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5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

2008年,该刊为首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2011年,该刊成为第二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2015年,该刊成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主要刊登应用技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教学研究、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

读者对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主要面向学校教学、科研的学术园地;也是学校与兄弟院校、工矿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

人员编制

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编辑部官网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22人。

委员:王资、邓永胜、邓绍艺、叶加冕、吕翠华、李小薇、李晓桓、陈铁牛、陈智刚、陈永鸿、杨建中、杨莉惠、余宇楠、张云梅、罗丽娴、周惠群、孟丽涛、金瑞、赵文亮、赵红、高红武、雷霆[1]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7月中国知网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共出版文献3111篇[2]

据2020年7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共载文2505篇。

据2020年7月维普网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共载文120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7月中国知网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被下载364642次、总被引7613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67、(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92[2]

据2020年7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基金论文量为666篇、被引量为6362次、下载量为61288次,影响因子为0.46。

据2020年7月维普网显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引量为297次、影响因子为0.395833。

收录情况

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全文数据库(CAJCED)》、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超星“域出版“等等数据库收录。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学报主要刊登自然科学方面有创见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有创新性的工程技术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论文;有应用价值的试验、调研、科研报告和综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研究论文。

投稿指南

1来稿要求

1.1来稿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

1.2本刊只收首发稿,作者应保证无政治性问题、无泄密情况、无一稿多投、无署名争议。

1.3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全文(含图、表)字数一般为5000~10000字。要求内容齐全、完整,撰写项目及顺序依次为: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健词(以上各项均需中英文对照);正文;参考文献等。若属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正式名称和编号,本刊对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及将要鉴定或申报科技进步奖的课题论文(来稿时注明)将优先刊登。

2内容及技术要求
2.1题名:中文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及选定关键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与中文保持一致。

2.2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

2.3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过程、结果与结论、应用范围四要素),应独立成文或保持完整性,使读者仅通过摘要便能全面了解论文的主要目的、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与结论及创新之处,其重点是论文最具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对应(即应为译文)。

2.4关键词:直接从文章的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取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选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2.5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手机、电子信箱。

2.6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划分及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般为三级标题,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编排,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

2.7引言:标题序号为0,其内容可包括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

2.8图、表只需附最必要的,切忌图、表、文字间的重复,在文中布局合理,在正文文字中必须有所指向(如“见图1”或“见表1”),一般先见文字后见图表。插图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灰度图即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大,图的下方写明图序(图1,图2…)和图题。

2.9表格须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和底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表格也应有表序(表1,表2…)、表题并具有自明性,表中的参数应写明名称,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测试项目不应有空白,未测的要加“-”,结果为“0”时要加“0”,相同项目不能用“同上”字样。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所用的一致。

2.10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等特殊符号除外),单位的符号一律用正体。

2.11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内部资料、产品说明书等非正式出版物一律不引用),并注意在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5篇,其中期刊文献不少于3篇,近5年的文献应占50%。

3注意事项

3.1本刊为双月刊,文理交叉逢单月月底出版,用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作者投稿后,随时可以登录本刊在线投稿系统查询有关稿件的处理流程和进度。对录用稿件,本刊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但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稿件一经刊出,本刊将酌致稿酬并按规定赠送当期学报2册。本刊已被国内多家大型权威数据库列为收录刊源,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均视为愿意进入上述各文献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由本刊一次性所发稿酬所含。

3.2本刊要求作者不能一稿多投,只有在已明确不拟刊用后方可改投他刊(对已付印的多投稿件,不负责撤稿,作者自负版权责任)。限于人力,本刊一般不办理退稿事宜,请作者自留底稿[3]

获奖情况

1995年云南省科技期刊评比学报类优秀奖

2002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评比优秀学报

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第三批)优秀奖

现任领导

主 编:赵文亮

副主编:孟丽涛[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