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者:王永华

ISBN:10位[7810779087] 13位[9787810779081]

出版社: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1

定价:¥36.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和便于教学需要出发,介绍和讲解了 继电器 控制系统和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和其他同类的教材相比,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除最基本的常用 低压电器外,还介绍了和 电气控制技术有关的其他器件和一些新型器件,讲解了 软启动器和 变频器的使用;(2)对传统的 电气控制系统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减,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其中最基础的知识,给出并讲解了电气 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简单设计法”;(3)详细讲解了软启动器、交频器和 人机界面HMI的基本原理和使用;(4)全面使用新的电气控制系统 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国家标准;(5)以最新版本的sIEMENSS7—200 PLC为对象,详细讲解了其系统组成、 寻址方式和各种新模块的特点;(6)结合大量实例讲解了S7— 200 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用法和功能图( SFC)的编程;(7)对 PLC控制系统的 网络通信技术以及S7—200 PLC的通信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给出了大量实例;(8)附有思考题、练习题、实验指导书和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素材指导书;(9)介绍了最新编程软件的使用;(7)附有作者精心挑选并修订过的S7—200 PLC资料速查表。

本书是作者在第1版畅销书的基础上精心修订和编写而成的,相信它会是一本值得大家使用的教材。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 高职高专的 自动控制、电气技术、 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的“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或类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同时它也是广大从事和电气控制技术专业有关的电工和技术人员的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

目录

绪论

第1章 电气控制系统常用器件

1.1 电器的基本知识

1.1.1 电器的定义和分类

1.1.2 电磁式 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接触器

1.2.1 接触器的用途及分类

1.2.2 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3 接触器的技术参数

1.2.4 接触器的选择

1.3 继电器

1.3.1 电磁式继电器

1.3.2 热继电器

1.3.3 时间继电器

1.3.4 速度继电器

1.3.5 温度继电器

1.3.6 液位继电器

1.3.7 压力继电器

1.3.8 固态继电器

1.4 开关电器

1.4.1 刀开关

1.4.2 低压 断路器

1.5 熔断器

1.5.1 熔断器的结构和分类

1.5.2 熔断器的保护特性

1.5.3 熔断器的技术参数

1.5.4 熔断器的选择

1.6 主令电器

1.6.1 控制按钮

1.6.2 转换开关

1.6.3 行程开关

1.6.4 接近开关

1.6.5 光电开关

1.7 信号电器

1.8 常用 执行器件

1.8.1 电磁执行器件

1.8.2 常用驱动设备

1.9 常用 检测仪表

1.10 常用安装附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 电气 控制线路基础

2.1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图形、文字符号及绘制原则

2.2 三相笼型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2.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运控制线路

2.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咱

2.5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线路

2.6 变频调速与变频器的使用

2.7 电气控制线路的简单设计法

2.8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3.1 PLC的产生和定义

3.2 PLC的发展

3.3 PLC的应用领域

3.4 PLC的特点

3.5 PLC与其他典型控制系统的区别

3.6 PLC的分类

3.7 PLC的系统组成

3.8 PLC的工作原理

3.9 PLC的 编程语言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 S7—200 PLC基础知识

4.1 概述

4.2 硬件系统

……

第5章 PLC基本指令及 程序设计

第6章 S7—200 PLC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

第7章 S7—200 PLC功能指令及应用

第8章 S7—200 PLC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

第9章 PLC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第10章 编程软件及其使用

附录A 实验指导书

附录B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素材指导

附录C S7—200 PLC快速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序言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各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最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包含过去的“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和“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控制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传统电气控制技术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已被淘汰;但其最基础的部分对任何先进的控制系统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基于继电器 逻辑控制系统的原理而设计,它的出现取代了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它是当今 电气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中心控制器件。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中必须包括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内容,只不过要精心组织、合理删减,而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则要重点讲解。

本书是最早选用 SIEMENS公司S7200 PLC为对象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的书籍之一。自从2002第一版至今,被数十所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作为教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销售近60 000册;在这期间,近70位 高校教师和作者进行了学术和教学事务上的沟通,此外还回答了近300位读者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向作者提出的问题,更让作者感动的是有10多位读者为我指出了书中的错误之处。2004年该书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由此可见她是一本被任课教师及广大读者喜爱的好书。

在这几年时间里,和本课程有关的技术和知识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更新。虽然现在工作十分繁忙,但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数十位同行的要求和鼓励,使我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这些领域最新的知识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真诚地奉献出来,这也是我编写本书第二版的初衷。在这次编写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语言通畅、叙述清楚、讲解细致,所有的内容都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和教学,并尽可能多地融进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1. 本书新版的主要修订和修改之处  进一步修订了上一版 最后一次印刷后仍然存在的错误;  对第1章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删除了所有的旧的电器型号,此外增加了常用执行电器、常用检测仪表和电气 系统安装附件等内容;  因为电气系统文字表示符号国家标准GB7159早已废止,本书是第一本全面采用  GB/T 5094和GB/T 20939新国家标准的书籍。表23是作者参考多个 新国标精心整理的“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在第2章和第9章,增加大量篇幅讲解电气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变频器。  增加人机界面HMI的内容;  全面改写PLC概述部分的内容;  以最新版本的S7200 CPU讲解其 指令系统;  增加了更多的习题和实际应用的 例题,增加了更多的实验;  增加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素材指导;  全面改写了第8章“S7200 PLC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增加了大量内容和例题; 使用最新版本的Micro/WIN V4.0讲解编程软件的使用。

