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应用技术。书中以Intel 8086CPU为主线,系统讲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存储器技术、硬件接口技术、总线技术、PC的软件体系、PC应用系统设计举例,使学生牢固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硬件接口技术,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并从PC应用系统的角度了解其软件体系和相关接口。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大学本科信息类、电气类、机电类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将来学习和应用层出不穷的微型计算机新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开设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主要有基于51 系列单片机和基于80x86CPU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所长。考虑到以 Intel CPU 为核心的PC系列微型计算机结构的完整性和应用普及性,同时考虑到原理性课程的讲解平台不宜太复杂,本书选用以8086/8088CPU为主来介绍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除了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外,本书还增加了现代PC常用的总线技术、存储器管理、80x86/Pentium微处理器的发展等内容。特别是考虑到PC作为上位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监测、控制、网络通信等场合,其在接口的应用方式上与芯片级接口有很大不同,本书从PC系统应用的需求出发,增加了PC的软件体系与软件接口基础知识、基于PC的应用系统设计举例。这样,读者在学习传统的微机硬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也学习到更实用的总线技术,了解PC系统软件体系及接口,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纷繁复杂的微型计算机新技术打下基础。 全书分为9章,第1章至第5章为基本原理部分,主要讲解 8088/8086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第6章至第9章为应用技术部分,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常用接口技术和PC应用技术。其中,第1章简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PC系统的典型配置; 第2章阐述 8088/8086 16位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及构成硬件系统的结构、时序,介绍 80x86/Pentium 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第3章讲解 8086/8088 16 位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 4章主要阐述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技术基本原理,也介绍了现代微处理器的存储器管理技术; 第5章阐述输入/输出的概念以及8086/8088CPU的中断系统; 第6章介绍微机常用接口芯片及应用; 第7章介绍PCI等微机系统总线、IEEE 1394、USB等外部总线,阐述了总线基本概念; 第8章介绍操作系统概念、Windows 2000/XP的体系结构、Windows API等软件接口; 第9章通过举例介绍了PC系统基于RS-232C、RS-485串行通信以及基于PCI总线的应用方法。 本书在编写上力求循序渐进,简洁明了,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同时注重系统的应用。例如将IBM PC/XT系统的背景穿插其中,以使读者了解原理在一个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书中还采用了较多的表格对指令功能、接口功能等进行归纳,便于教师在给出整体面貌的基础上筛选重点。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时数,安排课程讲解和自学的内容。 本书第2、4、5 章及第1.2节由叶青编写,第3章由张静编写,第6章及第1.1节由雷辉编写,第7、8、9章由刘铮编写,何青编写了第1.3节,全书由叶青负责筹划和统稿。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彭赋、付成宏、马洪江,在此一并感谢。 对为本书出付出辛苦劳动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中数的表示与编码
1.1.1数制及其转换
1.1.2带符号数的表示
1.1.3定点数与浮点数
1.1.4计算机中的编码
1.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2.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2.2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2.3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1.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典型配置
1.3.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3.2典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习题1
第2章微处理器
2.18086/8088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2.1.18086CPU的内部功能结构
2.1.28086CPU的寄存器结构
2.2存储器及I/O端口的组织与管理
2.38086CPU的引脚信号及工作模式
2.3.18086CPU的引脚及其功能
2.3.2最小工作模式
2.3.3最大工作模式
2.48086CPU总线操作时序
2.4.1时序的基本概念
2.4.2典型时序分析
2.580x86微处理器简介
习题2
第3章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8086指令系统概述
3.1.18086指令的基本格式
3.1.28086寻址方式
3.28086CPU基本指令
3.2.1传送类指令
3.2.2数据操作类指令
3.2.3串操作类指令
3.2.4控制转移类指令
3.2.5处理器控制指令
3.38086汇编语言程序的编程格式
3.3.1汇编语言及其源程序结构
3.3.2汇编语言语句格式
3.3.3伪指令
3.4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3.4.1上机运行的软件环境
3.4.2上机过程
3.5汇编语言基本结构程序设计
3.5.1程序设计步骤
3.5.2顺序程序
3.5.3分支程序
3.5.4循环程序
3.5.5子程序
3.5.6DOS和BIOS的中断功能调用
习题3
第4章半导体存储器
4.1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4.1.1存储器的分类
4.1.2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4.1.3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4.1.4半导体存储器的内部功能结构
4.2随机存取存储器
