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目录导航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 工资、薪金所得

• 全年一次性奖金

• 偶尔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 稿酬所得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额为2000元,即小于2000元时不需要纳税,超过2000元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下表1: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全年一次性奖金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偶然所得

返回顶部 TOP

*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计算适用5%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详见表1)。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起征额2000元,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2000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和应纳税所得额。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例:某员工年终获得一次性奖金6000元,其月薪为300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6000元。其年终奖部分应纳多少税?

应纳税额=6000×5%-0=300(元)。

注:6000除以12后为500元,适用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如果该员工月薪为1600元(低于起征额2000元),则:

应纳税额=5600X5%-0=280(元)

注: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1600)=5600元,除以12后为466.7元,适用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从国际上看,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一般是参考一定时期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来确定,并随着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的变化而适时动态调整。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主要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测算依据。据统计,2010年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按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1.93人计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为2167元/月。2011年按平均增长10%测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月消费支出为2384元。《决定》将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3500元/月,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2]

劳务报酬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稿酬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下表:

级数 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级数 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某纳税人应约教育出版社编写并出版高三物理学习指南,取得收入50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5000×(1-20%)×20%×(1-30%)=560(元)

财产租赁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李某设计发明了一项专利后,转让给某单位使用,并得到50000元的报酬,他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50000×(1-20%)×20%=8000(元)

财产转让所得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税率调整年表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词条图册

返回顶部 TO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如:交易费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