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刚诞生的年代,还没有硬盘,那时数据存储主要靠软盘。软盘驱动器按照顺序占据了A和B盘符的位置,后来随着硬盘的应用,它只能按顺序占据C盘以后的盘符了。
A,B两个盘符是给软驱的,过去有五寸软驱,安装两个软驱时就有B盘了,现在一般安一个软驱,就没有B盘了。a盘是原来的 3.5英寸软盘,b盘 是原来的5.3英寸软盘,c盘以后都是硬盘分区。windows沿用dos下分区的设置。后来 5.3英寸软盘 后来 退出市场,所以就没有b盘。[1]
在计算机早期是不具备硬盘的,最常使用的资料、软件存储介质就是软盘(Floppy Disk),第一个软盘是由IBM于1971年开发出的,直径8寸。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的需要,又衍生出5.25寸与3.5寸软盘,并广为使用在Apple II、IBM PC及兼容电脑等。
这种资料存储方式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以前,3.5英寸软盘仍是电脑普及设备之一。软盘流行带动了软盘驱动器的兴盛,几乎所有计算机都配置了软驱,换言之软驱是人类第一个广泛使用的磁盘驱动器。
所以经常能够在DOS下看到如下信息:
·Please insert source disk into drive A:...
·Please insert destination disk into drive A:...
·Please insert source disk into drive A:...
这样A作为第一个盘符被软盘驱动器所占用,而稍后更多的计算机开始配备第二个软驱,以满足数据拷贝的需要,所以盘符B也被软驱给占据了。
为了尽量保持系统的向前兼容性,Windows在默认情况下分配盘符从C开始,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事实上,如果现在的电脑没有配置软驱,仍然是可以强制将A、B两个驱动器编号分配给硬盘。
现在的一般电脑都不安装软驱。若出现A盘盘符,可用下面方法去除:
1、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或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
右键在软盘驱动器上选择停用(如果没有软驱可以选择卸载)
2、如果选择停用软盘控制器,软盘控制器上就会出现一个红叉,而软盘驱动器就会自动消失。
因BIOS设置都是英文,该法有一定困难。
重启电脑立即按Delete键进入BIOS程序,BIOS因生产厂家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在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选项按回车键进入子选项,找到Drive A和Drive B:1.44M,3.5in,设为 None (关闭),按F10保存,重启后就看不到软盘图标了。
收藏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