4.2.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4.2.2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4.3只读存储器
4.3.1掩膜ROM
4.3.2可编程ROM
4.3.3可擦除可编程ROM
4.3.4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4.3.5闪速存储器
4.4存储器系统设计
4.4.1一般要求
4.4.2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4.5存储器的管理
4.5.1PC的内存
4.5.2存储器的管理模式
4.5.3虚拟存储技术
4.6高速缓存技术
习题4
第5章输入/输出接口及中断
5.1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5.1.1I/O接口的组成及功能
5.1.2I/O端口的寻址
5.2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5.2.1直接传送方式
5.2.2查询传送方式
5.2.3中断传送方式
5.2.4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5.3中断
5.3.1中断系统的基本概念
5.3.28086中断系统
5.3.38086中断向量表与中断响应过程
习题5
第6章微型计算机常用接口技术
6.1IBM PC/XT系统的接口
6.1.1IBM PC/XT系统接口的组成
6.1.2接口地址分配
6.2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6.2.1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
6.2.28259A的工作方式
6.2.38259A的编程
6.2.4中断应用程序举例
6.3定时/计数器
6.3.1概述
6.3.2可编程定时/计数芯片8253及其应用
6.4并行通信接口
6.4.1概述
6.4.2可编程的并行接口8255A及其应用
6.5串行通信接口
6.5.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6.5.2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6.5.3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16550及其应用
6.6模/数和数/模转换器
6.6.1D/A转换器
6.6.2A/D转换器
习题6
第7章总线技术
7.1总线的基本概念
7.1.1总线及总线标准的定义
7.1.2总线的分类
7.1.3总线的性能指标
7.1.4总线的层次化结构
7.1.5总线的控制与总线传输
7.2常用系统总线
7.2.1STD总线
7.2.2PC系列总线
7.2.3PCI总线
7.3常用通信总线
7.3.1IEEE 488总线
7.3.2IEEE 1394总线
7.3.3USB总线
7.3.4现场总线简介
习题7
第8章PC的软件体系与软件接口
8.1Windows 2000/XP的体系结构
8.1.1操作系统简介
8.1.2Windows 2000/XP的系统构成
8.1.3对硬件的支持——驱动程序
8.2软件接口
8.2.1软件接口概述
8.2.2Windows API接口
8.2.3动态链接库
8.2.4Socket接口
8.3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
8.3.1PC中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8.3.2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模式
习题8
第9章基于PC的应用系统设计举例
9.1串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9.1.1基于RS-232C的数据采集系统
9.1.2基于RS-485的数据采集系统
9.2基于PCI总线的系统设计
9.2.1PCI总线I/O接口电路设计
9.2.2PCI总线接口卡的驱动程序设计
习题9
参考文献
作者:刘永华,王成端主编,王宇晓,魏先民,张淑玉 副主编
ISBN:978730213384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定价:31.00 元
本书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注意反映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全书共11章,包括概述、微处理器、8086/80 88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技术、地址译码技术与存储器接口、中断处理技术与DMA技术、并行接口与定时/计数技术、串行通信接口、人机交互设备接口、模拟接口技术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及相关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第1章 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
1.1.1 硬件系统
1.1.2 软件系统
1.1.3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2 数据表示与运算
1.2.1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制之间的转换
1.2.2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1.2.3 数据表示
1.2.4 定点数与浮点数
1.3 计算机语言基本概念
1.3.1 机器语言
1.3.2 汇编语言
1.3.3 高级语言
1.4 微机接口基本概念
1.4.1 接口的定义
1.4.2 为什么要专门研究接口
1.4.3 接口的分类
1.5 习题
第2章 微处理器
2.1 8086/8088微处理器
2.1.1 8086CPU的内部结构
2.1.2 8086CPU寄存器组织
2.1.3 8086CPU引脚功能
2.1.4 8086/8088CPU的存储器组织和I/O组织
2.1.5 最小方式和最大方式下的基本配置
2.1.6 8086CPU内部时序
2.2 80386微处理器
2.2.1 80386 CPU的内部结构
2.2.2 80386 CPU的寄存器结构
2.2.3 80386 CPU的引脚功能
2.2.4 80386的总线周期和内部时序
2.2.5 80386系统的存储器结构和I/0结构
2.3 80486到PenfiumⅣ微处理器
2.3.1 Intel 80486
2.3.2 Penfium
2.3.3 Pentium Pro
2.3.4 Pentium MMX
2.3.5 Pentium Ⅱ
2.3.6 Pentium Ⅲ
2.3.7 Pentium Ⅳ
2.4 习题
第3章 8086/8088的指令系统
3.1 寻址方式
3.1.1 操作数类型
3.1.2 寻址方式
3.2 指令系统
3.2.1 数据传送指令
3.2.2 算术运算指令
3.2.3 逻辑运算指令
3.2.4 移位指令
3.2.5 转移指令
3.2.6 字符串操作指令
3.2.7 处理器控制指令
3.2.8 输入/输出指令
3.2.9 中断指令
3.3 习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笫5章 总线技术
第6章 地址译码技术及存储器接口
第7章 中断处理技术与DMA技术
第8章 并行接口及定时/计数技术
第9章 串行通信接口
笫10章 人机交互设备接口
第11章 模拟接口技术
参考文献
书 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作 者:杨立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1831205
开本: 16开
