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上学校本专业实力较强[1]。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2]
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复旦大学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 | 北京邮电大学 |
4 | 清华大学 |
5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北京大学 |
7 | 东南大学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重庆大学 |
11 | 浙江大学 |
12 | 华中科技大学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14 | 北京理工大学 |
15 | 宁波大学 |
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 天津大学 |
18 | 华南理工大学 |
19 | 燕山大学 |
20 | 北京工业大学 |
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复旦大学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 | 北京邮电大学 |
4 | 清华大学 |
5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北京大学 |
7 | 东南大学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重庆大学 |
11 | 浙江大学 |
12 | 华中科技大学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14 | 北京理工大学 |
15 | 宁波大学 |
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 天津大学 |
18 | 华南理工大学 |
19 | 燕山大学 |
20 | 北京工业大学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7 | 清华大学 | A | 1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15 | 安徽大学 | A |
4 | 东南大学 | A+ | 10 | 浙江大学 | A | 16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复旦大学 | A+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7 | 太原理工大学 | A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2 | 南京大学 | A | 18 | 重庆大学 | A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7 | 清华大学 | A | 1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15 | 安徽大学 | A |
4 | 东南大学 | A+ | 10 | 浙江大学 | A | 16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复旦大学 | A+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7 | 太原理工大学 | A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2 | 南京大学 | A | 18 | 重庆大学 | A |
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宁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27个)
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27个)
名单略。(27个)
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1、图像处理与成像技术
主要进行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视频信号处理,立体视觉等研究。
2、嵌入式系统
主要进行Linux系统,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3、智能控制系统
主要进行自动程序控制,无线遥测遥控,微控制模块,PLC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等以及机电一体化工程应用研究。
4、现代电子设计
开展FPGA,DSP,软件无线电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