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集团

玲珑集团

目录导航

企业介绍

公司轮胎产品通过CCC、DOT、ECE、GCC、INMETRO、LATU等认证,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和TS16949认证,同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玲珑”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玲珑牌全钢子午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玲珑牌半钢子午胎被中国橡胶协会推荐为中国名牌推荐品牌,“玲珑品牌”被授予“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和“中国市场质量消费者首选品牌”荣誉称号,品牌价值高达55.13亿元,名列同行业榜首。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出口创汇6.5亿美元。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最具国际竞争力中国公司”、“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中国企业形象AAA级”、“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中国科技进步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会员企业”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集团围绕“重科技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的工厂方针,以高起点、高质量、高科技为原则,在技术改造和经营创新上力行“玲珑速度”,快速发展壮大轮胎主业的同时,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轮胎主业为核心,能源供应为保障,原料生产为辅助的优势产业集群。全钢295、245等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取得了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半钢子午胎高性能轿车胎已形成系列化,自主研发的雪地轮胎、环保轮胎、SUV等高端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公司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高档轿车胎生产基地之一;机电公司橡胶机械车间是全国第三大硫化机生产基地;热电联产项目利用碳黑尾气和煤矸石产汽发电,是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水泥粉磨站与粉煤灰砖两大项目的整合,将电厂炉渣榨干吃净,每年间接保护土地资源20万立方米。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科技、管理、品牌、市场四大经营优势的凝聚整合,使山东玲珑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资源优势足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之路。

发展历程

1975至1986

百废待业 朝不保夕

1975 年,玲珑轮胎的前身“招远轮胎制修厂”正式成立。到1986 年的12 年时间里,企业生产方式一成不变,设备陈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是濒临倒闭。

1987至2000

一年一大步 年年都有新项目

1987 年,现任玲珑集团董事长王希成就任企业第八任厂长,提出了“路边到路中,路中争上游”的发展方针。企业的产品也逐步由低档马车轮胎发展到卡车轮胎、工程轮胎和高级轿车轮胎。到2000 年13 年的时间,形成了工程轮胎、载重轮胎、轻卡轮胎、农用轮胎、轿车轮胎五大系列200 多个规格,成为国内最大的斜交轮胎生产企业之一,进入国内轮胎业前10 名。实现了由轮胎制修向斜交轮胎规模化生产的转变。

2001至2010

跨越式发展打造循环产业链条

2001 年公司全面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公司以新上子午线轮胎项目为契机,以“稳定斜交胎生产,大力发展子午胎,兴建轮胎工业园’”经营思路,由单一斜交轮胎生产向子午线轮胎结构调整,同年公司股份制改造成功,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公司架构;9 月23 日,公司第一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顺利投产;11 月10 日公司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开工建设,2002 年10 月19 日第一条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用11 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全钢子午线轮胎建设的“玲珑速度”,目前公司实现了特种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系列化生产,逐步向轮胎专业化和规模化挺进。 进入2003 年,公司员工发扬“快速反应、雷厉风行、追求卓越、永创新高”的工作作风,定位“三字一词”,提升“四种速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产品档次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营销品牌化,以抢抓机遇、快速反应为主旋律的新一轮营销战略全面启动。公司进行优势整合,逐步完成由单一产业发展跨向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轮胎制造业基地。

2011未来

高瞻远瞩 决胜千里

2011 年依靠技术创新,打造高端品牌,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名企。

荣誉记录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玲珑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5位;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玲珑集团有限公司名列第387位。

2020年7月,玲珑集团有限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制造企业效益200家榜》第176位;位列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第100位。[1]

2022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授予玲珑集团有限公司半钢胎面组全国工人先锋号。[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