定价: 39元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按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编写,以掌握计算机实用技术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微机系统概述、典型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微机总线与输入/输出技术、中断系统、典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等内容。各章给出学习导读,通过对知识点的概述和典型例题分析来阐述问题,同时给出典型实验指导,并配有典型设计开发案例,还提供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思考题与习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应用的参考书。
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电气信息类规划教材
作 者:吉海彦主编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7-1
版 次:1页 数:308字 数:490000
印刷时间:2007-7-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111215479
包 装:平装
本教材是为电子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或其他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而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使学生具有汇编语言编程和硬件接口电路开发的初步能力,达到学懂、学通、能实际应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8086/8088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接口技术、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常用可编程数字接口电路、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微机总线、高性能微处理器、微机接口技术应用等。
教材的特色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力求通俗易懂;例题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用,使学生达到学懂、学通、能实际应用;专用一章介绍微机接口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自动测量中的应用。
前言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第二章 8086/8088微处理器
第三章 指令系统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五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接口技术
第六章 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
第七章 常用可编程数字接口电路
第八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第九章 总结技术
第十章 高性能微处理器
第十一章 微机接口技术应用
附录 ASCII码表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作 者:娄国焕等编著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5-1
版 次:1
页 数:278
字 数:460.8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2113327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娄国焕,王海群等编著的这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Intel系列微处理器为背景,系统介绍了80x86微处理器以及后继机型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同时以大量实例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在编写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共分9章,讲述了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概述,8086/8088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输入/输出与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与DMA控制器,并行与串行接口,以及总线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
1.1.1 常用进位计数制
1.1.2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2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及运算
1.2.1 二进制数的编码及运算
1.2.2 十进制数的编码及运算
1.3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2.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2.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及特点
2.2.1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2.2.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2.3 微型计算机系统
2.3.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3.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3.3 微型计算机的新技术
2.4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2.5 8086微处理器
2.5.1 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2.5.2 8086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结构
2.5.3 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功能
2.5.4 8086微处理器总线周期
2.6 80x86微处理器和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2.6.1 80286微处理器
2.6.2 80386微处理器
2.6.3 80486微处理器
2.6.4 Pentium微处理器
2.6.5 PentiumⅡ微处理器
2.6.6 Pentium Ⅲ微处理器
2.6.7 Pentium 4微处理器
习题
第3章 80868088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概述
3.2 80868088的寻址方式
3.2.1 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
3.2.2 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
3.3 80868088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3.3.4 串操作指令
3.3.5 控制转移指令
3.3.6 处理器控制指令
习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4.2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4.2.1 伪指令语句格式
