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有管线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显管线点上所露出的地下管线和隐蔽管线点上的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做详细的调查、记录和量测。实地调查时查明某一种管线的类型、管径、埋深和材质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探测方法和探测仪器。
地下管线及地下管筑物的探查遵循以下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选择方法经济、有效,快速、轻便;复杂地段采用综合探测方法。
由于地下管线种类不同,本身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征也有差异,因此探查时采用的方法和选用的频率也各不相同。
1.管线探测仪探测
本次使用管线探测仪为:英国RD433HCDTX-2型,主要探测对象是埋深≤4m的各种管线,包括给水、电力、电信、煤气、工业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探测,探测时符合了以下要求。
①金属管道采用了电磁感应法,当有出露点时采用了直接法探测。
②接头为高阻体的金属管道,可采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感应法和夹钳法。
③对于煤气管道的探查,一般采用了电磁感应法和夹钳法。
④电力、电信等电缆(束),由于其本身细小并带有某种频率的电磁波,采用电磁感应法和夹钳法综合探测;采用等效差值法修正后,确定其平面位置和埋深。
⑤非金属管道的探测,根据场地条件、管径的大小、性质等因素,选择了不同的探测方法。
⑥平面位置的定位:当周围环境对目标管线的干扰较小,或者目标管线的磁场异常特别明显时,一般用极大值法即可准确定位。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可把接受机旋转180°两次探测求取中数。当存在干扰时,查明原因,对平面位置加以了校正。
⑦埋深探测:在精确定位平面位置时,用直读法或70%衰减法测定其埋深(对于探测仪RD433)。
⑧对隐蔽的拐点、三通、四通点的定位采用了连续追踪探测,并在地面做标记,根据标记交会定位,埋深在距拐点位置3m以外探测。可多方向测量,然后取中数,确保了探测精度。
⑨野外探测时,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增强有效信息,并杜绝了人为造成的误差。有干扰时及时查明了原因,并采取降低工作频率或者发射功率等措施以减小邻近金属线等的干扰。在条件许可时,我们尽可能地采用了直接法探测。
⑩管线点的标注:当管线点位确定后,应实地作标志,标志为“+”,水泥钉或木桩,并在附近建构筑物上注明点号;各类管线点应进行预编号,其编号为:AJxxxx,其中:A表示作业组号(第1组可不标组号,xxxx为管线点预编号,J为管线点代码。管线调查时,现场统一用A4规格的纸绘制管线走向及连接草图,并在草图上详细记录管线点埋深、材质、管径、电缆根数等。标注管线点所在图幅的图号,在测区外业工作完成后统一装订,并在每本记录表前编制目录及说明。
2.探地雷达仪探测
本次使用加拿大生产的PULSE EKKO IV型探地雷达仪1台,探测对象是大口径管线、埋深较大管线、非金属管线等。拟根据场地情况在一定间距布置雷达测线。
在雷达探测时,根据不同地质、探测深度等选用中心频率、50~200MHz的天线,天线间距为1m,采样间隔800ps,采用128次垂向叠加平均,发射脉冲电压为400~1000v,时间窗口300~800ns,逐点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