2. 本书的具体结构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共10章内容和3个附录。

第一部分: 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本部分包括 绪论和前两章内容。在绪论中简单介绍了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情况,介绍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第1章主要介绍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有关知识,同时根据电器发展状况,简单介绍一些新型电器元件。最后对一些常用的检测、执行器件进行简单的介绍;第2章首先讲解电气线路图的绘制,然后介绍广泛应用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基本控制线路和一些典型控制线路,其中重点讲解新型的 电气控制装置软启动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根据 电气应用技术的发展,作者对现代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总结出一种方法--简单设计法,本章对简单设计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以 西门子的S7200 PLC为对象,来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它包括3~10章内容。第3章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一般特性,重点讲解它的一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第4章全面介绍S7200 PLC的一些基础知识;第5章用举例的形式讲解S7200 PLC的基本逻辑指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然后介绍常用典型电路及环节的编程,最后深入浅出地讲解PLC程序的简单设计法。本章是学习PLC的重点,也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第6章重点讲解顺序功能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S7200 PLC中的具体使用方法;第7章详细讲解S7200 PLC的功能指令,重点讲解 子程序、中断、高速计数和 PID的应用,本章给出了大量的例题;第8章首先介绍一些工业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然后主要介绍西门子S7200 PLC的通信网络及其配置,通过举例介绍其通信指令的使用;第9章首先讲解如何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然后讲解了PLC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人机界面和变频器,本章提供了3个非常翔实的PLC控制系统的例子,通过例子大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和深入学习S7200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讲解了实际 工程项目中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安装技术和规范;第10章简单介绍S7200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以便上机操作时参考。本章使用的编程 软件版本为STEP7Micro/WIN V4.0 SP5(V4.0.5.08),该版本除了支持CPU的新功能外,其本身的功能也比以前的版本增强了很多。

第三部分:重要附录

本部分包括3个主要的附录。附录A设计了10个实验,它们是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必须具备的内容,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使用设备及装置、实验内容和 实验报告要求等;该部分可为任课教师开设实验提供指导。附录B提供了7个可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的素材,供任课教师选用。附录C是作者精心挑选并修订过的有关S7200 PLC的常用信息速查表,罗列出了几乎所有有用的信息。

另外,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对本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本章小结”,以及丰富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为降低读者的购书成本,本书去掉了随书配带的CD,读者可以从相关网站上下载所需要的软件和其他文档。

3. 如何分配 课时和授课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 电气工程师、电工等有关技术人员的 参考资料和培训教材。层次不同,所需要的授课内容、课时进度和实验项目也会不同。本书既可以供少 学时(如46学时)使用,也可以供多学时(如66学时)使用。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对某些章节作简单介绍,还是详细讲解。另外实验的多少也有不同。下表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供授课教师参考。下表中一个课时为50 min,每个实验所使用的课时数为 2个,实验个数和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附录A中选择,给学生布置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也可进行适当选择。选用本教材的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安排。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比如以普通知识为主,则多讲一些1~6章的内容;以提高为主,则多讲一些第7、8、9章的内容。当然这只是一种建议。

编辑推荐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适用于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也可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或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培训教材。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电器设备应力求维修方便,使用安全。电器元件应留有备用触头,必要时应留有备用电器元件,以便检修、调整改接线路;应设置隔离电器,以免带电检修。控制机构应操作简单、便利,能迅速而方便地由一种控制形式转换到另一种控制形式,如由手动控制转换到自动控制。

3.1.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气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好编制设备制造和使用维修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图纸、资料,其中包括电气系统的组件划分与元器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控制面板布置图等,编制设备清单、电气控制系统操作使用及维护说明书等资料。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含原理设计与工艺设计两部分。

1.原理设计

电气原理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它是工艺设计和制定其他技术资料的依据,电气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拟定电气设计任务书。

(2)确定拖动方案,选择所用电动机的型号。

(3)确定系统的整体控制方案。

(4)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

(5)计算主要技术参数并选择电气元件。

(6)编写元件目录清单及设计说明书,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提供方便。

2.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组织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实现原理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为设备的调试、维护、使用提供必要的图样资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设计原理图及所选用的电器元件,设计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及总接线图。总装配图应能反映各电动机、执行电器、各种电器元件各部分之间的接线关系与连接方式。

(2)根据原理框图和划分的组件,对总原理图进行编号,绘制各组件原理电路图,列出各部分的元件目录表,并根据总图编号统计出各组件的进出线号。

(3)根据组件原理电路及选定的元件目录表,设计组件装配图(电器元件与安装图)、接线图、图中应反映各电器元件的安装方式与接线方式。这些资料是组件装配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4)根据组件装配要求,绘制电器安装板和非标准的电器安装零件图,标明技术要求。这些图样是机械加工和外协作加工所必需的技术资料。

(5)设计电气原理图。根据组件尺寸及安装要求确定电气柜结构与外形尺寸,设置安装支架,标明安装尺寸、面板安装方式、各组件的连接方式、通风散热以及开门方式。在电气原理图设计中,应注意操作维护方便与造型美观。

(6)根据总原理图、总装配图及各组件原理图资料进行汇总,分别列出外购件清单,标准件清单以及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这些是生产管理(如采购、调度、配料等)和成本核算所必需具备的技术资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