4.2.2 常数、变量和标号
4.2.3 运算符与表达式
4.3 汇编语言的伪指令
4.4 宏指令
4.5 DOS系统功能调用
4.6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4.7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4.7.1 顺序程序设计
4.7.2 分支程序设计
4.7.3 循环程序设计
4.7.4 子程序设计
习题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系统
第7章 定时器计数器与DMA控制器
第8章 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
第9章 总线
附录A ASCII码编码表
附录B 80868088指令系统表
附录C BIOS中断调用
附录D DOS功能调用(INT 21H)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作 者:彭虎等编著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版 次:1页 数:313字 数:560000
印刷时间:2011-8-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121136153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介绍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数制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等基础知识;软件部分讲述了8086指令系统、部分伪指令和dos功能调用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的全过程;硬件部分介绍了8086 cpu的内部特点、寄存器及相关概念、存储器的分类及层次结构、物理地址形成、译码电路等;讨论了诸多i/o接口芯片的结构、编程及应用,在串行通信中还介绍了usb总线;讨论并举例说明了a/d、d/a芯片、微机接口及应用,本书还对80286、80386 cpu主要内容及其体系做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12章,每章附有习题,提供配套的电子课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理工科学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或爱好者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组成
1.2 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及运算基础
1.3 几种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习题1
第2章 8086系统结构
2.1 8086 cpu结构
2.2 8086系统的结构和配置
2.3 8086 cpu内部时序
习题2
第3章 8086的指令系统
3.1 8086 指令的特点
3.2 8086的寻址方式
3.3 8086的指令格式及数据类型
3.4 8086的指令集
习题3
第4章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8086汇编语言的语句
4.2 8086汇编语言中的伪指令
4.3 8086汇编语言中的运算符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5 宏定义与宏调用
4.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上机调试
习题4
第5章 存储器原理与接口
5.1 存储器分类
5.2 多层存储结构概念
5.3 主存储器及存储控制
5.4 8086系统的存储器组织
5.5 现代内存芯片技术
习题5
第6章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
第7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
第8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第9章 中断与中断管理
第10章 d/a转换与a/d转换接口及其应用
第11章 80286微处理器
第12章 80386微处理器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书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书号:7-113-08089
作者:毛红旗等
定价:30.00元
出版日期:2007.08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大类各专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微机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原理与应用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原则,介绍了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要点,分别阐述了80x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技术、存储器系统、中断管理、DMA管理、微机系统常用的通用可编程接口以及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应用实例分析,知识起点适度、结构层次合理、内容实用易懂。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微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机系统概述
第2章 80x86微处理器
第3章 指令系统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5章 总线技术
第6章 存储器系统
第7章 I/O接口电路 第8章 中断系统
第9章 DMA控制接口
第10章 并行通信接口
第11章 串行通信接口
第12章 定时/计数器
第13章 模拟接口技术 附录A 调试程序DEBUG的使用方法
附录B 汇编语言的开发方法
附录C 8086/8088指令系统
附录D 常用DOS功能调用(INT 21H)
附录E 常用ROM-BIOS功能调用
附录F ASCII码字符表
图书信息
书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套系名称: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书号:978-7-113-13226-2 版次:1-1 开本:16开 页码:328页
作者:于天河 高爽
出版时间:2011-08-01
定价:32 元
适用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Intel 8086微处理器为主体,阐述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等内容。全书共分为9章:概述、微处理器系统、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和总线技术、中断、常用数字接口芯片、A/D和D/A转换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并附有习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和希望深入学习微机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1
1.2 计算机的常用术语 2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
1.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6
