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会宗旨
弘扬奥林匹克和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促进亚洲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交流与合作,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与文明。
办会目标
1、通过严谨、有序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赛会组织,承办出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亚洲残疾人体育盛会,促进亚洲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通过周密的策划和宣传,展示中国、广东、广州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国扶残、助残的文化传统,表达亚洲残疾人团结、友好与交流之愿景。
3、通过积极的筹办,促进广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推动广东“首善之区”和“宜居城市”建设。
办会指导方针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筹办工作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广州特色,创新、务实组织筹办工作。
(二)遵守《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手册》和《承办合同》,与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亚洲各国(地区)残疾人奥委会及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密切合作。
(三)按照国家举办、全省支持、广州承办的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专业队伍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相结合。
(四)亚运会、亚残运会同步筹办。
(五)坚持节俭办会,做到两个运动会资源共享、场馆共用,特殊需求因地制宜。
(六)坚持高效、文明、节俭、廉洁办会。
广州2010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芬芬”是一朵绽放的木棉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木棉被视为英雄花,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象征残奥运动和残疾人事业不断进取。“芬芬”意即花之芬芳,清香袭人,怡人可爱。五片舞动的花瓣、一张灿烂的笑脸,体现出参与者的欢乐、东道主的热诚。舒展、阳光、健康的运动造型,象征着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芬芬”是英语Funfun(乐趣)的谐音,体现了亚残运会的核心价值,寓意亚洲各国的朋友通过参与亚残运会,分享广州的热情、运动的激情和盛会的欢乐,残疾人与健全人共享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坐式排球自行车、游泳、硬地滚球、田径、射箭、射击、赛艇、盲人柔道、乒乓球、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盲人门球、轮椅网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举重、羽毛球、保龄球。
2010年9月6日,由亚残运会志愿者部主办的“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聘任暨《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志愿者知识读本》首发、志愿者培训示范馆授牌仪式”在天河体育馆举行。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2008年残奥会双人赛艇冠军周杨静以及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邰丽华(因故未能到场)受聘成为2010年亚残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
2010年9月1日,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信息新闻发布会在亚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组委会首次向社会公布,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将于2010年12月3日至12月11日在广州市举行,火炬传递将于12月3日在广州新电视塔露天观景平台举行圣火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当日是国际残疾人日),12月4日至12月9日举行圣火展示活动,12月10日至12月11日分别在广州科学城、广州亚运城举行火炬传递活动。
2010年4月份,组委会对外公布了亚运会火炬手选拔方案,根据方案,亚残运会火炬手选拔名额为660名,其中,按照国际同类型运动会的惯例,残疾人火炬手的比例将不少于火炬手总数的20%。火炬手将从以下群体中产生:参加过残疾人相关运动会的优秀运动员代表、优秀的健全人运动员代表;具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进取精神的优秀残疾人代表;致力于关心、帮助残疾人,为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促进社区和谐而作出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士;亚残运会工作者和亚残运会志愿者以及为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工作者代表。本届亚残运会火炬手选拔标准较亚运会更加侧重残疾人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社会人士。
本次火炬手选拔不设公开选拔,对候选人国籍不作限制。火炬手将由中国残奥委会、亚洲残奥委会、各国(地区)残奥委会、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残联、广州亚残组委会等九个指定选拔主体进行组织推荐,经亚残组委会背景审查后公布。
火炬手选拔即日起启动,2010年9月至10月15日各选拔主体进行火炬手选拔;2010年10月15日起进行火炬手背景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