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

目录导航

相互关系

  极化效应的对偶效应是扩展效应。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极化效应的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低梯度地区,促使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在区域全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一般认 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的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远远大于扩展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趋于下降,扩展效应则迅速增强。形成原因
  ①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如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通讯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技术进步、工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由原材料指向转变为消费区指向或技术指向),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
  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③乘数效应进一步促使生产分布的极化。由于产业集聚,势必要求一些为它服务的生产性及非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相应发展,这就引起了该地区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加速发展。这种乘数效应一轮又一轮地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两极分化。

概念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