1.5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9
1.5.1 数制转换 9
1.5.2 计算机的数字编码 13
1.5.3 二进制数的计算 15
1.6 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 18
小结 20
习题 20
第2章 微处理器系统 22
2.1 8086/8088 CPU的指令流水原理 22
2.2 8086/8088 CPU的功能结构 23
2.2.1 8086/8088 CPU的执行单元 24
2.2.2 8086/8088 CPU的总线接口单元 26
2.3 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功能 28
2.3.1 最小模式系统组成及引脚定义 28
2.3.2 最大模式下系统组成及引脚定义 32
2.4 8086/8088 CPU的存储器组织 34
2.4.1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34
2.4.2 堆栈的使用 36
2.5 8086微处理器的总线操作 37
2.5.1 系统的复位和启动操作 38
2.5.2. 总线操作的概念 38
2.5.3 总线操作时序 40
2.6 80x86微处理器 42
2.6.1 80486微处理器 43
2.6.2 Pentium微处理器 45
2.6.3 微处理器的多核技术 51
小结 53
习题 54
第3章 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56
3.1 寻址方式 56
3.1.1 立即数寻址 56
3.1.2 寄存器寻址 57
3.1.3 隐含寻址 57
3.1.4 直接寻址 57
3.1.5 寄存器间接寻址 58
3.1.6 寄存器相对寻址 59
3.1.7 基址变址寻址 60
3.1.8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61
3.2 程序转移类的相关寻址方式 63
3.3 8086/8088的指令系统 65
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66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75
3.3.3 逻辑运算和移位类指令 85
3.4 串处理指令 91
3.5 重复操作前缀指令 95
3.6 控制转移指令 98
3.7 处理器控制类指令 105
小结 107
习题 107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10
4.1 汇编语言语句 110
4.1.1 汇编语言源程序实例 110
4.1.2 汇编语句的格式 111
4.2 汇编伪指令 115
4.3 程序设计基础 120
4.3.1 顺序程序设计 121
4.3.2 分支程序设计 122
4.3.3 循环程序设计 130
4.3.4 子程序设计 137
4.3.5 宏汇编 149
4.3.6 程序设计案例 152
4.4 DOS功能调用 155
4.4.1 基本I/O功能调用 156
4.4.2 DOS功能调用程序案例 158
4.5 文件管理 161
4.5.1 DOS文件管理功能调用 161
4.5.2 文件管理程序案例 164
小结 167
习题 167
第5章 存储器系统 170
5.1 存储器概述 170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72
5.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172
5.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178
5.3 只读存储器ROM 179
5.3.1 MROM和PROM存储器 180
5.3.2 EPROM存储器 181
5.3.3 电可擦除EEPROM 182
5.4 存储器扩展技术及引用 184
5.5 闪存技术 189
5.6 高速缓冲存储技术 190
小结 194
习题 195
第6章 输入/输出和总线技术 198
6.1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198
6.1.1 I/O接口的功能 198
6.1.2 CPU与外设交换的信息 200
6.1.3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201
6.1.4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202
6.2 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203
6.2.1 无条件传送方式 203
6.2.2 查询工作方式 204
6.2.3 中断方式 207
6.2.4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208
6.3 总线和总线标准 210
6.3.1 总线 210
6.3.2 总线的分类 211
6.3.3 总线标准 212
6.4 总线插槽和PC总线的引脚信号 213
6.4.1 PC总线信号说明 213
6.4.2 总线的负载能力 215
6.5 PCI总线 216
6.5.1 PCI总线的概述 216
6.5.2 PCI总线信号 217
6.6 通用串行总线USB 219
6.6.1 USB概述 219
6.6.2 USB的主要技术指标 221
6.6.3 USB的功能 221
小结 222
习题 223
第7章 中断 224
7.1 中断技术 224
7.1.1 中断基本概念 224
7.1.2 中断类型 225
7.1.3 中断的处理过程 228
7.1.4 中断向量表 229
7.1.5 中断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230
7.2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232
7.2.1 8259A的引线 233
7.2.2 8259A的内部结构 234
7.2.3 8259A的工作过程 235
7.2.4 中断控制器初始化 235
7.2.5 初始化命令字设置工作方式 236
7.2.6 初始化命令字流程 237
7.2.7 操作命令字编程 239
7.2.8 中断程序设计 242
小结 247
习题 247
第8章 常用数字接口芯片 249
8.1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249
8.1.1 8253的结构和功能 249
8.1.2 8253的工作方式 251
8.1.3 8253的编程控制 253
8.2 并行接口8255A 257
8.2.1 8255A的引线及内部结构 258
8.2.2 8255的工作方式 261
8.2.3 状态字 264
8.2.4 8255A接口应用举例 266
8.3 串行通信及串行通信接口8251A 269
8.3.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269
8.3.2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276
小结 283
习题 283
第9章 A/D和D/A转换 286
9.1 概述 286
9.2 A/D转换技术 287
9.2.1 A/D转换工作原理 287
9.2.2 A/D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291
9.2.3 ADC0809内部结构及其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292
9.3 D/A转换技术 295
9.3.1 D/A转换工作原理 295
9.3.2 D/A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297
9.3.3 D/A转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298
9.3.4 DAC0832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299
9.3.5 DAC0832的应用 301
小结 302
习题 302
附录A ASCII码表 304
附录B 8086/8088指令系统简表 305
附录C 8086/8088指令与标志参考表 309
