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作者:吉鹏霄
定价:¥36.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18707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5日
吉鹏霄、张桂林等编著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2版)》共五章,第一、二章主要阐述了接触网的基本组成、接触悬挂结构、腕臂装配形式等内容;第三章叙述了接触网设计计算基本项目、原理,其中突出了设计原理在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是对传统教材内容的重要突破,增加了对高速接触网设计的新内容;第四章讲解了接触网施工基础知识,重点讲述接触网施工的流程,突出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新方法、检测的新手段和弹性吊索施工,介绍了高速接触网施工新技术。第五章主要讲解接触网运营知识和作业制度。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2版)》主要讲述了接触网的组成和供电方式、接触网主要设备和结构、基本设计计算、接触网平面设计、接触网施工、接触网运营管理等内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2版)》内容新颖,对高速铁路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的施工工艺、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描述。特别是对高速电气化铁道新的腕臂装配形式、新材质接触网零件、高速接触网交叉、无交叉和锚段关节式线岔、弹簧补偿装置、新的隧道接触网装配形式、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电缆在接触网中的应用、接触网设计新要求、接触网动态检测、高速接触网导高误差控制、弹性吊索施工、高速接触网调整、机车自动过分相新结构、长大隧道内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等新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电气化铁道技术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参考用书。
绪论1
第一章 接触网系统概述4
第一节 电气化铁路基本组成部分4
第二节 接触网的组成7
第三节 接触悬挂的类型9
第四节 供电方式14
【复习思考题】18
第二章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19
第一节 支柱19
第二节 腕臂支柱装配26
第三节 接触网线索34
第四节 定位装置45
第五节 绝缘子65
第六节 锚段及锚段关节74
第七节 接触网补偿装置82
第八节 中心锚结98
第九节 吊弦104
第十节 线岔111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123
第十二节 软横跨预制136
第十三节 分段绝缘装置147
第四节 分相绝缘装置与自动过分相153
第五节 开关与电连接163
第十六节 桥、隧接触网设备173
第十七节 接触网接地182
第十八节 接触网其他设备189
第十九节 电缆195
第二十节 刚性悬挂198
【复习思考题】201
第三章 接触网负载计算及设计概述204
第一节 气象条件及计算负载的确定204
第二节 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210
第三节 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217
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226
第五节 腕臂支柱负载计算232
第六节 软横跨负载计算238
第七节 接触网平面设计244
第八节 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性能260
【复习思考题】263
第四章 接触网施工264
第一节 接触网施工准备264
版权页:
插图:
状态修是一种按设备状态进行的维护与检测,是一种预防性的检修,它是根据对接触网设备的检测、统计、分析,诊断出设备的劣化程度,找出相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检修。同时,又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在达到使用寿命终结前进行一次性的设备更换或切换,这两点就是状态修的基本程式及内容。
状态修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①制定科学的限界值标准,包括制定寿命终结的限界标准值及设备标准、运行状态的参数标准值。
②建立完善的检测手段及制度,包括状态检查、功能检查、非常规检查、全面检查,以及检查周期的相应管理制度。
③实施严格的技术维护措施,即严格按相应设备技术标准进行相应的检修,使设备达到和恢复既有功能及标准。
④实行相应的寿命极限管理,在设备达到寿命极限及相应的限界值标准前,进行一次性更换。
状态修与周期修不同。状态修是在设备处于标准运行状态时,不进行定时、定期的维护性修理,而是采用“梯车巡检、定期测量、检测车检查、缺陷处理”程式,实施相应的管理。状态修作为一种检修模式,具有一套详细的规章、制度、标准、办法及措施,它的要点是,有计划地进行检测,按科学的标准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有目标地进行状态管理。具体说就是根据规定的技术标准及测量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测量,只要设备在安全值范围内,则不进行维修作业,只是加强测量、巡检和步行巡视等方面的监测。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对设备的检测分析,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集中力量用于其他设备的精检细修,有效地解决接触网“天窗”与铁路运输的矛盾,向少维修、不维修方向发展。在限界值的管理上,定期地以完善的科学检测手段,对接触网相关参数的技术状态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找出不良状态点、隐患点或者参数的超限值(限界值),进行相关的维护,对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点进行及时修理,以使所有设备达到标准值,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因而,状态修是一种有目标、有针对性的维护修理,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其维修的内容、项目、规模是不相同的。状态修是在限界值管理的基础上,定期以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设备技术数据、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综合分析。对超过限界值的设备必须立即进行检修,使其达到标准值,以恢复良好的运行状态。
