宇 | 清华大学 | |
方梦非 | 上海格致中学 | |
冯杰 | 上海师范大学 | |
傅广生 | 河北大学 | |
廖伯琴 | 西南大学 | |
孟卫东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
彭前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陶昌宏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
王笑君 | 华南师范大学 | |
邢红军 | 首都师范大学 | |
杨志平 | 河北大学 | |
张萍 | 北京师范大学 | |
张志东 | 河北工业大学 | |
赵坚 | 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
周国全 | 武汉大学 | |
责任编辑 | 丁振瑞 | |
高波 |
《物理通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学物理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收录或转载。[1]
据2020年3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物理通报》共出版文献10874篇。[5]
据2020年3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物理通报》载文量为8691篇、基金论文量为1197篇。[2]
据2020年3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物理通报》总被下载949287次、总被引9837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09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42。[5]
据2020年3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物理通报》被引量为7579次、下载量为259098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物理通报》影响因子为0.1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6079名。[2]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物理与激光技术专家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专家张钟华为该刊题词。
题词题字
(1)提供有关作者信息:除在投稿系统中填写有关作者信息外,在正文中也要提供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等简要信息。若是基金项目,请填写项目名称及编号。
(2)题目的确定:题目要选择得具体一些、短小一些。题目尽量用物理语言表述(尽可能不出现公式),尽量不用文学语言表达。题目可以有正标题与副标题,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作补充说明,正副标题一般不超过18个字。
(3)篇幅:篇幅一般控制在3000~5000字为宜。
(4)结构:一篇文章,设置一些小标题。开始有个引言,中间为要阐述的几个问题,最后一个结束语。要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5)内容:稿件的内容要有新意,教学经验及教学设计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并提供实证资料;也可引证别人的成果。[6]
刊名
职务 | 姓名 | 工作单位 |
主编 | 傅广生 | 河北大学 |
副主编 | 廖伯琴 | 西南大学 |
孟卫东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
邢红军 | 首都师范大学 | |
张萍 | 北京师范大学 | |
赵坚 | 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
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杨志平 | 河北大学[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