附录D DOS中断 312
附录E 8086中断 315
参考文献 317
图书信息
书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书号:978-7-113-12518-9
版次:1-1
开本:16开
页码:292页
作者:唐翔
出版时间:2011-07-01
定价:28 元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理工类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要求组织编写的。全书共分为7章:微型计算机基础及工作原理、微处理器、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系统、输入/输出技术、微机接口及应用、微机总线及I/O接口标准。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概念清楚、例题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各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及工作原理 1
1.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2
1.1.1 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2
1.1.2 定点数和浮点数 5
1.1.3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7
1.2 二进制数的运算 10
1.2.1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0
1.2.2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12
1.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13
1.3.1 基本逻辑门 13
1.3.2 触发器 14
1.3.3 寄存器 16
1.3.4 译码器 17
1.3.5 三态输出电路 18
1.3.6 加法电路与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18
1.3.7 存储器 19
1.4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0
1.4.1 计算机的发展 20
1.4.2 计算机的分类 21
1.4.3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 23
1.4.4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23
1.4.5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结构 24
1.4.6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25
思考与练习 26
第2章 微处理器 27
2.1 微处理器概述 28
2.1.1 微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28
2.1.2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8
2.1.3 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 29
2.2 8086/8088 CPU结构 30
2.2.1 执行部件(EU) 31
2.2.2 总线接口部件(BIU) 32
2.2.3 内部寄存器及其功能 33
2.2.4 存储器组织 35
2.3 8086/8088 CPU的外部结构和工作模式 36
2.3.1 8086/8088 CPU的主要引脚及其功能 36
2.3.2 8086/8088 CPU在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39
2.4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基本时序 41
2.4.1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及时钟周期 41
2.4.2 最小模式下的典型时序 41
2.4.3 最大模式下的典型时序 43
2.5 Pentium系列微处理技术概述 44
2.5.1 Pentium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44
2.5.2 Pentium微处理器的特点 45
2.5.3 Pentium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模型 46
2.5.4 Pentiu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49
2.6 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51
思考与练习 53
第3章 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4
3.1 指令与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 55
3.1.1 指令和指令系统 55
3.1.2 指令的基本格式 55
3.2 寻址方式 56
3.2.1 指令的寻址方式 56
3.2.2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56
3.3 8086/8088的指令系统 58
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58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61
3.3.3 逻辑运算和移位循环类指令 64
3.3.4 串操作类指令 66
3.3.5 程序控制类指令 68
3.3.6 处理器控制类指令 72
3.4 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 73
3.4.1 汇编语言源程序和汇编程序 73
3.4.2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 74
3.5 汇编语言基本语法 75
3.5.1 汇编语言语句的种类及其格式 75
3.5.2 汇编语言的数据 76
3.5.3 汇编语言的伪指令语句 82
3.5.4 DOS和BIOS中断调用 85
3.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87
3.6.1 顺序程序设计 87
3.6.2 分支程序设计 89
3.6.3 循环程序设计 92
3.6.4 子程序设计 96
3.7 汇编语言和C/C++语言混合编程 102
3.7.1 混合编程的基本规则 102
3.7.2 C/C++语言中内嵌的汇编指令 102
3.7.3 独立的汇编目标码 104
思考与练习 106
第4章 存储系统 111
4.1 存储器概述 112
4.1.1 存储器的分类 112
4.1.2 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114
4.1.3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16
4.2 半导体存储器 116
4.2.1 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 117
4.2.2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117
4.2.3 典型芯片 118
4.3 微机系统中的主存储器组成 121
4.3.1 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121
4.3.2 译码电路的设计 123
4.3.3 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 126
4.3.4 微机的主存储器组成 131
4.3.5 DRAM内存条简介 133
4.4 高速缓冲存储器 136