2.状态修的组织管理措施
供电段对状态修管理分三级管理。
①技术科(室)负责状态修计划的编制,标准值、限界值、技术措施的制定,以及掌握各项计划措施的落实,并负责日常的宏观指导工作。
②供电车间(领工区)负责组织各工区实施供电段关于状态修的各项计划、标准、措施,并负责督促检查状态修质量控制循环的落实。
③工区负责直接实施状态修的各项计划、标准、措施以及落实状态修的程序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循环管理。
各工区应根据状态修的目标、办法及原则,成立专业巡视检测组和设备检修缺陷处理组,以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使状态修的措施、办法落到实处。
接触网巡检组是设备状态信息汇集中心,负责信息的归纳分析及反馈。
3.状态修的技术管理措施
①对实行状态修的设备要严格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巡视检测。当检测项目的运行状态达到或超过限界值,以及有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和行车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修和处理,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是中国铁路全面进入“高速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到2010年底,随着武广、郑西、沪宁城际等一批高速电气化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km,居世界第一。
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营速度的提高,适应高速列车受流需要的接触网技术成为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大量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投入使用,设计、施工、运营也出现新要求。作为上级主管部门,铁道部相继颁发了设计、施工、验收、检修等方面的新的技术标准。
本书编写的特点为:读者针对性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合理安排内容,理论深度够用、易懂,满足《接触网工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围绕接触网运营、维护、施工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核心知识技能,重点讲述了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和典型设备,既可作为高职高专接触网课程的教学用书,又能作为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用书;内容新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收集了武广、郑西、合武、京沪等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技术文件。根据TB/T;2075—2010《接触网零部件》对接触网零部件的分类、种类、技术要求进行了更新,和现有接触网书籍相比有较大更新,结合《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关于发布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的通知》(铁运〔2011〕10号),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新的腕臂装配形式、新材质接触网零件、高速接触网交叉、无交叉和锚段关节式线岔、弹簧补偿装置、新的隧道接触网装配形式、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电缆在接触网中的应用、接触网设计新要求、接触网动态检测、高速接触网导高误差控制、弹性吊索施工、高速接触网调整、机车自动过分相新结构、长大隧道内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等新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本书全面阐述了高铁铁路接触网技术,又和既有线接触网技术很好地进行了衔接,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书共五章,第一、二章主要阐述了接触网的基本组成、接触悬挂结构、腕臂装配形式等内容;第三章叙述了接触网设计计算基本项目、原理,其中突出了设计原理在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是对传统教材内容的重要突破,增加了对高速接触网设计的新内容;第四章讲解了接触网施工基础知识,重点讲述接触网施工的流程,突出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新方法、检测的新手段和弹性吊索施工,介绍了高速接触网施工新技术。第五章主要讲解接触网运营知识和作业制度。
本书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鹏霄、张桂林编著,吉鹏霄负责全书统稿工作。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吉鹏霄(第二章一~十七节、二十节,第三章七、八节,第四章第八节和附录)、张桂林(第四章一~六节、第五章)、李学武(第二章十八、十九节,第三章一~三节)、李家喜(第三章四~六节、第四章第七、九节)和陶洁(绪论、第一章)。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耿长清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欠妥之处,望广大读者特别是生产一线从事接触网设计、施工和维修工作的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读者可以通过邮箱和编者共同探讨本书相关的技术问题。
编者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