4.4.1 “cache-主存”存储体系 136
4.4.2 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 138
4.4.3 cache的替换策略 140
4.4.4 cache的更新策略 140
4.5 辅助存储器 141
4.5.1 硬盘存储器 141
4.5.2 光盘存储器 144
4.5.3 新型辅助存储器 147
思考与练习 150
第5章 输入/输出技术 151
5.1 输入/输出概述 152
5.1.1 I/O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52
5.1.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154
5.1.3 I/O地址译码 155
5.1.4 接口的分类及特点 157
5.1.5 接口设计方法 158
5.2 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160
5.2.1 程序控制方式 160
5.2.2 中断控制方式 161
5.2.3 DMA方式 161
5.3 中断技术 162
5.3.1 中断及中断响应的一般过程 162
5.3.2 中断控制器8259A 164
5.3.3 微机的中断系统 176
5.3.4 中断控制程序设计 179
思考与练习 181
第6章 微机接口及应用 183
6.1 数字接口电路 184
6.1.1 简单接口芯片的应用 184
6.1.2 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 184
6.1.3 可编程串行I/O接口芯片 194
6.1.4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 207
6.2 模拟接口电路 220
6.2.1 D/A转换器及其应用 220
6.2.2 A/D转换器及其应用 228
6.2.3 工业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架 232
6.3 人机交互设备及接口 233
6.3.1 键盘及其接口 233
6.3.2 鼠标及其接口 237
6.3.3 显示器及其接口 239
6.3.4 打印机及其接口 244
思考与练习 248
第7章 微机总线及I/O接口标准 250
7.1 总线概述 251
7.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51
7.1.2 总线的分类 252
7.1.3 总线的基本结构 252
7.1.4 总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256
7.2 系统总线标准 257
7.2.1 ISA总线 257
7.2.2 EISA总线 259
7.2.3 PCI局部总线 260
7.2.4 PCI-E局部总线 261
7.3 外设总线 262
7.3.1 外设总线(I/O接口)概述 262
7.3.2 常用外设总线(I/O接口)标准 263
思考与练习 271
附录A DEBUG主要命令 272
参考文献 27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应用型规划教材
插图: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到今天为止,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由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4代更替。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半导体技术、光学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超导器件、集成光学器件、电子仿生器件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出现超导计算机、光学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神经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将着眼于机器的智能化,使之具有逻辑推理、分析、判断和决策的功能。
计算机按其性能、价格和体积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微型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军事、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好的微型计算机;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迅速发展,可以在单片硅片上集成几千到几十万个晶体管,为微型机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引发了新的技术革命。
所谓“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的微处理器作为核心,配以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的计算机系统。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研制出了4位4004微处理器芯片。该芯片能同时处理4位二进制数,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每秒可进行6万次运算,成本约为200美元。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以它为核心组成的MCS-4计算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本书以X86微处理器和PC系列微机为背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微机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微机与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技术,为学习者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按3部分来组织,第1部分为微机基本工作原理,第2部分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第3部分为I/O接口技术。
第1部分包括第1~3章。由于从8086开始,80286、80386、80486、Pentium和PentlumPro/Ⅱ/Ⅲ/Ⅳ等80x86系列微处理器,在基本结构上采用向前兼容的做法。因此,在这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
第2部分包括第4章。汇编语言是一门涉及硬件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可以直接控制硬件系统进行工作,可以直接访问计算机系统内部资源,是学习微机接口、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及其他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基础。这一部分,系统讲解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3部分包括第5、6章。接口的形式已呈现多样化、功能化的趋势。在这一部分里,不仅讲解了经典的I/O接口与中断技术、常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也介绍了一些新型接口技术。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新颖、知识全面、通俗易懂,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和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与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